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江大英县城段 摄影 张昌明
仲冬时节,温暖的阳光普照在一碧如绸的郪江河面上,河水波光粼粼、水光跃眼,绿树成荫的两岸水草迎风飞舞,不时有候鸟掠过,休闲的游客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笑语声、风声、水声、鸟声相互交织,回荡着、激场着自然生态和谐的旋律。
“过去的郪江河道沿线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现在的郪江变化太大了,河水清澈,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家住在大英县老城区退休干部李志强为之感叹。
郪江的美丽嬗变是大英县全面推行河长制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英县按照中央、省、市河(湖)长制工作总体部署,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建立河湖名录、河长、制度、工作推进、技术支撑“五大体系”,实现河长制工作方案、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四个到位”;紧紧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执法监管等河长制工作“六大任务”,深入开展饮用水源治理保护、畜禽养殖污染、塘库堰肥水养殖污染、城镇污水、工业企业污水、河道采砂及侵占河道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县域内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涪江干流大英段水质常年达标,2018、2019年郪江郪口断面平均水质达Ⅲ类标准,较2016年提升了两个类别;寸塘口、黄腊溪、瑰溪、陈古溪、马力河、古柏溪等郪江支流水质也达标Ⅲ类。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先后2次代表省市接受水利部、生态环境部考核评估,在历年的河长制市级考核综合得分排名全市前列。
党政同责高位推动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基。大英县地处沱涪两江分水岭,境内无大江大河,但小溪河众多,大多源于分水岭南北,河床迂回,源短流小,切割不深,属季节性溪流。
大英县共有大小河流62条,其中:省级河流1条(涪江),市级河流1条(郪江),县级河流13条(含3条纳入县级河流管理的镇级河流),镇乡级河流47条。已建成水库18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6座、小(2)型水库9座;在建水库1座(祥凤寨水库)。已建成的设计输水流量达1立方米每秒的渠道15条。
郪江大英县城段摄影张昌明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大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率先垂范,主动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部署决策,狠抓全县河库流域污染治理,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有方、守河有效。
大英县设立了县级双总河长,由县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总河长,县委副书记担任副总河长,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为本辖区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并按照分级分段原则,对全县所有河流、水库落实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其中,县级河长13名,乡(镇)级河长16名,村级河长179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制工作网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河长会议共12次,对河长制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各级河长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扎实开展巡河问河,及时研究解决河流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已累计巡河5.57万余次(其中县级河长590次,镇级2881次),基本形成“县级河长统筹引领、镇级河长落实推进、村级河长常态监管”的河长管河治河常态化。各县级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发力,认真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砂石改革及后续规范等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县河长办按照“三个不代替”原则(不代替部门行政执法、不代替部门“三定”职能、不代替河湖保护地方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考核等工作。
强化治理狠抓落实
“清河行动”是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让绿水长流,大英县开展了全县河流“清四乱”专项行动,对每条河流编制了问题排查台账,形成了“一河一单”,为开展“清河行动”提供了科学严谨的依据。
近日,在郪江河沿岸我们看到,数名身穿红马甲的作业工人冒着严寒,手握捞网和钉锄对沿河附近的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打捞。河面上,一艘小船载着一名作业工人,对离岸较远的垃圾漂浮带进行清理。县水利局的负责郪江保洁的负责人彭红军说:“位于县城辖区内的郪江约12公里左右,我们巡河共7人,从事打捞的作业人员共有8人。我们每天就要对河流打捞一次,遇到下雨天,我们打捞更勤,对发现有垃圾、白色漂浮物、水葫芦等都会及时清理到位。”
据了解,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大英县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对河道水葫芦、大薸等水面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打捞,同时以镇为单位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撤除涪江、郪江、寸塘口水库等河流水库沿岸禁养区养殖场户58家,升级改造规模化养殖企业153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以上。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和化肥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改造农村户用厕所约6.7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约89%,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强化了工业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工业污水管网9.3公里,实现工业污水高标准集中处理,工业污水日处理量达9000立方米。推动全市污水PPP项目(大英部分)建设和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新建改造城镇老旧管网约40公里,完成回马、隆盛等4个场镇污水处理厂(站)提标升级,整改各类入河排污口56个,县城、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4%、75%以上。同时,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7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约62%。强化了水生态修复。实施涪江流域郪江河道整治、象山镇郪江防洪治理、濛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琼江流域(天保段)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祥凤寨水库库区防护等7个重点水环境提升项目,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3公里,新建堤防及护岸9公里,建成郪江湿地公园1500余亩,新建水源涵养林270余亩。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四乱”问题点位55个,拆除涉水违章建房31处4800余平方米,立案查处9件。深入推进长江流域渔民退捕转产和禁捕工作,完成退捕渔船65艘、退捕渔民65人。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6平方公里。开展郪江干流小水电清理
治理后的水库库面 摄影 张昌明
整改工作,撤除冯家楼、四口湾两座小水电站,完成采和湖、鸡公滩两座小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整改。全面完成砂石经营体制改革,关闭整治“散乱污”砂石企业27家,拆除砂石加工生产线31条,输送带643条,成立国有公司统一负责砂石开采加工销售,实现河道砂石资源全部国有化经营,新建3个标准化砂石厂,有效减少噪音、扬尘等环保问题。
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大英县始终不遗余力,坚持把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全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突出全覆盖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监管执法等工作。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河长制工作推进除了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等措施以外,还需进一步增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爱护生态环境意识,营造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在寸塘口水库岸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攀爬”“严禁游泳”“河长制公示牌”等标示标牌随处可见。据了解,大英县在河流显著位置,分级分段,设立了河长公示牌,共制作安装河长公示牌244块,同时明确了河长名单、管护范围、管护目标以及河长职责等,公布了县、乡两级监督电话。
在工作推进中,大英县通过电视、微信、报刊、网站、公示牌等多种方式进行河长制宣传工作,强化宣传培训。以每年的世界水日、中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大力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结合进党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四进”活动,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此外,大英县组织全县镇、县级联络部门及水管单位进行了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乡镇、县级部门和水管单位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履职能力,并对全县信息平台具体负责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在郪江河畔蓬莱镇天星村村民告诉我们:“自从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通过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巡查力度,参与保护河流的意识已经深入民心。在村庄附近的河段没有垃圾了,没有电鱼炸鱼等现象,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
强化创新多措并举
为创新河长制工作,大英县委托四川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勘察设计院专家担任“技术河长”,择优选聘36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民间河长”,形成“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民间河长”共管共治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在全市率先完成涪江、郪江、寸塘口、马力河等16条约280余公里的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正加快编制新一轮“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强化联防联动。与乐至、中江、三台、射洪等相邻的县(市)签订了《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合作协议》《郪江流域河长制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书》,合力推进流域污染治理,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0次;。同时强化河长制人员培训,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共计2次,培训人员500余人,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河(湖)长制工作总体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治理后乡村水面摄影张昌明
念,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有力有序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地落实,努力实现河湖“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大英县水利局负责人告诉我们。
(白波 胡犁亭 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