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元联动星合荟渠道伙伴深耕母婴公益,引领行业向善发展

来源:中华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4    
  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号召,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进程,共同守护偏远地区儿童生命早期的营养健康发展。9月22日,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见证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携星合荟母婴渠道客户走进广西马山县白山镇立星小学,开展“合你一起,做好心人”星合荟生命早期营养健康支持行动,通过捐赠物资与开展趣味体育课等活动,多维度支持当地儿童的健康成长。

  捐赠仪式现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数字资源部副部长张峰、广西红十字基金会互联网人道服务部部长黎思思、马山县教育局代表钟色荣、马山县白山镇立星小学校长李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办公室主任吴灿炫、健合集团BNC华南大区总经理潘广盛、健合集团BNC全国婴线区域客户高级经理孟召营以及南宁企鹅宝贝行政中心副总经理王建华、南宁市宝贝优选母婴经理黄娟、广西爱婴天地总经理罗天海、南宁市我的小兔母婴总经理李淳、广西柳州爱婴站总经理陈建宁等嘉宾共同出席。

  聚焦生命早期营养,公益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捐赠仪式伊始,李淳在致辞中衷心感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以及社会各界对孩子的关怀与支持,他表示,这些营养物资和善举不仅是给学生身体健康的贴心关怀,也将激励全体教职工更用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健康与爱中茁壮成长。

马山县白山镇立星小学校长李淳
 
  张峰表示,生命早期的营养干预对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和发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肯定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及星合荟合作伙伴的营养物资捐赠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数字资源部副部长张峰
 
  生命早期,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为助力儿童生命早期的高质量发展,基金坚守公益初心已走过18载。据吴灿炫介绍,本次活动,基金积极联动星合荟爱心合作伙伴及社会各方力量,不仅带来了超20万元的合生元营营养品,还组织了一堂趣味篮球课,旨在提升孩子们的营养水平和健康意识,传递科学运动的理念,守护每一个孩子生命早期的健康发展。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办公室主任吴灿炫
 
  潘广盛表示,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合生元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合生元将继续携手渠道伙伴拓展公益版图,构建可持续的公益生态。

健合集团BNC华南大区总经理潘广盛
 
  捐赠仪式结束后,基金组织开展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篮球运动健康课,通过趣味体能训练,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升运动意识,传递科学健康理念,为立星小学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元的支持。

  持续扩大公益版图,携渠道推动“商业向善”
 
  作为母婴行业领航品牌,合生元始终不忘初心,持续致力于母婴健康公益事业,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公益创新路径,携手多方共建“商业向善”新生态。
 
  早在2007年,健合集团就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承诺每销售一个合生元产品就向基金捐赠0.1元,以此帮扶救助有需要的母婴群体。这一机制不仅实现商业与公益的良性互动,也使母婴渠道客户成为合生元公益道路上的重要同行者。
 
  近年来,合生元积极开创与渠道合作伙伴公益合作的新模式,带动了更多合作伙伴参与到守护母婴健康的公益事业中来。今年4-6月,在“星合荟宝贝节”上,合生元联合渠道合作伙伴开展了近50场线下消费者公益活动,并共同搭建起此次公益捐赠的池子。
 
  为感谢星合荟合作客户的爱心贡献,黎思思、吴灿炫、潘广盛、孟召营共同向南宁企鹅宝贝连锁、南宁市宝贝优选母婴、广西爱婴天地、南宁市我的小兔母婴、广西柳州爱婴站等企业颁发爱心证书。

  随着基金公益实践与版图的不断深化与拓展,18年来,基金已累计募集款物7894万元,为4106名重症母婴和儿童提供了及时的救助,用实际的行动为更多母婴家庭点亮希望、传递温暖。
 
  展望未来,秉承Premium(高端优质)、Proven(科学验证)、Aspirational(令人向往,追求卓越)、Engaging(参与互动)的PPAE经营模式,合生元将持续深化与公益机构、渠道合作伙伴的协作,持续守护母婴健康成长,为“健康中国2030”建设进程贡献了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