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指导,黄冈专属!2026年黄惠保正式上线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15    
  9月13日,2026年黄惠保正式上线,投保通道开启。黄惠保作为由政府指导的城市定制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运行三年来,累计参保人次达213.49万,累计赔付金额超1.31亿元,切实缓解了群众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成为黄冈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23年入选《人民日报》多层次医疗保障优秀案例。2026年,黄惠保进一步优化保障和服务,更好满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为建设健康黄冈贡献力量。
 
  政府指导,普惠黄冈
 
  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9月13日上午,2026年黄惠保上线发布会暨基本医保参保工作推进会在黄冈顺利召开。黄冈市人民政府、黄冈市医疗保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冈监管分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各县市区医疗保障局和医疗保障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市分公司等9家保险公司代表,运营平台宸汐健康及媒体采访人员共同出席会议,见证了2026年黄惠保的正式上线。

(上线启动仪式)

(全域点亮仪式)
 
  黄冈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陆续中介绍了黄惠保项目运营至今的惠民成效:黄惠保个人获赔最高金额132.01万元,单笔最大赔付金额128.76万元。年龄最大被保险人96岁,年龄最小被保险人1岁,累计赔付次数最多6次,最快赔付从正式提交理赔申请至赔款到账,仅耗时24小时。他表示,黄惠保是基本医保的有力补充,为提高黄冈市参保人医疗保障水平,防范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冈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教平指出,黄惠保是黄冈市保险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对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意义重大。他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冈监管分局将加强对承保机构的监管,确保项目稳健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
 
  发布会现场,黄惠保理赔受益人代表在会上分享理赔经历,言辞恳切地讲述基本医保和黄惠保如何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并现场呼吁大家要有未雨绸缪意识,积极参保基本医保和黄惠保。
 
  四载守护,惠民升级
 
  持续筑牢民生保障网
 
  发布会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斌介绍黄惠保历年的赔付情况,并且介绍了2026年黄惠保延续“低门槛、高保障、广覆盖”的惠民特色,保费109元/年,最高保障额度达260万元。产品覆盖医保政策范围内合规费用【住院医疗保险责任(基本责任)】、医保政策范围外自费费用(特定住院医疗保险责任)、指定特殊药品费用(特定药品保险责任)三重保障,紧密衔接基本医保。同时,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医疗保障需求,增进民生福祉,本年度产品实现三大升级:
 
  一、降低理赔门槛
 
  大幅降低医保政策范围内合规费用年免赔额,城镇职工由6000元降至3000元,城乡居民由12000元降至8000元,理赔门槛更低,让更多参保群众受益;
 
  二、特药种类增加
 
  特药种类由25种扩充至30种,剔除4款已纳入基本医保的药品,增补9款临床必需的高价创新药,更好满足高发肿瘤和罕见病患者对高价前沿好药的迫切需求,减轻大病用药负担;
 
  三、健康服务大升级
 
  健康服务由12项增加至18项,参保可享口腔健康、京东9折购药折扣、院外医疗护理等服务,不理赔也能用,助力参保人做好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升参保获得感和幸福感。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凡是黄冈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含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和健康状况,均可通过“黄惠保”微信公众号或承保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参保2026年黄惠保。同时,黄冈市城镇职工参保人还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本人、父母、配偶和子女缴费,不占用额外现金。保障时间为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基本医保携手黄惠保,让健康更有“医”靠。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们在参加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及时参保2026年黄惠保,为自己、为家人再增添一道抵御风险的坚实屏障!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