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律师事务所助力2025年全国企业诚信建设大会顺利召开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03    
  2025年10月30日,全国企业诚信建设大会在贵州遵义召开。大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贵州省企业联合会、贵州省企业家协会、遵义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承办,大成律师事务所提供支持,大会主题为“信用筑牢发展根基,诚信引领企业未来”。大会是商务部、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12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企联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遵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黄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研究员陈文玲,大成律师事务所董事局董事、管委会主任王立宏出席致辞,作主旨讲话和专题报告。中国企联党委委员、驻会副会长梁彦主持大会。
 
图/会议现场
 
  大会发布了《企业诚信建设状况报告(2025)》。该报告研究发现,当前企业诚信建设实践方面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理念;二是构建全方位的诚信管理体系;三是诚信成为企业基业长青的原动力;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外部引领作用不断显现。与会代表围绕“健全信用监管、激发市场活力”“加强诚信合规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擦亮城市诚信名片、共助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开展了专题讨论。大会发布了2025年企业诚信建设实践案例和信用企业。诚信建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有关信用企业、诚信建设实践案例企业及相关企业代表,有关媒体等400多人参加。
 
  大成律师事务所董事局董事、管委会主任王立宏作为大会嘉宾发表致辞。王立宏主任表示,作为法律服务的践行者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者,大成始终将诚信合规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律所专业服务协同共进的生命线,致力于帮助企业构建稳健、透明、可信赖的合规体系。大成充分发挥全国布局与专业协同优势,联动各地53家办公室形成“专业化、一体化、全链条”的服务体系,为超过千家企业提供合规体系建设服务。
 
  加强诚信合规建设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专题讨论
 
  大成律师事务所作为本次诚信建设大会支持单位,由大成工程与基础设施行业委员会、大成合规与风险控制专业委员会、大成资本市场行业委员会、大成贵阳分所联合承办“加强诚信合规建设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会聚焦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企业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讨论会由大成石家庄分所高级合伙人、大成工程与基础设施行业委员会秘书长谷艳农律师主持。
 
  中国企联党委委员、驻会副会长梁彦作为专题讨论会嘉宾致辞。梁会长致辞指出了本次大会及平行论坛的重要意义,深刻阐明了我们国家在民营经济保护方面的重大政策方针,并介绍了中企联在诚信建设以及民营企业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服务处处长董浩在专题讨论会环节发表了主题发言。董浩处长发言重点介绍了我们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精神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多项工作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针。
 
  圆桌讨论环节由大成北京总所高级合伙人、大成合规与风险控制专业委员会牵头人闫丽萍律师主持。并邀请大成北京总所高级合伙人、大成资本市场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刘世杰律师;北京添彩嘉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贤;大成北京总所高级合伙人、大成资本市场行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谭正华律师;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潘讴东;贵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大成贵阳分所合伙人欧阳宇彤律师;大成贵阳分所合伙人、大成合规与风险控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黎莉律师等六位嘉宾围绕“加强诚信合规建设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讨论。
 

图/圆桌讨论
 
  专题讨论会末,大成贵阳分所主任、高级合伙人、大成顾问委员会委员廖俊杰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及各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专题讨论会作总结发言。廖俊杰表示,本次讨论会上,各位专家、企业家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贯彻落实,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成果丰硕,讨论成果归纳为三点共识:一是凝聚了一个核心共识:诚信合规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二是明晰了一条实践路径:诚信建设需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构建”;三是看到了一个关键支撑:专业法律服务是诚信大厦的“重要基石”。
 
  (广告)

责任编辑:陈钇彤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