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中国报业传媒文旅融合与媒体传播大会于此启幕,全国百余家媒体近200人齐聚十堰,共商“传媒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计,以党媒之声助推十堰文旅升级。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深入丹江口、张湾、茅箭、郧阳等地调研采访,见证山水人文与发展活力交融并进的生动实践。笔者有幸同行,既认真聆听全国报业主流媒体赋能文旅融合的主题演讲,更实地感悟这座城市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活力。
伫立十堰,置身于“仙山、碧水、汽车城”的壮阔图景,我们深切感受到的何止是山河壮丽、人文璀璨?更有一股贯通历史、照彻时代的精神伟力。武当金殿擎天而立,丹江碧波奔涌北去,东风重卡驰骋四海——这一切,皆是中国人民磅礴创造力的时代见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书写辉煌、开创奇迹的深刻烙印!
遥望武当,惊叹天工巧筑。六百年前,三十万工匠绝壁挥汗,以血肉之躯托起“南故宫”的旷世传奇。时至今日,太和宫金顶屹立云巅,紫霄殿廊柱栉风沐雨,每一块青石都镌刻着古代劳动者的智慧与坚韧。这绝非仅是帝王功业的象征,更是万千工匠以生命熔铸的不朽丰碑。它昭示我们:历史终将铭记奋斗者,人民永远是文明的真正奠基人。
走进东风二汽,聆听创业回响。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指引下,伟人毛泽东以惊天伟魄擘画三线宏图。五万建设者从五湖四海汇聚深山,专家们焚膏继晷破解技术难关,工人们肩挑手扛构筑汽车新城。“中国卡车之都”的崛起,既是党中央运筹帷幄的战略胜利,更是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心系家国、赤诚奉献的精神凯歌。那盏不灭的“马灯”,至今仍照耀着新时代工匠的奋进征程。
驻足丹江口,极目千里清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龙头”,这里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担当。从1958年十万群众大会战筑坝拦江,到新时代移民舍家为国、库区生态守护者青丝白发,一泓清水北上千里,承载的是无数建设者听党指挥、接续奋斗的壮丽史诗。
时代的强音激荡在汉江之畔,十堰的“三张名片”,不仅是一城之特色、一省之骄傲,更是新时代中国的生动缩影。武当仙观巍峨六百载风雨不移,丹江碧水浩荡北送润育山河,东风重卡驰骋全球开拓新程,彰显中国制造在党的指引下走向世界的自信。
今日之中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赴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共同托举的伟大事业,必将如武当金顶朝阳喷薄,光耀东方泽被华夏;如丹江碧波奔涌不息,润泽万里福荫苍生;如东风车轮驰骋寰宇,开拓新程再铸辉煌!
(江陵县融媒体中心 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