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技术视域 媒体融合 嬗变与回归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从媒体自我救赎升级为国家战略。在此后近5年的时间里,中央和有关媒体管理部门先后颁布了多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会议发表关于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涉及战略思想和行动纲领。尤其是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
媒体融合的演进逻辑——技术史视角的观察
所谓技术主义,是指在媒体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去主体性的技术功能和技术思想。“技术决定论通常是指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1]技术主义推崇信息技术、媒介技术、人工智能等对于媒介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或支配性功效,认为技术是一种具有宰制性力量的基础。
信息传输技术的迭代经历了从1G到4G时代的转变,目前正在向5G时代迈进。1G到4G年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5G时代,通信从人与人的连接转向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的生态连接。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驱动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媒体的持续嬗变,为媒体融合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成为主导性力量,通信技术的作用尤为凸显。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给社会治理和国家信息安全带来诸多困扰。这场由技术逻辑引发、受众逻辑影响、国家逻辑定音的媒体融合战略,成为媒体发展史极具标志性的传播范式革命。
5G技术为移动互联传播插上了翅膀。媒介日常生活化与生活日常媒介化,在改变信息传播秩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民持续增长,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2]从用户数量来看,移动互联已经成为用户媒介使用的主要选择。用户的主体意识被充分激活,新的身份被广泛征用。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媒介的成长规律,改变了媒介的发展轨迹,人们从阅读时代走进视觉时代、体验时代、超感时代、人机合一时代。
3G时代,媒介技术的迭代催生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成为媒体融合的逻辑起点
3G技术拓展了移动传媒的边界,图文类传播形态因为流量耗费少,发展较快;视频类传播形态因为流量耗费多,发展缓慢。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逐渐形成微媒体生态圈。同时各类自媒体、政务媒体、视频网站、手机游戏等大量涌现,媒体边界不断拓展,用户体验得到改善。3G技术与移动端的结合,刺激手机网民爆发式增长,信息消费者的结构性发生改变。“两微一端”不仅成为自我呈现与剧目展演的移动舞台,还成为舆论集散的公共空间,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受到挑战。同时,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平台的裂变,导致传统媒体产业逐渐萎缩。为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弥补传播渠道和商业模式的短板,传统媒体积极与网络、手机媒体联姻。一方面,通过创建微信、微博和垂直矩阵,以获取信源和发布信息;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实力的传统媒体相继创建官方网站、垂直网站和APP,以增加内容的传播出口,创造新的盈利点。电子报、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内容形态相继诞生。除了可以实时收听收看,还可以回看过期内容、点播或下载节目资源。在这一阶段,媒体融合主要是传统媒体自我救赎的手段和策略。
4G时代,技术逻辑与国家逻辑的双重力量,助力媒体融合战略推进
4G时代,媒介开始介入日常生活和人体自身。4G技术网速更快,资费水平大幅降低,尤其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进入爆发期。一方面在技术引领下,短视频、移动直播、VR、AR等新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人工智能与平台媒体的结合成为现象级景观,移动短视频和直播成为网络爆点,微博的“一直播”、爱奇艺、哔哩哔哩等网络直播平台开疆拓土,移动直播APP也不断扩张,快手、抖音、斗鱼、虎牙、映客、熊猫、花椒等成为资本的新宠。另一方面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各级传统媒体加大了融合的步伐,从“相加”到“相融”,“四全”媒体一体化发展成为媒体融合的主要方向。在政治与技术双重力量的推动下,人民日报打造中央厨房,创建了党媒共享平台、人民号、人民直播等移动优先传播生态;中央电视台打造以移动直播和短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融媒体新闻平台,省市级多家电视台及网站入驻;新华社创办的“新华直播”构建了“网络电视+国务院发布厅+庭审直播+会议活动现场+专题直播”的直播栏目群。此外,新京报“我们视频直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直播”、广东广播电视台“荔枝直播”等,也在不断探索“新闻+直播”的内容生产力和舆论引导力。[3]
自媒体平台繁荣发展,普通用户能直接创造内容,成为音视频产品的生产者。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网红”成为这一时代独有的符号。在4G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VR、AR等技术并未真正运用到实处,技术主义带来的道德沦陷和公信力缺失,也将工具理性导向推向风口浪尖,网络治理成为媒介管理的重点。
5G时代,媒介技术的突破,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可以预料,5G时代将是传媒技术和媒介形态发展的井喷期,也是媒体融合的深化期,4G时代遇到的技术瓶颈将在5G时代得到有效解决。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等智能技术的协同创新,将真正开启万物互联和智能化的新时代。[4]5G技术对于时空的掌控力超越4G,有利于推动信息接收终端的多元化和场景的通感化,物联网、人连物的数字传媒生态呼之欲出。传感器、手机、IPTV等多种终端的应用,将推动VR、AR、MR的规模性应用,视频、音频等新型视听产品将会获得极大发展。5G技术可以促进电视超高清战略的落地,并支撑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连接+数据+智能”的功能组合,将会产生奇妙的场景体验,能够释放出巨大的传播能量和产业能量。媒体融合的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将会得以实现,体验价值与服务价值将会进一步提升,通过体感服务创新的运营模式将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战略。同时,一种新的云集成商业模式,将会改变传统媒体的生长规律和生命周期。5G通过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把特定的资源提供给特定时空的媒体,再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的有效结合,打造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推动媒体向万物互联的智媒发展。
弥漫的传播:5G主导下媒体融合边界的舒展与内化
5G时代,媒介呈现出隐没的特点,技术将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现场交流,媒介的中间作用被忽视,媒介隐没在视觉之外。在一个深度媒介化的时代,万物皆媒意味着媒介不再凸显、不再张扬、不再非此即彼,而是润物细无声,成为所谓的“液态媒体”。5G技术驱动深度媒介化,建构媒体融合新形态:一是泛媒体,二是沉浸媒体,三是智媒体。[5]这三种融合形态是深度媒介化的主要表征,从媒介属性、接受心理和媒体功能的嬗变为媒体融合创造了基础条件和边界突破的方向。媒体的边界将进一步模糊,人和物、物和物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5G技术驱动的媒体融合,改变了传播秩序和社会构型,媒体传播的力量在媒介社会化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建构主体方面的功能尤其突出,将破除媒介场域、生产场域和生活场域的边界。正如复旦大学孙玮教授所言,媒体融合正在经历一场社会性融合:实体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传者与受者的融合,多维时间与异质空间的融合,等等。媒体融合的过程,不仅意味着人在社会秩序中的位移,也预示着生物逻辑与技术逻辑的互嵌,由此建构一种人媒互动的社会关系。5G的大带宽性能,可以助力超高清(UHD)视频内容普及,可以满足4K、8K超高清视频传输,提升视频业务交互式和高保真体验,拓展全景及个性化直播的应用场景。对于传媒而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技术和话语壁垒,改变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方式,让平面静态的画面动起来。
1.精准化传播,吸引年轻受众
利用5G的先进技术,可以对受众实施精确传播,以深度的沉浸感,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5G互联时代,电视媒体将以满足个性化为制作方向,借鉴后现代思维的挪移、拼贴理念与适合沉浸感的视觉,制作更多混搭节目,具有宏大场面的综艺节目将有可能成为热点。新闻节目将更加倾向于视频流的传播方式,推动信息传播加速变革。各大电视机构将通过4K、8K超高清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为用户提供临场性和在场感更强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家庭空间弥漫的氛围信息,把年轻一代拉回客厅文化。代表当今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消费发展方向的4K电视,将成为家庭的核心入口和平台。
视频化传播,尤其是短视频,更能满足人们碎片化阅读需求,吸引更多受众。短视频在5G时代会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通过短视频,让信息内容变得轻快,有助于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实现信息传播主流化。
2.媒体融合的智能化服务
5G的普及会激发云端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而垂直行业的应用开发,会带动更多市场需求。VR、AR、MR技术将通过虚拟物品、虚拟人物、虚拟场景、增强性情境与真实人物和环境信息的交融,给人们带来智能超感媒体的全新传播方式。5G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联领域实现裂变式发展,在更多垂直行业赋予新的应用。通过家庭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实现新闻内容和受众之间的连接,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连接,由增强现实到皮肤触感、意识感应,以更为新奇的方式进行媒体融合。这种媒体边界的解构与重构将会内化为传统媒体践行媒体融合战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能力。
媒体融合的伦理困境与突破路径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都伴随着新观念的产生、新渠道的涌现和受众的大规模迁移,社会整体的信息需求和传播渠道的再分配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形态的极大丰富和更为优质的用户体验,为媒体融合打下了技术基础,也给信息传播和治理带来诸多挑战。
技术主义带来新闻伦理的困境,媒体公信力面临多重危机。一是内容失真失范,导致媒体的价值失衡,如技术主义的个性化推荐、自媒体空间充斥大量低俗内容、过于真实的沉浸体验给用户带来不适等;失实新闻、虚假信息、网络审判、人肉搜索、情绪话语等在网络空间弥漫,不但破坏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功能和公信力,还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破坏性影响。技术主义建构的媒介话语和舆论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也会产生影响。二是信息茧房制造信息的自我封闭与舆论场的话语撕裂。受众信息消费的偏好和技术算法的合谋,导致传播场域的割裂,不同媒体在舆论场建构各自的新闻幻象和影响力版图。三是技术主义更加普及的碎片化信息生产,很可能消解其原本的线性流程和深化机制,去语境、视觉化的文本浅阅读,可能会改变用户的思考惯习,加剧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危机。
如何解决技术主义产生的伦理困境?守正创新才是根本。媒体融合过程中,内容为王仍然不过时,要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和内容的主流价值,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以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为指导,最终从技术回归人性,同时也要重视新技术在内容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提出,要努力跟上技术的发展速度、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革命,加快技术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新技术抢占舆论制高点。[6]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利用新技术打造的主流内容产品,包括短视频、H5、富媒体、直播等获得用户青睐,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谯金苗,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注释
[1]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225页。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
[3]漆亚林,郝源:《融媒体环境下移动直播的类型特征与视听机制》,《电视研究》2018年第9期。
[4]朱江,张金文:《业界人士齐聚人民网共话“5G赋能媒体融合发展”》,人民网,2019-06-23。
[5]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现代传播》2019年第3期。
[6]《总台成立后,这样再造新央视——打造增量创新传播,推动视听文化产品高质量发展》,http://culture.gmw.cn/2019-01/02/content_32285743.htm。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8月(上)P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