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博华:记录时代风云的国家叙事

来源:中国报业网    作者:米博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25    

  王一彪同志嘱我为《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作序,我深感荣幸亦复惶恐。书稿在手,沉甸甸的。因为书稿汇集的报道政治性、思想性和专业性很强,分量很重,远非我这支弱笔所能缕述。试作赏析,权当学习。

  书稿之重,其重有三:一、党中央机关报所讲的故事,多是重大题材、重要事件和重点报道,是记录时代风云的国家叙事。如果说“报纸是历史的底稿”,那么《人民日报》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应该是国家发展进程的历史档案。二、故事的讲述,时空交错,大开大合;巨细交织,波澜壮阔;有星辰大海的胸襟,又有诗和远方的情愫,属于新闻采访学“现象级”教学案例。三、我曾经是这个采访队伍中的一员,在工作岗位时,多次亲历从创意采访到撰写编辑的全过程,深知同事们为此付出的心血。这种被称为“拉练”式的写作,未必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但经历之后才真切体会到,党报记者所特有的家国情怀,特有的政治敏锐,以及驾驭大制作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这是记者生涯难得的精神财富。

  《人民日报》有两大重器。一个是以“任仲平”署名的大型政论,结构宏大、局阵宽展、思考深刻、情感充沛;另一个是以“特稿”形式刊出的大型主题报道,聚焦一个领域、一条战线,或者对相关省区市全方位扫描,成就经验工作,历史现实未来,考察因素很多,一个都不能少。

  在中外新闻史上,有许多人们熟知的大型通讯报道,如: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这些著作,多是以新闻报道形式呈现,具有鲜明的新闻政论风格,但无一例外,都具有非凡的历史分量和现实意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新成就、新人物、新面貌催生了一种中国气派的报道形式,这就是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的通讯报道。如: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推出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大庆精神大庆人》《大寨之路》以及《解放军报》刊出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这些长篇报道与激情燃烧的岁月共情,其传播之广,几乎万人空巷,对新生的共和国和站起来的中国人产生至深且巨的影响,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品质,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红底色。“大庆精神”“雷锋事迹”“焦裕禄榜样”跨越几个时代,光华闪耀,内涵充盈,历久弥新,代代传承,至今仍是人们共同体认的温暖回忆和奋进动力。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四十多年来,从开启改革开放的垂天大幕,直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风雨兼程一路向前,时代主题经历了深刻转换。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跨越式发展已经走了有多远,恐怕连我们自己都难以想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以更丰富的思想、更宽大的体量和多向度视角,体现新时代的社会变革、发展理念和精神风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陆续推出一种新式样的大型通讯报道,这就是我们统称的“特稿”。特稿,因应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创新尝试。无论主题选择、采访方式还是叙事结构、文字表达,多与以往新闻报道有很大不同。《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所呈现的一些新的元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尝试和变化。

  这或许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其一,主题选择,紧扣当下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阐释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如,书稿中所选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脱贫攻坚题材,叙事背景是气势磅礴的脱贫攻坚战,即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记者们走访福建省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记述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一家前后发生的变化……透过一个个脱贫的故事,人们可以真切了解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多么艰辛繁巨。脱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绝少有国家在没有任何商业回报的预期下,真金白银地投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诠释了什么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脱贫又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带领亿万人民年复一年地投入这项事业,其卓越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世所罕见。脱贫还是一个极其细致的工作,必须一户一策、一村一策、一地一策。精准扶贫政策和策略,使共同富裕理念实锤落地,使“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完美收官。这样的故事,生动感人,令人信服。

  其二,采访方式,发挥团组优势,有效提升采访水平和报道质量。以往我们理解的采访,通常是一个记者或几个记者行走四方,走一地、写一人、讲一事。“讲故事”采访机制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报社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由多人组成采访小分队。同时,“讲故事”体现了“走基层”和“三贴近”的作风转变。正如“新春走基层”开栏的话所说,“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演绎在哪里”。记者“与读者一起走边疆、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进哨卡……把新闻写在每一寸城乡的土地,写进每一位群众的心坎”。从报道中我们看到,记者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工坊,不是用剪刀糨糊、生花妙笔,裁剪生活、编排故事,而是用心力记录基层的真情实况,反映老百姓所愿所盼。报社领导以记者身份参与采访、写作、编辑全过程,改变了“领导作指示,记者跑断腿”这种脱离实际的工作模式。同时,总社与分社记者多人参与,可以更多地占有材料,“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一览无余。经验证明,新闻媒体单位领导,无论何种职级,其身份首先是新闻记者,能写稿、勤动笔,须臾都不应离开采写编评业务。这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特殊的职业要求。

  其三,叙事结构,应该遵从新闻报道规律,尊重读者阅读体验,善于把成就、经验、工作等要素有机统一起来。党中央机关报所讲的故事,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或单纯的突发事件,不应追求故事猎奇和廉价流量,而应当注重思想引领和工作指导。同时,又不能把思想性和工作性理解为刊发在报纸上的另一类工作汇报。《新时代大庆这样回答“铁人三问”》《唐山四十年》在采写上的一大特点,是把思想观点、成就经验、当下工作融为一体,化为具体可感的故事。为什么大庆油田能够保持多年原油稳产,报道从讲故事中透出几条“真经”:科技支撑、人才立业、改革驱动。在唐山大地震一片废墟上,干部群众向死而生,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非凡的聪明才智,在短短四十年中,搭上改革开放快车,通过重建家园实现经济转型,把唐山建设成了一个崭新的环渤海地区新兴工业基地,纳入首都发展的经济圈。以成就报道为背景,以经验梳理为脉络,以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审视地方和行业改革发展的来龙去脉,为人们提供了不同地区和行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实践表明,报道的新闻依据,必须回答当下改革发展的“时代之问”。而这样的报道,又必须是“有思想的故事”和“有故事的思想”。在“魂体”交融中起始转进,故事讲得张弛有度,有趣、有味、有料。

  其四,见事见人,特别是要展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普通劳动者无私奉献的品质。正像“雷锋精神”诠释“为人民服务”,“焦裕禄榜样”昭示“公仆情怀”,“铁人王进喜”激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无论现代化建设走得多远,坚守共产党人初心,弘扬中华民族美德,都具有永恒的价值。《莽莽成昆出大山》《解码“模范自治区”》等报道,以相当多的篇幅深情讴歌了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建设者。在防洪看守点一干就是27年的章显容;接过父辈钢钎、把青春奉献给铁路建设的70后汪跃华;将门之后、始终工作在牧区第一线的廷·巴特尔……他们或与寂寞青山为伴为友,或以莽莽草原的牛羊养殖为志为业,似乎从没有人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但共和国的光荣簿上应该有他们的册页,党报记载中应该有他们的身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倡导“国家至上”的大情怀,巩固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丰富适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亿万人民为建设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奋斗,这应该是党报的政治导向、党报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所有新闻记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追求所在。

  (作者米博华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