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外重点区域专项赛(德国赛区)圆满收官

来源:消费日报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15    
  4月8日,由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外重点区域专项赛(德国赛区)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正式启幕。
 
  本次赛事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旨在搭建中德高层次人才交流桥梁,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吸引了30支由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顶极院校人才组建的参赛团队,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实践经验。

  政企学界共话合作新机遇
 
  德国亚琛市前市长、汤若望中德友好合作协会会长乌多·马特斯(UdoMattes)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一周年,此次‘蓉漂杯’大赛不仅是德国创新实力的国际认可,更为两国人才提供了技术转化与资源对接的全球化舞台。”他特别提到,亚琛作为德国科技与教育重镇,与成都、宁波等中国城市长期保持友好合作,期待通过赛事进一步推动跨国技术突破与商业合作。

德国亚琛市前市长、汤若望中德友好合作协会会长乌多·马特斯(UdoMattes)
 
  赛事评委、InnerKen天使投资人兼董事刘子未,更是结合自身的职业轨迹,与选手们分享了“资本如何赋能创新”的深度思考:“真正的创新,需要技术的前瞻性,更需要商业的可行性。”
 
  成都机遇点燃参赛热情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成都优质的营商环境与产业配套是其团队参赛的核心动力。“NotarisAI文档智能认证与真实签署平台”项目代表田行健认为,作为政府牵头的创业大赛,“蓉漂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官方赛事背书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双重保障,如果能从这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不仅能得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更能为公司发展赢得更多机遇。”
 
  作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及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联合硕士、路演选手晏欣生动地形容自己在“蓉漂杯”里只是一棵小树,但通过与各路精英的交流与碰撞,她看到自己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她表示,“与硬核科技的同台竞技,远超单纯比赛的意义”。
 
  创新机制引才聚智
 
  赛事采用“6分钟路演+2分钟答辩”模式,由5位中德专家组成评审团,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评分。参赛团队需从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风险管控等多维度展示项目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专门开通线上路演渠道,吸引欧洲15个优质项目云端竞技,彰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理念。相关人士表示:这种创新机制不仅考验了参赛团队的快速应变与表达能力,也为远程合作与交流开辟了新路径。经过激烈角逐,6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后续将获得政策扶持、融资对接等全方位支持。
 
  全链服务护航项目落地
 
  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外重点区域专项赛(德国赛区)自项目征集开始,共计历时2个月,其中以本场比赛为代表的海外重点区域专项赛旨在通过遴选海外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聚焦海内外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着力搭建“共享国际人才”平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交互增值,为各类海外人才汇聚成都拓展新通道。
 
  大赛还邀请了风投、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整合政府引导基金资源,为项目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并开展参赛指导、项目孵化、市场对接等赛事服务。通过全过程转化体系和丰厚的奖励支持,助力更多人才(团队)落地发展。
 
  据主办方介绍,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依托“蓉漂”海外工作站、海外学联、国别合作园区和国际友城等载体和平台,选择人才密集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赴海外开展欧洲专项赛、日韩专项赛,提升海外人才参赛便利度,发挥外智作用打好外资、外经、外贸、外宣、外事“五外联动”组合拳,助推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携带优质项目来成都参赛,促进更多拥有国际一流创新产品、技术成果和创业项目的海外人才来成都发展。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