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域资源文化创意开发研究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吕慧子 刘方靓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30    

  【摘要】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挖掘甘肃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推动甘肃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是甘肃省跨越式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文化和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通过创新手段不断赋予甘肃文化的表达方式,依托甘肃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推动甘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甘肃地域文化 文化创意 开发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甘肃地域文化概念

  1.地域文化

  地域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概念,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形成的结果。地域文化是指从地理上划分、对这块土地的文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化特征,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性。《大英百科全书》将文化定义为:一是从社会学方面考虑的“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所表现出的“一般性”定义;二是从历史与生活角度考虑“广泛性的、对应性的”人文文化概念,即指“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体系,并且这种体系为团体中的成员所共有”。这个体系包括团体的“语言、艺术、传统、风俗、制度等,包含了具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价值观,以及文化内容在物质工具上的体现和制造物中所包含的价值”。

  地域文化是在人类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的体力与脑力劳动创造发展过程中,以历史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在物质与精神上升华的全部成果与成就,它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文化有机系统。不同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建设等方式与程度也存在差别,它是以地域为基础,以物质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以精神为内核,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文化。因此,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在文化表现上也就呈现差别,各具特色。

  2.甘肃地域文化

  甘肃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其地域文化有其具体表现。

  (1)地域地理特征。甘肃北接蒙古、西达新疆、南抵青藏高原、东至长安,地处交会地带,是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甘肃地形地貌丰富,自然风光奇特,其中有气候温暖、湿润的陇南山地;地处黄土高原中央、位于六盘山以西的凹陷盆地陇中黄土高原;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形错综复杂的甘南高原;内陆通往西域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矿产资源丰厚,地貌特征复杂的祁连山脉、北山山地等六大地形区。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甘肃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2)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甘肃文化内蕴丰厚、自然环境独特、社会结构复杂,通过人们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孕育出内涵丰富的甘肃文化。如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彩陶文化,甘肃彩陶从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经仰韶、马家窑到齐家、四坝、辛店、沙井,5000多年的岁月构成了一部辉煌灿烂的彩陶发展史。如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跨越众多王朝,最终形成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敦煌文化;东西文化的融合,佛教的兴盛,成就了甘肃境内闻名世界的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甘肃是石窟文物大省,境内石窟寺庙遍布丝路沿线,敦煌莫高窟、甘肃永靖县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保存了中国早、中、晚期的雕塑与壁画艺术,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集中展示了甘肃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审美价值。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独具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3)地域民族文化特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历史上甘肃地区很早就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资源,至今,甘肃仍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的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特有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相互融合,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相互映照、相互碰撞。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促成了甘肃文化的渗透性与包容性特征。各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地域环境中不断互动、融合与交流,增强了甘肃地域文化的创造性与延续性。

  地域特色文化创意开发策略

  1.运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打造甘肃特色文化“IP”

  “创意经济”涉及艺术、文化、新闻出版、各类展馆、体育营销、计算机服务等多个方面,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近些年来,创意经济不断向全世界范围扩散发展,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此方面做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可见这一概念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

  创意经济产业渐渐发展成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服务品质、提升“体验感”的主导型产业,它作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正在兴起。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借助甘肃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借助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如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方式打造甘肃地域特色文化“IP”品牌,立足博物馆这一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博物馆+”复合型融合发展模式。以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发力点,充分挖掘文物内涵。以“唱响丝路,如意甘肃”为主线促进甘肃地域特色文化传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新型业态,推动“博物馆+互联网”建设。建立“丝绸之路国际产权港优势”,提升甘肃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知名度与竞争优势。

  2.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甘肃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潜力。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突破3亿人次和2000亿元大关,为全省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以及独特的文化资源是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动因与核心,通过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是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与旅游活动联系紧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要抓住不平衡这个结构问题作为矛盾主要方面,优化结构,优化供给,以旅游为切入点,提升文化旅游品位,提升文化旅游内涵。消费者要求有更多的选择性,以及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文化创意服务。文旅融合,就是要提升文化的含量和品位,形成文明发展的魅力,从这个特定的视角上更好促使旅游业健康创新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用户体验与美好生活的切实需要,同时贡献于经济繁荣,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进步。

  3.创建特色文化创意发展之路,提升甘肃品牌形象

  以地域特色文化来提升产品在文化创意、价值优势、功能效用上的差异性。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定制”概念与消费方式呼之欲出,和传统的、批量生产的规模化制造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定制摒弃了统一的标准,更多地强调差异化与个性化。这种差异所形成的个性化,主要是创新、创意所带来的改变。创意就是要创造不同、创造差异。通过对产品、市场、目标受众的分析调查,找到不同于同类产品的特色优势,从而迎合现代大众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为甘肃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对于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运营复杂等特点。动漫游戏、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聚焦在创新上,当下文创设计产品内容属性变化不大,但受高新技术的影响内容载体变化显著,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能够创造出与内容载体相匹配的文化创意产品,加大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力度。

  在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甘肃省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资源都在寻求创新转型,是一种新的“融合形态”。随着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甘肃会提供越来越多的“高端供给”,突出促进产业升级的务实追求、突出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突出繁荣民族文化的交融内涵,甘肃文化资源开发前景一定可期。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传承与保护语境下的甘肃地域文化特色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YB144)阶段性研究成果;兰州工业学院2019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甘南觉乃藏族服饰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研究》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宪军.丝绸之路甘肃地域文化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3).

  [2]禄永鹏.“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黄金段地域文化资源与发展战略选择[J].甘肃高师学报,2018,23(04).

  [3]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甘肃文化是华夏文明八千年最好的例证[N].甘肃日报,2014-11-10.

  责编/孙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10月(下)P22-23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