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在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实现媒体融合的历史性转型升级进程中,党报工作者以守正创新精神加强理论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中国报业》陆续发表。我们从中遴选部分有代表性文章集结汇编,既是对十多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探索历程的回顾,又是为深度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增刊中标注的作者单位、职务等信息,均与其在本刊首次登载时保持一致。
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传统纸媒尤其是都市报如何稳住主业,在报纸版面减少的情况下影响力却不打折,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就报纸本身的内容与版面创新而言,答案无疑是回归传统,大力发掘文化副刊的阅读价值。可以说,副刊已成为当下众多纸媒改版创新的“标配”。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伴随报纸副刊常态化的还有三个现象:一是强化周末副刊的纸媒,无一例外都保证了版面规模,固定4或8个版,即使没有广告也会定期出版。二是一些纸媒甚至把副刊出版放在了非周末时段,如《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现代快报》《成都日报》等。三是这一轮都市报副刊热潮,几乎都以文化副刊为主打,摒弃过去吃喝玩乐式的潮流消费副刊,甚至连诗歌、散文、非虚构、文艺评论等纯文学也有了阵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新一轮报纸副刊“跑马圈地”热?笔者认为,在传统纸媒加强内容供给侧改革的当下,既有顺势而为的外因,也有逆势而动的内因,其目的都是在如何有效处理好“稳”“融”转型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内容结构的转型升级,既紧跟新闻,但又跳出新闻;加强原创,做到独此一家;突出特色,打造本土文化;创新思维,与新媒体融合;提升品质,留住新老读者。
顺势而为:报纸专刊纷纷回归变副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读者口味。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一纸风行时,都市报也照搬党报晚报,成立了副刊编辑部,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副刊版面。如华西都市报创办之初以“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为主旨的《老街坊》副刊,成都商报的《市民》副刊。在以生产新闻信息为主的都市报初期,这种雅俗共赏的社会生活副刊,更多的是“开门办报”理念的一种客观表达。以华西都市报《老街坊》副刊当年举办的“成渝口头禅”大赛为例,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为读者津津乐道。随后,《重庆晨报》副刊也在挖掘市民生活文化方面大做文章,推出“重庆十八怪”等谐趣文章。这些都极大延伸了主打市民生活文化都市报的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以社会新闻打天下的都市报提出向“主流都市报”转型,这种“大杂烩、小文章”的社会副刊和泛文化副刊已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于是,都市报一方面快速扩容报纸版面,另一方面却大幅压缩副刊版面,到2000年后,都市报基本上取消了副刊,副刊中有关美容、时尚、家电、通信、汽车、房产等内容,逐步衍变为经营性专刊;刊发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校园》版也改为带有经营性质的《教育专刊》。
专刊取代副刊,也是都市报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刊既增加了报纸的信息量,提升了报纸的服务性、贴近性,又吸引了广告,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华西都市报的专刊在最鼎盛时期,一天曾出版过150多个版面,直接经济收入达上千万元。
在副刊中断近10年后,2010年左右,都市报逐渐恢复出版副刊,但力度较小,是报纸的“豆芽科”版面。这一时期,报纸副刊形态多样化,有的走文化路线,有的走文学路线,有的走娱乐消遣路线,有的走与经营专刊相结合的路线,有的走文史路线等。其办刊重心都放在“生活”上,希望通过对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生活消费方面的报道,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在2013年之前,这种走“生活”路线的副刊,并没有让周末副刊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2011年4月9日,华西都市报正式重新启动副刊,在周末两天出版,取名《星期六》《星期天》。这份综合性的周末副刊包罗万象,既有热门新闻的深度挖掘、国际热点新闻的综述、人物的专题采写,又有时尚生活的报道、本土文化的展示、图片与漫画的集纳,以及书画艺术的赏析等。初期16个版,《星期六》《星期天》各8个版。但3个月后,版面规模就难以为继,压缩到每个周末8个版,有时甚至不到8个版。
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碎片化的互联网、移动端阅读时代的到来,报纸副刊又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4年2月22日,华西都市报深化“大众化高级报纸”办报理念,正式明确在周末两天固定推出文化副刊。时任总编辑李鹏给周末副刊定位为:“办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并亲自为副刊取名为《宽窄巷》,邀请著名作家、百岁老人马识途题写刊名。宽窄巷是成都著名老街,是成都文化一个标志性符号。华西都市报将周末副刊取名为《宽窄巷》,意味着将对本土文化进行深耕细作,同时也表明其以小切口办大副刊的深度思考。著名文艺评论家、辞赋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何开四曾对《宽窄巷》副刊内容创新之路点赞说:“这个名字好,不仅是城市地标,还有哲学内核。”他说,《宽窄巷》的独特之处,在于选择了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名字,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的地标,也是老成都的底片、新都市的客体,理解了“宽窄”,才能理解宽窄均有、松弛有度、闲能生慧的成都。
《宽窄巷》周末副刊每周8个版,周六、周日各4个版,主打文化和艺术,后又推出《四川书评》月刊(2016年更名为《当代书评》,半月刊),每期4个版,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和名家新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影响带动下,四川各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副刊热。四川日报有周五出版的《天府周末》副刊,成都商报有周六周日的《大周末》副刊,成都日报原周一出的《天下成都》副刊也分拆为每天出一个副刊版,成都晚报也恢复了副刊版面。
在资讯传播渠道如此发达的当下,报纸要靠新闻来突破极限已非常困难,媒体纷纷改专刊为副刊,既是看到了副刊有可能留住读者的阅读趋势变化,顺势而为,也是当下众多纸媒对副刊的再认识之举。
逆势而动:“天天文化副刊”的探索
2017年新年伊始,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本轮改版最为抢眼的是,在报纸版面大幅减少不可逆的背景下,《宽窄巷》逆势大幅扩版,从周末两天的8个版,扩为每天4个整版。对此,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说:“报纸,尤其是区域报纸,是记录区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媒体的文化价值和都市话语体系表达,使其能面向基层群众,不管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当下的反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一定要做文化副刊,记录城市的文化,这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在移动互联碎片化阅读时代,追求人文价值弥足珍贵。华西提出做报纸要有做艺术品的追求,就是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报纸,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思想和情感不可替代。”
无论当天的华西都市报是16个版还是8个版,《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都是每天4个版,这在全国同类纸媒中几乎唯一。可喜的是,通过半年多运作,它已成为读者和业界广泛认可的品牌版面。
从周一至周日,“天天文化副刊”每天都有不同的特色名称,装载着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周一主题为“语闻成都”,报道成都都市新兴的生活方式,聚焦特色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反映当下多元化社会文化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周二主题为“城市笔记”,记录大城小事,从不同角度展示城市生活,通过讲述与方言有关的习俗、趣闻等内容,原汁原味展示巴蜀市井文化。周三主题为“市民档案”,以近期热点新闻为切口,通过档案馆的档案、地方志的史料,结合采访,还原历史图像。周四主打考古发现,主题定位为“四川发现”,以最新的考古发掘新闻为蓝本,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追寻,重现精彩历史。周五主题是“剧透”,主打热剧解读及娱评,近距离接触文艺大咖。周六周日的《宽窄巷》则主打文史、人文、姓氏文化和文学艺术,每半个月有一期4个版的《当代书评》。另外,为丰富版面,每天还分别配有老照片、漫画、游记、影评、特稿、连载等图文版面。
每天4个版,每周就有28个版,作为一张对开大报,其文字的采写编发量巨大,但华西都市报投入的编辑人员却只有五六个,更多的是通过日积月累自建了一支由记者、文化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等组成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从而保证了稿源和质量。
读者反映,《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文章不仅好看还长知识,这是因为副刊坚持“讲好区域文化故事”的办刊定位和文本写作要求。编辑除了编稿做版,更多的是选题策划人和约稿人,根据不同节点、热点策划相应的重点内容。比如,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而推出的《那一年,我的高考》,这组报道将个人际遇和时代背景巧妙结合起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歪打正着提前“预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我的高考”,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宽窄巷》还通过策划重点系列报道,将当前的文化与历史相连。如“历史名人”系列报道挖掘四川的历史名人,连续两个月时间里,推出陈子昂、谯周、孟昶、杜孝严、张问陶、唐蒙、李德裕等20多个历史名人的专题。再如“身边的三国文化”系列报道、“蜀王密档”系列报道、“敦煌密码”系列报道等,从历史页码的一个小角掀开,或介绍历史遗迹,或讲述历史故事,或介绍有趣的知识,引人入胜。除了主题策划外,《宽窄巷》还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名牌版面,如以报道四川百家姓为唯一内容的《百家姓》,已连续开办几年,为读者讲述了30多个四川姓氏的来源和寻根问祖的故事,要做齐100个姓氏还得需要几年时间。
“天天副刊出版半年以来,不少选题都成了网上的热点,文章成了网红,为互联网时代报纸如何突围,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华西都市报社总编辑、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如是说。
趋势凸显: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
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成功开办与运行,在不断收获读者好评、扩大知名度和积淀品牌的同时,也让报社看到了区域性传统媒体在内容转型升级方面的突围方向。在今年6月30日召开的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研讨会上,李鹏进一步提出:在当下,报纸副刊和新闻版面应该平分秋色。
他认为,报纸不管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当下的反映,都是在围绕“创造有价值的阅读”生产内容。而今天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经多元化,报纸已不再是“一枝独秀”的信息发布者,版面上再登载各类读者已经看过的新闻,毫无意义。因此,除了记录历史的重大新闻必须要有,其他就是想尽办法为读者呈现独家、原创的有价值的阅读产品。无疑,文化副刊是最好的载体。基于此,华西都市报把大量的本土社会、经济、时政、文体、教育等新闻信息“赶”到封面新闻移动端,报纸端则以“做艺术品”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纸,最大限度保证读者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李鹏说,“打造精品的纸”不是办局限于少数人的精英报纸,而是致力于解决大众面对的“信息过载”问题,更强调引导读者去探索资讯背后的意义,更强调彰显记录历史的价值,更强调专业主义的追求。
华西都市报“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的办报探索,在业界引发连锁反应。南方都市报提出“重建话语体系”,强调“内容为王”。独家、深度、原创、个性和观点,是都市报打造内容产品的基本思路。而占据都市报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二版面的副刊,无疑都在原创、深度、个性、独家、观点这五个方面大做文章。在重庆,《重庆晚报》也对副刊原有版面做了大规模调整,在淡化副刊文艺性的同时,融入“老重庆”“文学”“作文”“夜雨”“话题”“读书”等板块。《重庆晚报》副刊的定位,避免走文艺性副刊老路,着重强调副刊的新闻性、生活性、互动性、地方性,与副刊受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紧密相连。
在人们已习惯移动阅读的今天,报纸如果抛弃价值阅读的追求,无疑是自掘坟墓。而要创造价值阅读,一是要强化文本表达,回归副刊本义;二是要强化人文关怀,让阅读变成“悦读”。华西都市报等媒体不断强化副刊的实践表明,越是小众的就越是大众的。比如,现在微信朋友圈里诗歌很热闹,写诗读诗诵诗的公号和微群多如牛毛,但对诗人来说,在纸质刊物上发表,仍然是首选。针对这种纯文学的小众群体,《宽窄巷》副刊专门开办“浣花溪”文学版,连续推出“三八节·四川女诗人诗歌大展”“端午节·川渝民间诗歌群体大展”“中秋节·四川实力诗人大展”和庆七一“源泉之歌”全国诗歌大赛活动等,不仅在诗歌界产生巨大影响,还吸引了全国各阶层读者积极参与,企业冠名赞助,实现了两个效益双丰收。这种小切口,带来的不仅是大关注,还有大参与和大效益。因为,只要有读者参与,就会有关注,有关注就会有市场。
转型新路:纸与端齐飞的报纸副刊
通过“天天文化副刊”将华西都市报打造成精品的纸,并不是终极目标,区别移动互联网又积极融入移动互联网,是《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又一创新举措——通过封面新闻客户端的《人文》和《千面》频道重新包装《宽窄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播《宽窄巷》的文章。在这个以分享至上的“朋友圈”时代,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的每一次转发分享,都是在扩大《宽窄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到封面新闻《人文》《千面》,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搬家或“一次采集N次分布”。“在创办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和封面新闻《人文》《千面》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用全球的视野在本土上有所作为?视野需要有全球性、前瞻性和时代性,但落脚点却要在本土。对于四川来说,巴蜀文化是落脚点,是立足点,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李鹏对文化副刊的定位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也许有人会问,都在看手机了,报纸怎么办,新媒体不是抢了报纸的饭碗吗?事实上,正是因为封面新闻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让华西都市报有了与其他传统报纸不同的亮丽色彩。一方面,当你翻开华西都市报,也就打开了封面新闻的一个入口。华西都市报上的每一个二维码都指向连接云端的“封面”,更快更多更有趣的资讯扑面而来。另一方面,华西都市报的稿件有许多来源于封面新闻,在此基础上进行后期加工整理,拓宽了报纸的视野、深度,使得华西都市报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传统的报纸,插上云端的翅膀,将飞得更快更远更高。打造精品的纸,建设精彩的端,华西都市报正在引领都市报发展新潮流,在“打开未来的封面”之路上疾步前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双品牌”的强力聚合,正在彰显出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双引擎”的驱动,正迸发出澎湃的动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范本。
从互联网时代办“大众化高级报纸”,到全民手机移动阅读时代“做报纸就是做艺术品”,用“工匠精神”办好报纸,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纸与端齐飞,既让业界看到转型方向,坚定转型信心,又让普通人看到都市报人永不停止的创新精神。因为,唯有永不停止的创新,才能带领传统报业转型升级,摆脱困境。
(作者:赵晓梦,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四川省报业协会副理事长)
(原文刊载于2017年8月上)
(收录于中国报业2024增刊-优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