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寒冬论"的提出及《京华时报》的命运(3)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 吴海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8-17    

  在内容创新方面,《京华时报》进行了力度最大的一次改版。改版的指导思想就是"探索和确立网络时代都市报的内容优势",具体要求是"八个强化",即:强化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强化新闻的采访和独家视角;强化本地新闻和社区新闻;强化新闻分析和新闻解读等深度报道;强化新闻的整合能力和编辑手段;强化报纸的新闻评论;强化视觉设计和版面包装;强化报纸与网络的互动。根据这些理念,《京华时报》科学地规划了报纸版面,调整了报纸结构,优化了报道方式。新推出"时事聚焦""社会热点""人物对话"和"现场目击"等拳头版面,带动了一系列具有很大反响的新闻策划和专题报道。建立了思想锐利、容量很大的原创评论体系,对社会热点、焦点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其中的"京华时评"被誉为中国媒体的一个评论高地。其他版面和各类周刊也相继改版,京华读书会、京华观剧团、京华旅游团、京华购车团、京华购房团、京华健康俱乐部、京华装修俱乐部、京华律师团等活跃在线上线下,与读者的互动大大增强。内容创新使《京华时报》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

  在报纸经营方面,《京华时报》提出进攻、进攻再进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确立在北京市场上的绝对优势。这种进攻性策略基于一个明确的理念,即:在行业衰退的市场环境中,《京华时报》的增长不再可能从市场增量中获得,只能从竞争对手的削弱中实现。《京华时报》的强大必然以其他报纸的衰落为前提。直到2010年,《京华时报》的发行仍然保持进攻姿态,日均发行量同比增长2万份,在北京早报零售市场的份额达到75%以上。广告经营也实现了各行业同比全面增长,其中家电广告增长23%,家居建材广告增长49%,汽车广告增长130%。当年还创下单日、单月广告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广告收入排名在北京报纸中保持第一,在全国报纸中稳居第二,并在4月、5月、7月、9月的4个月里超过20年来蝉联全国报业第一的《广州日报》。自2005年至2011年,《京华时报》连续7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位次在排序中逐年前移,品牌价值达到47.66亿元。

  《京华时报》在多媒体建设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第一次办杂志,《京华周刊》迅速成为报摊上的畅销刊物;第一次办出版,京华系列图书正式推出打开销路;第一次拍电影,与影视机构合拍的《奋斗》公开放映;第一次办演出,京华文化艺术公司进入演出和票务市场;第一次投资互联网,成为人民网有限公司上市发起人之一。京华时报向数字媒体的进军是打造一个网络媒体集群,包括:京华手机报及面向各类数字移动终端的阅读产品;京华公益网、京华视频网、京华旅游网、京华健康网、京华亿家网、京华票务网、京华周刊网等专业类网站;重点工程是筹办京华社区网"四合院"及人民网的"北京频道"。为此配备了较为齐全的视频设施,建起了京华网直播间,开办了3G视频业务,推出了iPhone手机原版阅读电子报;京华网增添了汽车频道、公益频道、社区频道;开发了北京报业第一家企业QQ群。"京华视频"平均每月制作视频短片120多部,网上总访问量达数十亿次,国内第一家新闻视频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设成功。《京华时报》这些探索引起业界关注,被评为"中国媒体融合先进案例"。

  《京华时报》的集团化建设也得到顺利推进,京华传媒集团的成立列入日程,郑重写进人民日报社的2011年度工作报告。京华时报社与合资方签订三方框架协议,就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公司上市达成一致,这意味着公司上市步伐加快,力争在当年完成股权转让并进入上市辅导期。以公司上市为契机,将带动报社和公司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借助资本平台使京华传媒集团的建设得到更大支撑。

  2011年5月28日是《京华时报》创刊十周年。《京华时报》选择在这一天把"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9个字设计在报头上,作为宗旨和使命昭示公众。创刊纪念日的隆重集会上,《京华时报》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第二个十年发展目标。然而,3个月后的2011年9月2日,《京华时报》的主办单位突然发生重大变更。我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前一天晚上,决定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京华时报》。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京华时报》的发展战略未能继续贯彻执行下去。随后几年,《京华时报》的各项经营业务开始萎缩,财务状况也逐年恶化,于2017年1月1日起休刊。休刊公告直言:"过去几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京华时报》身陷困境,亏损严重,突围未果。"

  (作者:原京华时报社社长)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8月(上)P48-51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