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青江银鲤”突击队深耕东莞鲤鱼洲 青春力量助燃乡村振兴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05    
  为积极响应国家“百千万工程”号召,“青江银鲤”突击队近日前往东莞市石排镇田边村鲤鱼洲,开展了为期14天的“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银发经济与乡村农业、文旅发展,通过整合开发沉浸式农业及文旅产品,推动村内老人从文旅“旁观者”向“经营者”转型,将青春奋斗故事书写在乡村振兴的实践热土上。

d360abc6-649a-42e3-96a6-2163d18d49f6.png

(图为鲤鱼洲入口照。青江银鲤供图。)
 
  实地考察绘蓝图 摸清家底强根基
 
  实践队抵达鲤鱼洲后,首要任务便是对当地环境展开全面考察。队员们沿既定路线深入走访,详细记录岛上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关键信息,并先后走进20余户居民家中实地探访。考察结果显示,鲤鱼洲生态环境优良,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岛上主要种植水果、甘蔗、蔬菜等农作物。此次考察为后续研究和发展建议提供了扎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乡村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b4be8d8f-88c2-4b1c-8000-f40dbf4c88ae.png

(图为突击队在鲤鱼洲内进行走访照。青江银鲤供图。)
 
  问卷调研聚焦点 破解银发就业难题
 
  为精准探究乡村旅游发展中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实践队精心设计针对性问卷,面向当地村民和游客开展调研,累计覆盖200余人。队员们合理分工,有的在渡口、景区入口等游客集中区域有序发放问卷,有的则深入村民家中耐心走访。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实践队初步掌握了鲤鱼洲乡村旅游发展中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实际需求及潜在问题,为后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88633792-b131-4938-a0ce-bdb7216049b1.png

(图为调研问卷照。青江银鲤供图。)
 
  深入采访听心声 挖掘发展内生动力
 
  为全面掌握鲤鱼洲发展现状,实践队对当地商户和古法红糖制作者进行了深度采访。在商户采访中,队员们重点关注商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未来期望。商户们表示,乡村旅游兴起带动了经营发展,但旺季短、客源不稳定等问题仍较突出,期待加强多方沟通,获得更多宣传推广支持和基础设施改善助力。在与古法红糖制作者的交流中,队员们详细了解了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脉络与发展瓶颈,并表示将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手段助力古法红糖技艺的传承与推广。

45f7ce41-e85e-43fb-a21c-784e00491674.png

(图为突击队成员深入村民家中访谈照。青江银鲤供图。)
 
  团结协作显担当 收获成长再出发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始终秉持团结协作精神,携手克服困难,高效完成各项任务。工作之余,大家分享实践见闻与感悟,融洽的相处让实践过程充满温暖与欢乐,更凝聚了坚实的团队力量。
 
  此次东莞鲤鱼洲“三下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度触摸乡村发展脉搏,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环境考察、问卷调研和采访等工作,队员们不仅提升了调研与沟通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与复杂挑战与岛上老年人结下的深厚情谊、队员间的协作互助,共同构成了此次实践的珍贵收获。

90706859-51a4-4669-8ad3-4e3852fe547a.png

(图突击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交流照。青江银鲤供图。)
 
  未来,实践队将对实践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化整理分析,形成详细实践报告,为鲤鱼洲乡村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个盛夏,“青江银鲤”突击队因责任与热爱相聚东江湖畔,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星空浩瀚,探索不止,青春力量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