
11月3日,《中国消费者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发布《〈中国消费者报〉传播力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报社大力推进融媒体建设,已形成报纸、网络及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在“强化内容生产、提升传播效能”的采编理念下,原创新闻稿件的传播效果明显提升;新媒体影响力位列行业媒体前列,《中国消费者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都曾荣列中国经济类媒体原创传播力排行榜前十名。
《报告》显示,根据第三方新闻传播追踪与管理系统(CRT)数据,中国消费者报社近三年稿件总体传播趋势、传播覆盖、网民地域分布等维度效果较好,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
深化融合发展
传播优势凸显
总体传播量大,阅读评论量高。近三年,中国消费者报社累计产出作品3.7万篇,全网稿件总阅读量近108亿次,共产生36万条网友评论;4701篇稿件登上央媒重点位,20篇稿件登上热搜榜单,1.4万家媒体转载近41万篇次……反映出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内容紧密贴合社会消费热点、市场监管动态等关键议题,与读者需求高度适配。
政务传播权威,商务传播广泛。从转载媒介情况看,近三年,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传播覆盖多类媒介,呈现“以网站为核心、多媒介协同”的格局:网站传播量为255615篇次,占转载总篇次的62.49%,稿件传播覆盖范围广、触达人群多,是内容扩散的核心阵地;自媒体在新媒体传播体系中地位突出,传播量为69599篇次,占比17.01%,满足用户移动端碎片化阅读需求;微信公众号在社交平台传播中表现突出,传播量为32624篇次,占比7.98%,内容传播的即时性提升,用户互动与内容黏性增强。从转载媒体的行业分类看,参与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传播的媒体以商业网站和新闻媒体为主,传播量为216944篇次。商业网站覆盖综合商业平台、垂直行业平台,广泛的商业渠道为中国消费者报社的内容传播提供了支持。从转载新闻媒体的分类看,新闻媒体传播量为140221篇次,其中中央新闻媒体46203篇次、省级新闻媒体19770篇次、地方新闻媒体23625篇次、行业新闻媒体30378篇次,彰显了稿件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地域覆盖范围广,传播引导性强。稿件传播过程中,参与评论、点赞等互动的网民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域分布呈现“东部集中、全国扩散”的特征。其中,江苏、浙江、上海、江西4地传播效果最为突出,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报社全媒体有关4地消费者组织的报道共298篇,共产生9600万次阅读,网民参与评论4120条,共有49篇稿件被中央媒体转载,其中有21篇稿件登上中央媒体首页。市场监管、消费维权、行业引导专题稿件,引起社会讨论及网民热议。
权威媒体重要版块转载多。近三年,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登上83个网站、客户端的重点位(重点位是指网站首页、客户端首页等重要版块),累计转发11540篇次,彰显了报道内容的高质量与高认可度。具体来看,新浪财经客户端转发4230篇次、中工网首页转发1161篇次、中国经济网首页转发1142篇次,这3个重点位转发篇次占重点位总转发篇次的56.61%,是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内容触达受众的重要入口。此外,和讯新闻客户端、央广网首页、网易首页、光明网首页等均有高频次转发,扩大了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的权威传播范围。
转载传播渠道多元化。全国共有13940个站点参与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传播,其中Top20渠道贡献了主要传播量,形成“头部渠道引领、多元渠道补充”的传播格局。具体来看,新浪转载115167篇次,占比28.15%,成为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内容核心传播渠道;同花顺(300033)转载18608篇次,占比4.55%,在财经领域受众中实现精准传播;《经济日报》转载10104篇次,占比2.47%;《光明日报》转载5244篇次,占比1.28%;中国网转载5088篇次,占比1.24%。
内容创作及传播指数远超同行业媒体平均指数。全网传播指数包括覆盖面、重点位转发和网民反响3个维度,其中覆盖面包括转载数、转载媒体、搜索引擎收录等参数。根据CRT对中央媒体、行业媒体以及地方新闻媒体新闻稿件的全网传播效果大数据追踪,对比最近一年行业数据,中国消费者报社在同行业媒体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核心数据表现全面优于同行平均水平。具体来看,中国消费者报社稿件平均指数为135,较同行平均水平(62)高出117.74%,说明其稿件更易获得传播渠道认可与受众关注;每篇稿件平均获得12次转载,是同行平均(4.6次)的2.61倍,反映出其内容的行业参考价值与媒体转载吸引力更强;单篇稿件平均阅读量达300293次,较同行平均(86032次)高出249.05%,体现出消费者对其内容的高关注度与高阅读意愿,内容贴近公众消费需求与市场监管关切;传播指数超300的优秀稿件占比3.7%,是同行平均(1.94%)的1.91倍,说明其产出高质量、高传播力稿件的能力更强,形成“优质内容—高传播—强影响力”的正向循环。
从上述数据看,中国消费者报社在同行业媒体中处于头部地位,展现出“内容质量高、传播效果好、受众黏性强”的核心优势。在自身专注的垂直领域内,其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无可替代,是行业内兼具专业性、传播力与公信力的媒体,多篇稿件上过热搜榜单。
聚焦市场监管
助推市场规范
近三年,中国消费者报社共发布涉及市场监管总局及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各地消费者组织相关工作的报道7125篇。为服务市场监管总局“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对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质量、网络交易、广告、标准等方面工作的成效和做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和服务。
《报告》显示,市场监管类稿件被6437家媒体转载97794篇次,其中中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104家中央媒体转载了801篇稿件8082篇次;在全网传播过程中,共产生2375578735次阅读,其中微信、微博、头条等自媒体61538602次,共收获780239次点赞;稿件及其转载文章中,至少有88056篇次被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收录。
重要媒体转载转发情况显示,68家重要媒体在其重点位转发了1622篇稿件,共转发了2354篇次、转发总时长为15681小时。其中,748篇稿件被30家中央媒体重点位转发、1篇稿件登上头条热榜/百度热搜。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中,中国消费者报社积极传播公平竞争、反垄断、反“内卷式”竞争等相关稿件,近三年共发布522篇,被1671家媒体转载(包含71家中央媒体)共7524篇次。其中,59家重要媒体在其重点位转发了222篇次、转发总时长为1772小时(包含35篇稿件被27家中央媒体重点位转发)。共产生1.5亿次阅读,收获11.2万次点赞。
在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推进中,中国消费者报社在报纸和网站同步推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专栏,就市场监管、质量提升的决策部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进行深度解读,阐述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意义,宣传质量工作的重大成就,展望未来质量监管和质量提升的前景,同时曝光损害消费者利益、无视消费者权益的不良现象,揭露诚信缺失、利用劣质产品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报社近三年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和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涉及质量强国的稿件454篇,稿件被875家媒体转载(包含42家中央媒体)共4026篇次,21家重要媒体在其重点位转发了97篇次、转发总时长为413小时。其中,23篇稿件被12家中央媒体重点位转发。共产生8677万次阅读,收获3.6万次点赞。
扎根消费领域
为消费者发声
近三年,中国消费者报社打造了一批既有影响力又具传播力的特色栏目,创作发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稿件6159篇,其中4篇稿件登上了头条热榜/百度热搜。在全网传播过程中,共产生29.88亿次阅读。
《报告》显示,消费者权益保护类稿件被5127家媒体转载108656篇次,其中中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102家中央媒体转载了1349篇稿件16363篇次。在全网传播过程中,共产生2985960113次阅读,其中微信、微博、头条等自媒体105175354次,共收获781492次点赞。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19名网民参与评论72958条。稿件及其转载文章中,至少有116159篇次被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收录。从重要媒体转载情况看,58家重要媒体在其重点位转发了1898篇稿件,共转发了2972篇次、转发总时长为29302小时。其中,914篇稿件被27家中央媒体重点位转发,4篇稿件登上了头条热榜/百度热搜。
在特色栏目方面,“3·15在行动”栏目作为中国消费者报社核心舆论监督平台,以直面侵权现象、促进消费问题解决为宗旨,搭建消费者与经营者、监管部门的桥梁,推动消费环境公平透明。近年来,共采写“3·15在行动”稿件124篇,全网阅读数1.04亿次,被363家媒体转载3960次。2025年,“3·15在行动”栏目常态化推出。
“3·15观点”栏目源于对消费市场、维权现象、市场规律的深刻洞察,以专业视角和鲜明立场,在热点问题上及时发声,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成为消费维权领域的权威言论平台,在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共发布“3·15观点”稿件122篇,全网阅读量7132万次,被422家媒体转载2727次。
此外,中国消费者报社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受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委托,开设“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栏目,近三年共发布139期报道,涉及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和答疑解惑稿件共计230余篇。
同时,中国消费者报社持续关注食品安全工作,近三年发布有关食品安全的稿件2829篇,被2530家媒体(包含76家中央媒体)转载共29970篇次,49家重要媒体在其重点位转发了802篇次、转发总时长为5566小时,其中170篇稿件被21家中央媒体重点位转发。共产生7.93亿次阅读,收获18.81万次点赞。
对接消费需求
服务行业发展
中国消费者报社聚焦消费领域,报道电商、汽车、楼市、家装、金融、文娱等行业产经新闻,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近三年共发布相关稿件6263篇,其中8篇稿件登上了头条热榜/百度热搜,共产生17.83亿次阅读。
《报告》显示,服务行业发展类稿件被4329家媒体转载68383篇次,其中中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102家中央媒体转载了806篇稿件8826篇次。在全网传播过程中,共产生1783281576次阅读,其中微信、微博、头条等自媒体53851684次,共收获1118126次点赞。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233名网民参与评论44622条。稿件及其转载文章中,至少有75556篇次被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收录。
从重要媒体转载转发情况看,61家重要媒体在其重点位转发了1406篇稿件,共转发了2124篇次、转发总时长为18194小时。其中,570篇稿件被29家中央媒体重点位转发、8篇稿件登上了头条热榜/百度热搜。
同时,中国消费者报社积极开展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等活动并形成稿件进行传播,具象化消费者需求和评价,为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自2014年开始,推出《电商消费维权指数报告》。2019年开始开展消费维权舆情分析研究,对直播带货、旅游消费、食品安全等消费热点进行密切关注和实时跟踪,相关报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此形成的《消费维权舆情监测理论研究》入选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度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
2022年,发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与评价》,得到了汽车企业的一致认可;针对网络消费环境问题发布《网络消费环境与用户评价调查分析》,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2024年3月,发布《学习机市场发展及用户评价报告》,分析了消费者品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在消费者选购产品过程中的关注重点,并结合学习机市场的消费维权热点,提出了消费建议。
2025年3月,发布《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消费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厘清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消费权益保障现状,促进了老年群体线上学习行业的健康发展。
| 要闻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