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布雕焕新彩:从指尖技艺到生活美学的传承与突破

来源:半岛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04    
  当一块绫罗绸缎遇上烙铁的温度,当传统技法碰撞现代审美,会绽放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在河北衡水景县,这项始于秦末汉初、盛于唐代的布雕画技艺,正穿过千年时光,在当代传承人任雪青与河北三晟文化有限公司的携手下,从宫廷珍藏变为生活美学,从非遗档案走入大众视野。
 
  一、指尖乾坤:一位传承人的坚守与突破
 
  布雕画的魅力,藏在任雪青21年的指尖光阴里。作为布雕画第四代传承人,她师从国家级美术大师娄文江,将烙、烤、点、皴、刻、勾、雕、熨等技法练就得炉火纯青。一幅布雕画的诞生,需历经设计、绘画、选材、补色等几十道工序,百余种色彩在绫罗绸缎上交融,最终呈现出 “远看如国画,近看如浮雕”的独特意境。

  她的作品是布雕艺术的活化石:1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以金丝镶嵌技艺再现古画神韵,被中华彩烙布雕展览馆奉为镇馆之宝;10米长卷《中国大运河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用 21个场景、99个人物复刻漕运繁华,登上《人民日报》致敬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百子图》在全国展会上摘得金奖,更被河北省文学艺术中心永久收藏。2015 年,她研发的 “布雕画制作方法及专用电烙铁” 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从“燕赵文化之星” 的殊荣到“世界华人特殊文化贡献奖”的肯定,任雪青用作品证明:传统技艺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与时代对话的活态文化。
 
  二、跨界创新:一家企业的非遗活化实践
 
  让布雕画从“小众非遗”变为“大众所爱”,河北三晟文化有限公司是背后的关键推手。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文化企业,以“活化非遗,点亮生活”为愿景,构建起“政府+高校+ 企业+传承人”的协同生态,为古老技艺注入现代活力。
 
  在衡水学院的设计课堂上,布雕元素被融入抱枕、文具等文创产品,传统图案与现代家居美学碰撞出惊喜;在抖音直播间里,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烙刻技艺,单场直播吸引超10 万网友围观;景县的非遗体验馆内,游客亲手尝试布料烙画,沉浸式感受 “指尖上的魔术”。从深圳文博会到巴黎非遗展,三晟文化带着布雕画走出国门,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工艺的细腻与厚重。

  更动人的是它的社会温度:在乡村生产工坊里,当地村民经培训成为布雕艺人,一针一线绣出增收希望;职业院校的非遗培训班上,年轻学员既学传统技法,也练现代设计,为产业储备新生力量。这条“技艺保护—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人才培养” 的全产业链,让布雕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成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纽带。

  三、生生不息: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生活
 
  当布雕画的纹路爬上年轻人的书桌,当非遗体验成为亲子周末的新选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生命力的觉醒。任雪青的烙铁下,有千年文脉的温度;三晟文化的创新中,有传统与现代的共鸣。
 
  如今,这幅 “流动的布雕史诗”仍在续写:它是博物馆里的文化瑰宝,是家居中的装饰美学,是手作课上的亲子记忆,更是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正如那幅《富贵一生》里绽放的牡丹,布雕画的故事,正在传承与创新中,迎来属于它的 “富贵一生”。
 
  或许,非遗活化的真谛,就藏在这一针一线、一烙一刻里——让传统不是被仰望的过去,而是能触摸的现在,更是可期待的未来。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