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革命推动媒体融合实现质变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李鹏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1    
  【摘要】媒体融合实践表明,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而是一场自我革命,是舆论主阵地、传播主平台的彻底融合与转变,需要各方面改革创新。封面新闻在融合转型的浪潮中,以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为目标,推动融合实现质变。
  【关键词】封面新闻 自我革命 智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作了重要指示,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媒体融合多年实践表明,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而是一场自我革命。这场自我革命是舆论主阵地、传播主平台的彻底融合与转变,需要各方面改革创新。在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深度融合进程中,我们彻底推动两者合而为一、融为一体,坚持以封面新闻为中心,把封面新闻作为发展的主平台,以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为目标,努力推动融合实现质变。


封面新闻宣传海报
 
  技术引领:进军AI+,打造智媒体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媒体跟着互联网的脚步,不断建立新的传播媒介平台,但存在只重视内容不重视技术的情况。事实证明,这样没有出路。必须尊重互联网发展规律,重视技术引领。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过程中,始终把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它不是从属的,而是引擎,占据引领的地位。
  AI+媒体之路是通向未来的大路。把未来趋势跟融合转型结合起来,才可能求得生存,才有新的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无疑是未来的基础设施和引领性技术。从2015年10月封面传媒公司成立那一刻,就把公司愿景确立为“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朝着建设“智媒体”的目标,一路坚持,一路奔跑。用技术引领智媒体发展,封面新闻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除了算法推荐,封面新闻自主研发了小封机器人,目前每月写稿量已经突破6000篇,并且在写诗歌方面较为成熟,现代诗与古体诗都相对娴熟。封面新闻还在虚拟主播、封巢系统、AI视频剪辑、MGC语音播报等方面进行创新,向AI+媒体之路阔步挺进。
  用AI重构新闻采编流程提升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封面新闻建设智媒体,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用AI重构采编全流程,核心产品是“封巢”系统,主要包括三条“武器”生产线:智慧内容平台、智能延展平台、智识管理平台。智慧内容平台,主要是从线索发现这个源头就开始运用AI,比如热点监控、全网采集、内容管理,为内容采写服务。智能延展平台,主要是生产智能技术产品,重点是让机器成为生产者,探索机器写作、人机交互、智能“三屏合一”等应用创新。智识管理平台,主要是解决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解决媒体当前的痛点。比如数据驱动下的传播效果智能化监测、版权追踪追溯、考核建模与自动化、安全管理等,完成媒体后台管理的变革,提升管理效益。
  智能编辑部是智媒体的重要支撑。2019年,封面新闻持续打造“智媒体”的重点,就是建设智能编辑部,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智能编辑部不同于传统的编辑部,由一系列智能产品重新为媒体赋能,从资讯传播的起点到终点,都赋予人工智能技术的基因,全面改写媒体定义。对于封面新闻而言,将持续优化升级七大类的21个产品,形成“智能+”的产品生态,打造一个强大的“封面大脑”,为建设一流的“智媒体”提供支撑。
  内容为王:坚持正能量,占领主阵地
  推动媒体融合迈向纵深,核心是要占领新的舆论场,快速挺进移动互联网这个舆论主阵地,在主阵地上传播正能量内容。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仍然坚持内容为王,不断生产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的内容。
  价值主导算法确保方向正确。人工智能背景下,以算法推荐为支撑的内容分发智能化正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方式。但如果单纯依赖算法,会带来“信息过载”和“信息过窄”问题,封面新闻从一开始就注重规避这种问题。在实现信息分发千人千面、因人而异的同时,封面新闻高度重视价值引领,以“智慧”补齐“智能”的短板,突出信息的价值匹配,加强人工编辑干预,把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纳入算法模型,纠正算法偏差,向用户推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资讯。
  原创+视频提升内容感染力。作为专业机构,媒体融合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把原创内容生产作为重中之重。5G即将到来,必须提前布局视频内容生产,抢夺未来视频时代的话语权。封面新闻在今年的封面新闻客户端5.0版本迭代中,已经实现了全面视频化。封面新闻充分发挥一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作用,把新闻视频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发力原创,打造精品内容。2018年“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封面新闻15路记者历时7个月,对话胡福明、陈锡添、龙永图等40位改革开放亲历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每篇报道拍摄对话视频,系列报道传播总量超过2亿次。
  聚合UGC、PGC丰富内容生态。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用户生产内容的时代。推进媒体融合,必须注重与用户内容的融合,在互动中增强用户黏性,丰富平台内容,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封面新闻从上线以来就推出了封面号,目前入驻机构和用户已经超过10万。今年,顺应社群发展趋势,封面新闻又上线了青蕉社区和青蕉拍客产品,分别致力于社群建设和UGC、PGC视频内容,让内容更加多元多样。


签约仪式现场
 
  团队转型:专业再造,建设“技术+”新团队
  媒体融合面临的最大困难,仍然是队伍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的问题,特别是在技术、运营等以前不熟悉的领域跟不上。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根本还是要推动团队全面转型,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始终坚持做强专业团队。作为机构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平台,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尤其重要。无论风吹浪打,要牢牢把握专业化这个基础,不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要始终强调内容的专业化,在与商业化互联网平台的比拼中,不能比数量,而要比质量,在内容的高度、深度、温度、宽度上下更大功夫。要不断迭代营销的专业化,除了创新影响力营销形式,还要在圈层社群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内容版权营销、文旅融合营销、智库舆情营销、技术输出营销、新技术内容营销等方面,按互联网的要求变得更加专业。要努力实现用户运营和拓展的专业化,通过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地提升用户规模和活跃度。
  下定决心自建技术团队。建设移动互联网平台也好,建设智媒体也好,核心是技术开发。这也是当前所有商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壮大的基础。所以,推动媒体融合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依赖外面的技术公司,必须要重视自主技术团队的建设,以此作为推动团队再造和全员转型的驱动力。封面新闻高度重视建设一支独立自主、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现有技术员工120多人,很多来自BAT和华为、微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技术总监、数据总监、产品总监等骨干技术人才通过猎头服务招募产生。
  重塑“技术+”新团队。除了招募技术开发队伍,传统采编、经营团队如何运用新技术,成为“技术+”新团队,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封面新闻从2019年以来正在构建“技术+”新团队,为建设智能编辑部和成为技术引领型的互联网科技传媒企业提供强大支撑。“技术+”团队是新型技术团队,也是应用型技术团队,就是用技术赋能生产,运用AI等新技术来为内容、运营、销售、管理、安全赋能。在这个团队中,总编辑就是首席技术内容官,总经理就是首席技术营销官,必须懂得运用新技术。作为封面新闻的一位员工,可以不知道程序代码怎么写,但一定要知道怎么用新技术来创新。为此,封面新闻建立了新的“技术+”机制,将基础支撑型团队中的人员,嫁接到内容、产品、运营等各个团队的关键部门中去,由他们来驱动这个系统的“技术+”转型。比如设立了技术营销官、技术内容官、技术运营官、技术产品官、技术安全官等,推动所有员工都关心、掌握、应用新技术,在融合转型中植入技术的灵魂、基因和思维。
  机制创新:整体转型一体发展,推动融合质变
  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媒体深度融合要解决的另一难题。要打造强大的移动主流舆论平台,就要优化组织架构、再造生产流程、完善考核制度等,使之顺应互联网发展规律,才能保持发展活力,克服前行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以新媒体为中心的运行机制。2018年华西都市报实现整体转型。首先是队伍的一体化,推动华西都市报团队整体迁入封面传媒公司,华西都市报社不再有人员编制,只保留平台,报纸的所有内容都由封面传媒公司负责生产。由此带来的也有分工的转型,我们从2017年起就不再设所谓的专职新媒体领导,而是所有班子成员都参与封面传媒管理,按照封面传媒各条口线,各司其职进行管理。在考核上,我们不再对报纸的稿件打分,而是以新媒体传播数据作为标准,只对封面新闻上的稿件计酬。除了采编,经营团队同时进行数字化营销转型。去年,封面新闻的广告经营再次翻倍增长,实现盈利。事实证明,这种整体转型的做法达到了“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的目的。
  以“三个优先”为标尺改造流程机制。在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中,我们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移动优先的策略,要求所有工作都必须坚持移动优先,以封面新闻为中心,把封面新闻当作融合发展的主阵地、主平台、主驱动,而报纸只是24小时86400秒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只是封面新闻传播矩阵的一部分,不再是主导。落实到内容生产中,强调“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所有报道必须先发封面新闻客户端,所有原创内容都要拍摄剪辑视频,并且在报道中强调故事化的导向。简而言之,用视频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上讲好新闻故事。
  回顾媒体融合转型历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一定要努力向前看,一定要全力深化改革,否则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听潮》中有句话:“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融合转型才刚刚弹奏了序曲,伟大的乐章还在后面。媒体发展的美妙之处就在这里,需要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向前,直至抵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8月(上)P22-24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