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在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实现媒体融合的历史性转型升级进程中,党报工作者以守正创新精神加强理论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中国报业》陆续发表。我们从中遴选部分有代表性文章集结汇编,既是对十多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探索历程的回顾,又是为深度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增刊中标注的作者单位、职务等信息,均与其在本刊首次登载时保持一致。
负债3亿多元,每年支付银行本息3000多万元,广告营收断崖式下滑,骨干员工陆续离职,这是惠州日报社5年前的境况。在广泛吸收兄弟媒体经验后,惠州日报社在“媒体+”上做足文章,紧扣主责主业,发挥媒体优势,链接千行百业,做强发展平台,通过大力实施“媒体+”跨界融合战略,突出双轮驱动、推进跨界融合,构建了“三融生态”(内部融合+与城相融+城际融合)融媒体发展格局,产业经营年均增速达10%以上。
负担沉重寻求破局之道
由于对媒体发展预期过于乐观,2013年,投资4亿多元(其中贷款3亿元),惠州日报社建成了一栋33层的办公大楼,每年需支付本息3000多万元。但自2012年以来,媒体经营形势每况愈下,到2015年时报社财务困难重重,部分骨干员工陆续离职,在职员工悲观情绪浓厚。肩负沉重的历史债务,加上受互联网快速崛起、全球疫情暴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导致惠州日报社长期处于负重前行状态,生存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如何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实现破局,成为摆在惠州日报社面前亟须克服的难题。
广泛调研明确“媒体+”战略
困难面前,在上级部门指导、帮助、鼓励下,报社班子下定决心,要趁着融媒体发展风起云涌的时机,走出去、请进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适应融合趋势的路子。
自2017年起,报社陆续派出多批采编、经营骨干,前往浙江、江苏、河南、成都、重庆、湖北等省市以及珠三角地区的30多个兄弟媒体单位考察学习,并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前来报社授课,收获了不少新闻采编与产业经营经验。新闻采编方面,改革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强媒体创意策划、建设与运营新媒体平台、加强版权保护;产业经营方面,建设智库服务政企需求、建设文创产业园区、深入产业链进行跨界经营等。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为扭转经营低迷状态,壮大产业以反哺主业,惠州日报社走出了一条“内部融合+与城相融+城际融合”的“三融生态”之路,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全力实施“媒体+”工程,突出事业产业“双轮驱动”,通过做强新闻主业带动做大文化产业,跨界不设限、融合不停步。这一工程,恰好与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所提及的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的政策导向不谋而合。
搭建平台打牢“媒体+”基石
惠州日报社现已建成全媒体介质体系,包括2份报纸、2个移动客户端、3个网站、3个媒体综合性平台、微信矩阵,入驻学习强国、抖音等国内各大主流平台。
依托完善的全媒体架构和强大的媒体采编能力、人才优势,惠州日报社在经营发展平台多方发力,先后组建成立东江舆情研究院、东江创新发展研究院、东江图片社、东江大数据研究院等“三院一社”智库服务平台,着力培育打造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超网新媒体有限公司、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中心、惠州日报国际旅行社等新产业平台。此外,还发展商务印刷,承接毗邻惠州城市兄弟单位的报纸印刷业务;拓展延伸户外宣传阵地,竞标获得惠州机场第二航站楼广告媒体宣传资源,与赣深高铁、广深港高铁运营商户外屏媒体所有方合作。这些平台的搭建,都为“媒体+”跨界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
报社党委班子多次在党委会上对“媒体+”跨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预计效益等,进行研究讨论并集体决策,为项目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多番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坚持走“媒体+”融合道路是推动报社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阔步向前。
跨界融合推动“媒体+”百花齐放
5年来,惠州日报社构建起“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持续推动“媒体+智库”“媒体+教育”“媒体+数字科技”等多个“媒体+”跨界融合项目,推动主流媒体赋能城市治理。
“媒体+政务”:创造“全案服务”模式。惠州日报社创造了“全案服务”模式,即由政府职能部门下单,报社进行全方位服务,包括活动策划与落地、新闻宣传策划与实施、智库服务及配套落地等,做到线上线下多手段、社内社外全媒体,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2022年前三季度,已有1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接受了惠州日报社的全案服务。
“媒体+服务”:以媒体智库赋能城市治理。惠州日报社建成了媒体智库体系,成立了东江智库委员会,建立专家资源库,入库专家包括国家级、省级和本地的专家教授及相关领域的行家,强调智慧服务。设立了东江舆情研究院、东江创新发展研究院、东江云媒大数据研究院、东江教育智库、东江历史文化研究院、东江乡村振兴促进中心等智库机构,在舆情研判运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为惠州各级政府部门和各行业提供媒体智库服务。如舆情研究院已为当地100多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签约提供舆情监控与咨询服务,创新发展研究院承接了各县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十四五”规划、文旅、乡村振兴等有关课题研究,推出了涵盖多个领域的智库产品。
积极实施“媒体+教育”,倾力打造惠州市小学生课外报《惠州日报·小惠同学》,组建小记者俱乐部,开展主题研学、艺术培训等,受到惠州市小学、家长、学生好评。推动“媒体+乡村振兴”,承办2022年惠州东坡荔枝文化节暨惠阳镇隆荔枝对接RCEP国际合作活动,联合市供销社等部门打造“小惠同学乡村全域研学基地(横沥)”等项目,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今年11月,惠州日报社积极开拓“媒体+文旅”市场,打造了“0752茶文礼”品牌,以惠州“特色茶饮+文创产品+手信产品”的方式融入城市文化,探索“党媒+新式茶饮”新业态发展。
着眼于长远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惠州日报社着力实施“媒体+数字科技”,与惠州学院共建数字新媒体产业学院,聚合本地媒体资源和高校教学资源,实现“1+1>2”的效果,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多元协同,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培养更多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数字新媒体人才,为惠州“2+1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赋能,为数字惠州贡献力量。
“媒体+商务”:多元经营链接千行百业。惠州日报社发挥自己连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优势,不满足于被动做宣传媒介,在成熟的领域主动深度介入产业链。惠州日报社旗下的17家公司,在旅游、研学、农产品、电商、养老、婚恋、书画、策展、程序开发、品牌策划等多个领域,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满足市民商务需求。
2020年6月,承办惠州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中心,通过对全市名优农特产品进行线上+线下的集中展示销售,以及与黔西南州文旅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惠州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依托“惠品汇”电商平台,以“直播带货”带动“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新业态新模式,拓宽农产品产销渠道,打造365天“永不落幕”助农产品展销会,获评“广东省消费扶贫突出贡献单位”。
在跨界商务合作方面,惠州日报社与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区域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共创“媒体+园区平台”产业服务新模式;与中化学南方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新闻宣传、乡村振兴、园区运营等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施“媒体+婚恋”,从2018年至今,联合惠州各职能部门举办大型“东江之恋”单身男女交友活动,全力打造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平台。此外,与深圳普乐方、欧拉云、京东科技、华为云等文化创意数字科技知名企业正紧密沟通,共商合作。
“媒体+”加出事业产业双丰收
做足“媒体+”文章,惠州日报社高质量生成了媒体融合的“三融生态”。如今,惠州日报社在主责主业上出色出彩。惠州正走在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加快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征程中,绝大部分重大主题宣传策划、落地执行、课题调研任务,成为惠州日报社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
融媒体传播亮点纷呈。线上直播、Vlog、H5、VR、短视频、创意海报、微电影等技术和形式全面开花。今年上半年,单个内容产品阅读量达1亿的有2个、1000万+的有17个、100万+的有180多个、10万+的有493个,实现了数量质量双丰收。“惠州发布”获“2021年抖音号播放量突破20亿”证书,其南方号荣获“2021年度南方号最具影响力奖”。截至今年11月底,5年来,获得省级新闻奖项37个,获得省以上领导、机构点赞的作品3个。
产业经营上,更是捷报频传。5年来,营业额年均增长10%以上,2021年总营业额更是突破2亿元。今年截至11月底,已实现1.94亿元营业额,同比达到7.27%的增长率,在省内地市级党报经营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媒体+”方兴未艾,惠州日报社正沿着适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行,“媒体+智库”“媒体+教育”“媒体+乡村振兴”“媒体+文旅”“媒体+数字科技”等项目接踵而至。接下来,惠州日报社还将依托二期土地开发建设惠州日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城市数字客厅、数字生命科普馆、“2+1”产业沉浸式体验馆等,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作者:臧守祥、于 泽、龙生财、彭伟城,作者单位:惠州日报社)
(原文刊载于2022年12月上)
(收录于中国报业2024增刊-优秀文集)
责任编辑:张珺洁 审核:金春妮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