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京举办

来源:京报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03    
  2025年3月30日,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畅春厅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同主办,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承办。

 
  本次大会以“开放合作促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和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发展,探索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轨迹与未来展望,推进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大会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家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共计600余名代表亲临现场参会。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到牛津大学校领导委员会成员戴维·约翰逊(David Johnson)、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郑志强(Tee Chee Keong)、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路径与未来展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为大会致辞,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岳德钰介绍了北京支持独角兽企业的做法和成效,建设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纪志宏深入阐述了科技金融赋能独角兽企业成长与北京科创高地建设的创新解法与实践路径。
 
  大会现场,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宣鸿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长城战略咨询、IT桔子、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409家,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占全球近30%,数量仅次于美国;其中,估值超100亿美元的18家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了43.6%的估值,北京以115家数量和5949亿美元估值位居全国第一。
 
  牛津大学、国际大学创新联盟联合发布《欧洲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展示牛津大学在欧洲独角兽企业研究领域的成果。
 
  为更好服务独角兽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法国展望创新基金会、法国商业联合会、国际大学创新联盟、中法独角兽中心、法国索菲亚创新中心共同启动“独角兽企业全球网络链接行动”,携手构建专业服务矩阵,助力全球范围内独角兽企业加强协同、互利共赢,大会还进行了独角兽企业算力服务平台签约。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发表主题为《营造独角兽蓬勃涌现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机制》的演讲,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发表演讲《耐心资本的“北京模式” 投资实践》,洞察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潜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郑志强(Tee Chee Keong)发表以《构建可持续的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的演讲,致力于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仇雨菁围绕《智能化平权 国产芯片如何突围》探讨国产芯片的突围之路。
 
  高峰对话环节由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务税务主管合伙人张豪主持,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旭东、法国展望创新基金会&法国汽车联合会秘书长艾曼纽尔·佩雷斯(Emmanuelle Peres)、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甘沙、德国AICORN公司CEO 提洛·里希特(Thilo Richter)、法国ThevFab公司董事穆瑞尔·布勒奥(Muriel Blehaut)、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夏立雪,围绕“全球化2.0:独角兽的‘进攻’与‘防守’”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未来与先机。
 
  大会最后,为50多家优秀的中国独角兽企业代表颁发“中国独角兽企业”荣誉奖牌。这些获授牌的独角兽企业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中国创新企业的蓬勃活力和卓越成就。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显著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独角兽企业的关注度与投资热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浪潮。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