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共绘“万物共生 和美江源”丨第三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在青海玉树璀璨启幕

来源:中国报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29    

  七月的玉树,繁花似锦,生机盎然。7月24日晚,青海省玉树市格萨尔王广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与载歌载舞的欢乐氛围中,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璀璨启幕。

嘉宾共同为大展启幕
 

开幕式现场
 
  本届大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响应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援青部署的具体行动,同时承载着青海省“以文艺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的使命。大展以“万物共生和美江源”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主题展览、开幕式、摄影训练营、名家讲座、影友擂台赛及采风创作等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影像的力量,深化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生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充分呈现玉树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与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宝库,助力打造玉树“野生动物王国”生态摄影旅游品牌,推动玉树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持续提升玉树的影响力、吸引力与知名度、美誉度。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于德海,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惠东,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协主席徐渊明,北京摄协主席李继辉,山东省摄协主席范长国,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自然影像中国联合创始人谢建国,以及青海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晏书臣,青海省文旅厅副厅长耿斌,中共玉树州委书记蔡成勇,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龙措,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洪源,州政协主席肖顺琛,青海省摄协主席达洛等嘉宾,与全国各省(区、市)摄影家协会代表、参展摄影师、摄影人及新闻媒体代表出席活动。开幕式由中共玉树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良桃主持。
 
  于德海在致辞中指出,大展的成功举办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行动,也是文艺援青的重要举措。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守护玉树的生态就是守护江河上游的生态屏障。期待广大摄影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持续用镜头讲好中国生态故事,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晏书臣在致辞中表示,大展以影像为媒介,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构筑起认知与情感的高地。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强烈共鸣,让“大美青海江源玉树”的美誉广为传颂。玉树作为“野生动物王国”与“摄影天堂”,已成为无数摄影人向往的圣地。
 
  龙措在致辞中指出,连续三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引发“生态热”、带动“文旅潮”,更向世界展现了玉树守护“中华水塔”的坚守与担当.镜头是无界的语言,能穿透山海;影像蕴含澎湃力量,可唤醒共鸣。希望广大摄影家以穿越山海的热爱,记录玉树的自然风光与万千生灵;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追寻这片土地赋予的诗与远方。
 
  开幕式上,《三江源·玉树生态人文摄影线路指南》和《三江源调查》书刊正式发布。两部图文书籍系统梳理了玉树的生态与人文摄影资源,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引,并向世界讲述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同期发行的“大美青海江源玉树”明星物种与精品景区明信片,精选玉树代表性野生动物与自然景观,将成为传播玉树魅力的“形象使者”。
 
  主办方代表向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大美青海江源玉树”全国摄影展入展作者代表,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年度摄影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荣获大展“年度摄影师”称号的更尕索南是玉树本土摄影师。十五年来,他踏遍家乡的山川峡谷、草原湿地,用敏锐的目光捕捉野生动物的灵动瞬间,以细腻的镜头记录生命与自然共生的美好画卷。“我希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玉树的美,感受到这里野生动物的丰富多样。”获此殊荣,更尕索南难掩喜悦,坦言这不仅是对“热爱和坚持”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怀着对家乡的赤诚,深入更广阔的自然,用更丰富的视角、更生动的影像,记录雪域高原万物友情的一面,让玉树的生态之美被更多人看见。守护这片土地,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
 
  十大展览

嘉宾观看展览
 
  本届大展共展出摄影作品2200余幅,延续往届特色,在格萨尔王广场以户外灯箱铺展光影长卷。夜幕降临,灯箱次第点亮,如璀璨星河在广场交织,营造出震撼的观展体验,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流连、打卡拍照。这些作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自然生态与鲜活生灵永恒定格——既是展现我国丰富野生动物资源和多样生态环境的窗口,谱写着三江源的生态欢歌;更是一座桥梁,传递着摄影师们对自然的深沉敬畏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坚定责任,唤醒人们对生态家园的热爱。

展览现场
 
  主题展《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35000余件投稿中分为“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和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水下物种”“玉树野生动物”六个单元,精选120件入展作品。藏羚羊奔跑的矫健、雪豹凝视的深邃、候鸟迁徙的壮阔……每一幅都是摄影人精心之作,构成视觉的盛宴、生命的礼赞,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展览现场
 
  年仅10岁的成都小学生周潇雨是本届大展最年轻的入展作者,他的组照《可可西里沙蜥》定格了高原生命的独特姿态。该组作品拍摄于2024年暑假,他跟随担任可可西里志愿者的爷爷前往位于三江源的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可可西里东部区域)观测野生动物。自幼喜爱昆虫与动物、立志成为动物学家的他,在爷爷言传身教下利用假期走进野外创作。首次入选大展的他兴奋不已,这份荣誉既是对其摄影成果的认可,更是对他探索自然、热爱生命的鼓励。

展览现场
 
  “大美青海江源玉树”全国摄影展分为“人文·共舞江源”“风光·山河交响”“生灵·生命净土”三个篇章,以影像触摸这片土地的脉搏,聆听江河源头的呼吸,每一帧光影都是对玉树大美的礼赞,对坚韧生命与和谐共生的永恒见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由谢建国策划的“和美家园万物共生”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以森林、湿地、海洋、荒漠、城市等生态系统为策展框架和叙事脉络,呈现了栖息其中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水生类及昆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精彩瞬间。展览辅以带二维码的图注,讲述摄影师拍摄感悟,并介绍物种科普知识及法律常识。
 
  本届大展特邀北京摄影家协会、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作为主宾省(市)参展。北京摄协带来《“京玉情深”北京生态建设成果展》,展示首都生态文明成果,传播生态理念,生动诠释了新发展理念下北京对口援助玉树15年的深厚情谊;山东省摄协呈现《山东省生态摄影精品展》,汇聚省内优秀摄影创作者对自然的独特观察与深切情怀,跨越艺术与生态的界限,深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这是继2024年《“源头与入海口的对话”青海生态文明摄影展》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巡展后,青海、山东文艺界贯彻落实“对口援青和东西部协作省市文联联席会”工作精神的又一次牵手互动。
 
  此外,《高原的凝视:野牦牛影像中的生命史诗》主题展、玉树摄影家专题展、《三江源调查》生态影像展、历届精品回顾展、报名展等众多展览,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影像,展现了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姿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景象,呈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

训练营现场
 
  为配合本届大展的成功举办,大展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大美青海江源玉树”摄影训练营暨vivo手机影像专场体验活动。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馨曌、颜劲松应邀授课,分别以《摄影与非遗——民族人文摄影》《藏地影像创作漫谈》为题,结合自身创作,解析拍摄思路与手法,为学员提供灵感与实践方向。同期举办的摄影擂台赛,征集反映青海省玉树州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民幸福生活、城乡发展成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本届大展与赛马会盛况的摄影作品。主办方将评选优秀作品在《中国摄影报》专版刊登,为摄影人搭建交流平台。
 
  深受摄影人喜爱的采风创作活动有序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分批深入玉树州各地,聚焦三江源纪念碑、通天河古村落、尕尔大峡谷、昂赛大峡谷、勒巴沟、隆宝湿地、嘉塘湿地、长江第一湾、嘎丁乾坤湾、澜沧江等地进行专题拍摄。其创作成果将在业内媒体展播并持续追踪报道。与此同时,盛况空前的第43届玉树赛马会、第四届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以及中国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潇洒的康巴人”巡演等多元民俗活动接连上演,让摄影家们得以尽情捕捉玉树丰富的人文之美与和谐之美。

活动现场
 
  玉树地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自古以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享有“唐蕃古道·进藏咽喉”之誉。境内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河流纵横、草原广袤。世界第三长河、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长江,世界第五长河、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世界第七大河、享有“东南亚文明摇篮”之称的湄公河源头——澜沧江,这三大河流发源于玉树并横贯全境。我国面积较大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首批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主要区域均在玉树境内。可可西里是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地,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的重要湿地。全域为藏羚羊、雪豹、金钱豹、野牦牛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有野生动物种类85种,种子植物65科348属1440余种,是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玉树境内山水文化、动植物文化、游牧文化、民俗文化、格萨尔文化、歌舞文化自成一体,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近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始终聚焦保护“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三江源头生态名片”已成为玉树州全体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
 
  2023年,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在玉树播撒下生态影像的种子;2024年,第二届大展在此深深扎根,枝繁叶茂。如今,2025年第三届大展于“江河之源生灵之家”玉树璀璨启幕,成为展现江源生态画卷、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平台。


 

  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已铸就主题鲜明、内涵深厚的高规格文化品牌。它以镜头定格野性生命的万千气象,生动呈现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有力提升了生态文明高地的文化价值与时代高度。大展巡展足迹遍及北京、广东、山东、四川等地,所到之处,反响热烈,广受赞誉。
 
  本届大展由中国摄影报社、自然影像中国、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玉树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玉树藏族自治州摄影家协会、青海野生动物摄影协会承办,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协办。“生态华夏律师同行”北京市华夏律师生态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提供法律支持。
 
  文字:吴平、张双双
 
  图片:吴平、邹小庆、任宗仁、陆启辉、秦大云、陈跃生、邓旭锋、李松哲、史伟、王冀栋、王建青、吾金旦增、杨景洪、宋林继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上一篇:征集丨第三届集美·中国新风景摄影展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