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变”与“不变”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倪世月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18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编辑环境的变化入手,总结出编辑工作的“变”与“不变”,阐述编辑工作应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生产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同时论证编辑工作在日新月异环境中更应该牢记社会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编辑  变与不变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以互联网为传播核心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互联网的普及是新时代传播的重要技术基础,通信技术的提升与智能手机的普及降低了互联网准入的门槛,再加上国家政策提速降费的支持,通过网络阅读已经成为读者获取信息重要的方式。随着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的改变,上游的编辑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受众需求产生一定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作为内容生产的核心岗位,也有一些原则需要继续坚守。
  新媒体时代编辑环境的变化
  1.传播速度快
  传统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介质的媒体编辑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来完成新闻产品。如时间成本最长的报纸,编辑需要经过组稿、排版的步骤才能送印,常见的周期为日报、周报,广播和电视虽然探索出了现场直播的方式提高了新闻时效性,但由于容量限制、直播内容有限,且极少因为突发新情况而打断现有安排,需要进行二次编辑的新闻素材居多。
  新媒体时代的获取信息习惯以万维网为主要载体,软件技术的创新让没有编程知识的编辑也可以轻松使用它的信息发布功能,极大降低了消息发表的门槛。即时与海量的信息体现,打破了传统编辑工作线性安排内容的习惯,可以迅速发布信息并同时跟进多条新闻互不干扰。
  2.传播内容碎
  网络内容的呈现方式打破了受众的线性阅读习惯,对眼球吸引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且因智能手机携带方便,移动网络成为填充碎片时间的重要工具,碎片化的阅读和观看成为新时代信息环境的常态,微信息和短视频的流行成为大势所趋。新时代的编辑环境要求工作者要在传统编辑的整体化追求上进一步创新,主动适应受众对“碎”的需求,通过“碎”的表现形式,多在“质”上下功夫,做出适应新传播环境的新闻产品。
  3.人人都有麦克风
  互联网最初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是“终端对终端”(end-to-endprinciple),就是要实现尽可能简单和没有干预。当人人都能获取点与点的链接,都有发表信息的渠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草根新闻”时代就出现了。通过博客、微博、视频网站等等的自媒体渠道,越来越多的非新闻工作者也可以走上新闻生产端,并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而对传统的媒体编辑工作来说,线索接收和信息反馈都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更繁琐的步骤,如读者来信、观众热线等等。
  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变化
  1.信息来源更加广泛
  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在前期组稿中,需要寻找合适的线索,除了编辑做出的可预见性策划,还需要联合记者寻找合适的选题。而新时代的编辑工作可以依靠网络,寻找合适的组稿选题派给记者,也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进一步挖掘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更加深入的报道。新闻编辑在收到稿件之后,也可以利用丰富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对自己掌握的内容进行核实与补充,既能参考其他媒体的实时进度,又能借助自下而上的公民新闻进行纠错、修正和补充。除此以外,编辑人员也能通过更加快捷的手段获取各种非新闻信息,如背景资料、专业知识等。
  2.技能需求更加丰富
  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和非编化,报纸编辑不再需要手动做版,广播电视编辑不用局限于线性编辑机器繁琐的操作中,互联网的便捷操作进一步全方位降低了设备与技术门槛。不同于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因特网HTML、多媒体的功能让文字、图片、视频以及交互性界面得以同时呈现,受众越来越适应图文并茂、“有视频有真相”以及可以互动和刷新的表现形式。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有条件的媒体已经开始走“网台/报一体”甚至“先网后台/报”的模式,编辑人员要掌握文字、音视频编辑,甚至是前端编程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互联网平台优势,实现优质策划与多媒体表达。
  3.反馈结果更加重要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可以实现与受众进行即时互动,通过“两微一端”不但能看到受众即时留言,还能对受众的问题进行回复。传统媒体遇到重大事件也一直在争取信息的快速更新,而新媒体时代从结构上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更迭的方式,即时互动成为新闻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媒体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如在2015年“8·15”天津爆炸案中,澎湃新闻开设话题,不同于前方采访组实时更新信息的传统形式,把重心设置在了“问我吧”,受众可以通过网页对编辑提问,编辑通过记者的口述回复提问用户。
  除了即时互动的新形式,重视受众反馈也渐渐作用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新闻编辑工作除了对报道进行策划,还需要实时追踪受众反馈情况,选择受众关心的报道角度,做受众关心的问题。这对于两会等大型报道来说尤其重要,面对两会众多议题,编辑工作可以根据反馈情况让后续报道与深度解读有的放矢。
  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不变
  1.核心价值取向不变
  坚守职业道德是编辑工作的基石。编辑工作需要保持职业敬畏与道德操守的统一,这是作为公民不能卸下的责任。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技术有所改变,但是核心价值取向并没有发生变化。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因社会、管理等无法及时追赶技术脚步,难免乱象频出,编辑工作更应在洪流中坚守核心价值取向,编辑人员要坚守职业道德,拒绝权力寻租,不为吸引流量夸大矛盾、颠倒是非,抵制侵权与抄袭,坚持社会效益在先,以生产优质的新闻产品、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
  引领正确导向是编辑工作的要求。媒体掌握着重要的社会话语权力,而编辑工作是媒体导向的重要风向标,编辑工作做得好,可以凝心聚力,激发社会活力,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做得不好,出现错误导向,则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数字化新闻新时代,编辑人员都应把宏观引导的社会责任铭记于心。
  2.新闻价值理念不变
  快餐化与碎片化的数字化呈现会导致受众在阅读上难以深入和坚持,内容盈利的疲软、流量加广告的变现模式形成了更直接的眼球经济,这就使新闻生产更要倾向大众化,也难免出现娱乐化特征。不少人把泛娱乐化和内容粗浅化看作是新闻质量的降级,在这样的环境中,编辑工作人员要有清醒的认识,时代潮流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新闻价值理念。
  在传统的新闻价值理念中,新闻价值包括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互联网数字化时代扩充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内容的补充和细分,受众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关注更需要的新闻信息。信息爆炸时代,更加不能忽视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编辑人员要因势利导,根据自身媒体特点,选择对目标受众来说重要、显著、接近、有趣的新闻,同时避免鱼龙混杂与信息“茧房”的发生,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组合,既不能为了趣味性忽略重要性,又要考虑在满足重要性情况下如何增加趣味性。
  3.“把关人”功能不变
  外界一度认为,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将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进行冲击甚至瓦解,但实际上,互联网强调多端与联系的特点改变了议程设置方式,编辑仍是至关重要的岗位,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以实现权威聚拢的“再中心化”。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选择性曝光概念,一度成为议程设置的重要把关标准,媒体将“把关”看作是自身主导受众关注的行为。新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与自媒体,确实提出了传统媒体议程外的焦点,但关注受众所关注的本来就是媒体的责任,这种自民间而来的推动,赋予媒体的设置能力是影响受众看待问题的方式,众声喧哗中,编辑人员更要做好把关者,公正梳理事件、平衡记者稿件、引领正确导向。编辑人员不应抱怨受众是爱跟风跑、缺乏判断力的“乌合之众”,而是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不要只推供受众消遣的消费品,更应该提供有益于受众个人发展、有益于社会风气进步的文化产品。
  学者刘莹用“守破离”来概括新时代青年编辑的成长路径,“守”居根基,“破”为途径,目的是实现“离”。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变化,编辑工作者作为媒体业务的重要枢纽与新闻生产的总指挥,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不忘初心,在“三变”中守好“三不变”,坚守自身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承担起行业与社会的期望。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孙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2月(下)P69-70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