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首个重卡兆瓦超充示范站在福田建成投用、全球首款智能移动充储车亮相、2025年车网互动规模化反向放电首次示范总放电量突破7万度……2025年,深圳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超充技术与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不仅让市民实现“充电无忧”,更推动城市绿色智慧交通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深圳以标准体系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布局。

2023年“超充之城”战略提出之初,深圳便瞄准行业痛点先行先试。2025年2月,国内首个电动汽车超充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深圳市电动汽车超充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年)》发布,将深圳电动汽车超充设施标准体系框架划分为基础标准、设备系统、场站建设等6个方面,涵盖术语定义、超充设备、超充系统等19个专业领域标准,为深圳超充设施领域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指引。
截至今年9月,深圳动态升级产业标准体系,发布电化学储能、超充设施、车网互动三项2025版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新增固态电池、兆瓦超充等前沿布局;率先发布6项超充标准,实现超充站和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越加油站、加油枪;主导参与储能领域国际标准3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90余项,推动产业规模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深圳从“技术输出”向“标准引领”转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标准的价值,在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上得到了有效体现。面对重卡兆瓦超充站建设无规范可依的难题,深圳制定的兆瓦超充系列标准,从场站布局、设备选型到安全防护明确统一技术要求,为重卡兆瓦超充站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深国际坪深重卡超充站,一辆电动重卡在兆瓦超充终端精准对接充电枪后,短短5分钟,充电续航里程已增加百公里。“以前电动重卡充电要等1-2小时,现在15分钟就能补满电,跑一趟珠三角完全不用慌。”充实物流行业的王师傅在体验了兆瓦超充技术后感慨道。
标准引领下,深圳超充产业正实现从“本土领先”到“技术输出”的能级跃升。截至2025年年中,深圳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电桩超48.7万个,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超充场景从公交场站、物流园区延伸至社区、商圈。越来越多超充企业的产品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超充场站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圳市人大代表黄振辉表示,深圳超充产品“走出去”,不仅是技术输出,也是“深圳标准”的输出。

如今,随着超充2.0时代的推进,深圳超充产业已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场景应用”的良好生态,标准引领智能能源网络建设,为深圳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助力打造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板”。
(广告)
| 资讯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