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典型人物时代特质的挖掘与塑造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李立进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8    
  【摘要】典型人物具有契合时代精神的特质。典型的感召力在于典型的先进性和群众性。传统的典型报道说教意味重,对人物刻意拔高,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对典型人物的挖掘塑造,应贴近基层,从群众生活中发现典型;要找准定位,挖掘人物身上蕴含的时代内涵;并借助融媒体平台,奏响人物报道的奏鸣曲。
  【关键词】典型人物 时代特质 挖掘塑造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质
  典型人物身上往往具备契合时代精神的某种特质。典型人物报道是对不同时期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映,从典型人物身上挖掘其蕴含的丰富时代内涵,可以引领积极的舆论导向。
  1.突出的时代属性
  富有时代特色、突出时代发展旋律的典型人物,才能成为引领时代、教育人民的典范和榜样。近年来松溪县广播电视台就推出一批这样的典型。全国劳模罗章顺是松溪县溪东乡古衕村支书。古衕村地处闽浙交界,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但在罗章顺的带领下,不但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村里还修建了够村民使用100年的全省第一座村级公墓。2013年,罗章顺拒绝一家企业送他5万元,要与其“合作”承接的一个小水电开发项目,并将该项目公开竞拍,最终一家企业以91.5万元夺标,村里收益增加10多倍。古衕村推行的“村民约法”管理模式在全县推广,2015年,古衕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罗章顺也被破格提拔为溪东乡党委统战委员。罗章顺是新时代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具有突出的时代属性,这一典型人物的连续报道在县域内产生了深广影响。
  2.鲜明的时代个性
  典型人物一般都在其所属职业和工作领域有突出作为和较大贡献,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如松溪台推出的《全国敬老之星巫小弟》,巫小弟年轻时,曾获评“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和“全国民兵积极分子”,因这两次国家级荣誉,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退休后的他继续发挥余热,热心奔走,于1997年组建西门村老年协会龙灯队;他带头捐资,筹集10多万元盖起村老年活动中心,让60多位老人得以安享晚年。同时,在他倡议下,村里老人与其子女签订养老、敬老、助老、爱幼的家庭协议书。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和托老所成为老年人的温馨之家,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巫小弟在85岁高龄又荣获“全国敬老之星”称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具有新时代鲜明的个性。
  3.深厚的群众基础
  “典型的感召力在于典型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没有先进性,不具有时代高度,就不能真正发挥典型的表率、示范和引领作用;不具有群众性,得不到群众认可和接受,就不可能引起人民群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宣传典型中的典型人物一定要贴近人民群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昌荣就是这样的典型。他是松溪县郑墩镇夙屯小学校长,38年从未离开过农村教师的岗位。夙屯小学有部分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午休时往返学校十分不便,自1997年9月新学期起,李昌荣就让这些学生在自己家吃午饭、午休,而且分文不收,后来成了惯例。有一年发大水,李昌荣逐个背着学生蹚过低洼地带,没有耽误过一节课。撤点并校后,学校规模变小,其他教师纷纷离开了学校,他却选择留了下来,他既当校长,又当老师,更是门卫护校员。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夙屯小学成了全省农村“两基”达标示范学校。一茬茬学生离开了学校,长大走上工作岗位,校长李昌荣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这样的典型人物,深深扎根于群众,深深感染着群众,也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典型引领和带动作用。
  把准典型的时代定位,展现典型的精神风貌,必须把典型人物置于时代大背景中审视、思考,使得典型的特征和品质与时代的特征和品质高度契合。也只有体现时代性,典型才能具备引领社会发展的品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典型人物的挖掘塑造
  “典型宣传不仅要真实可信,还要具体可学,不仅要注重思想的启迪,还要注重实践的引领。”长期以来,我们的典型报道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报道内容陈旧化,形式格式化,说教意味重;宣传表现手法单一,缺乏新意,内容呆板,套话连篇;对人物刻意拔高,人为“神化”,导致人物形象脱离现实,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减弱了其作为先进典型的社会示范作用。真正的典型,贵在能打动受众、发挥示范效应,贵在真实可信、可敬可学。
  1.贴近基层,从群众生活中发现典型
  松溪广播电视台始终鼓励和支持新闻记者多下基层,从群众当中挖掘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先进往往出自平凡,通过努力,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松溪台推出的《小村长的大抱负——记全国劳模罗章顺的事迹》,就是记者多次走访罗章顺工作的村子,通过精心构思、采编、制作,推出的较具深度和影响力的典型报道。记者在深入基层、不断走访过程中,采制到了罗章顺的同期声:“我们建设村级公墓,就是为了不跟活人争地。”虽然只有寥寥一两句话,却将其个性与事业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其在平凡中铸就的不平凡一面呈现在观众眼前。
  又如《松溪雷锋式人物——沈有松》的系列报道。当听说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村民沈有松40年如一日坚持义务修路通渠,用朴素的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这一新闻线索后,松溪台迅速派出记者深入沈有松所在的村实地走访,并制定了详尽的报道方案,从“乡村道路美容师”“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填坑修路”“年过八旬依然奉献”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沈有松的感人事迹。节目播出后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在当地引发普遍关注。
  2.定位明确,深挖人物典型时代特征
  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既要赋予人物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不能脱离人物现实中的身份定位,因而找准定位,准确挖掘人物身上特定的时代内涵十分重要。如对松溪县农村文化协管员黄传贤的报道,就是一个定位准确的典型。黄传贤虽说是一位农民,但他几十年来醉心于乡土文化,义务办夜校、组剧团、写战地报、写剧本、写方言快板。2002年,他将郑墩的“姐妹越剧团”“众艺越剧团”“春蕾越剧团”三个剧团合并成立了“松溪县文联郑墩民间戏曲协会”,协会经常组织剧团到龙岩、上杭及广东汕头、浙江丽水等地演出,不但弘扬了戏曲文化传统,还进一步激活了群众参与戏曲文化活动的热情。年近古稀的他老而弥坚,不惜劳神费力,将数十年创作的作品,集中编成《岁月留痕》。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时,记者重点抓住他作为乡土文化传播使者这一定位,表现他孜孜不倦,笔耕不辍,一生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忙碌着的“草根”形象,很接地气,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好评。
  又如松溪县溪东乡武装部部长邹桂花,她是全县唯一一名女专武干部。她先后4次参加省、市、县集训,每次都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17年度“全省新任职专武干部业务集训”考核中,还勇夺综合考核全省第一名。面对松溪征兵难、征地难、拆迁难“三难”问题以及“松溪人拐三个弯都是亲戚”的复杂人情关系,她始终牢记党纪国法,坚守底线、秉公办事,以自身过硬的作风形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与理解。今年4月,她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国防人物”。松溪台在塑造新时代“花木兰”邹桂花这一新闻人物时,重点聚焦她爱武钻武精武、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毅谱写新时代基层武装工作者的华美乐章的时代内涵,节目播出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借助融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典型人物
  随着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让县级媒体的宣传报道不再单一。松溪县广播电视台地处偏远山区,在借助融媒体多方位报道人物典型上也进行了有益尝试。如“孝心女婿陶朝东”,入赘后照顾岳父母几十年,从无怨言,如今岳父母已届九旬高龄,他用孝心孝行演绎了一曲感动乡邻的真情之歌。松溪台发现这个典型新闻人物后,首先借助微信平台进行推送,随后安排广播、电视、报纸等跟进报道,同时音视频部制作了微视频和人物访谈节目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携手上阵,立体式宣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
  结语
  在典型人物的塑造宣传上,我们要克服传统典型报道说教意味重,对人物刻意拔高等不足,把典型的先进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深入基层,从群众生活中发现典型;找准定位,把握人物身上蕴含的时代特质;借助融媒体平台,奏响人物报道协奏曲,塑造更多既有时代感又真实可亲的典型人物,让他们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
  (作者单位:松溪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谢晓玲.浅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8(19).
  [2]苏政,陈先平.让典型可敬可亲可学[J].军事记者,2018(12).
  责编/马文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8月(下)P56-57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