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引发的传媒生态变革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张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16    
  【摘要】5G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智能网络服务,也勾连起重要的社会意义。5G技术应用将进一步重塑移动互联时代业已出现的新传播形态,也使得中国传媒业在宏观的传播环境如媒介系统构成和传播体制,中观的新闻生产与分发系统,以及微观的用户等层面呈现出新生态特征。
  【关键词】5G技术 新传播形态 传媒新生态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不仅以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低功耗和高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优的智能网络服务,而且以终端多样、传输覆盖方式多样以及内容多样等特质联通万物。基于此,相较于4G,5G技术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场景。那么,对植根于一定社会文化中的传媒业,尤其是正在经由数字化转型而迈向融媒体的中国传统新闻业,是否会因传播技术更迭而产生业态与生态的变化,最终导致其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移和功能转化?
  5G技术的传播功能与社会意义
  根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的IMT-20205G工作推进组所编《5G概念白皮书》,5G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以此满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业务需求及挑战”。[1]连续广域覆盖和热点高容量技术设计,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和热点区域内数据传输的高速、连续和无缝的体验,大大提升了信息传输能力。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技术路线,则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支持物联网及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应用的问题。
  但5G技术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第一,5G技术的应用意味着社会连接能力的极大突破。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是从机器的物理连接到信息内容的连接,再到人与人关系的连接,是不断解决“连接”的过程。[2]5G时代,个人、家庭、组织以及海量的机器设备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被连接在一起,一切自然物和人工制造物都有可能成为智能终端,而且可以实现信息的收发与交往互动。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智能化连接,将构建出一个端到端的生态系统,无物不连接、无时不连接、无处不连接的全连接社会成为现实。
  第二,全连接意味着物与物、物与人关系的变化。在万物互联的全连接社会中,作为智能终端的个人、组织和物都成为信息节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起互联互通、如影随形的共生共在关系。这种连接关系,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以固态的信息流动而连接的信息关系,也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而是终端与终端的关系。就社会意义上来说,是新型的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总之,人与世界将构建全新的关系。
  第三,全连接和新关系意味着移动互联引发的技术融合进一步向社会融合推进。首先表现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新技术传播网络连接了原来毫不相干的地理空间元素……实现了虚拟信息网络与实体空间网络的融合。”[3]其次是人与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普及应用,加速了技术和人之间的互嵌,促使我们思考人及人的主体性这一问题。再次是传播的融合。万物互联使得任何终端都可生产、收发信息,因此传受之间、信息内容、传播环境都产生了融合。最后是社会各子系统的融合。人们的新型社会实践越来越集中在线上,使得原有的社会系统政治、文化与生活的分工架构无法满足新要求,需要用新的逻辑来重新构建。
  第四,智能化、在线化构成人们全新的生活场景。在智能化、全移动、全连接的社会中,人们将生存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校园等构成的全新场景中。5G的技术优势还意味着人们“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区隔的进一步模糊甚至消失。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场景的变化,将开发、创造出众多区别于传统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价值。
  5G技术重塑传播形态
  如上所述,5G技术并非仅仅加速了传播过程,丰富了信息内容,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传播关系和生活场景,从而带来诸多社会后果。新传播技术“造就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一种新的教育和政府管理制度,一种新的知识和智能的新观念,乃至于一种新形式的经济活动以及新的话语形式”,“技术的变化是体系性的”,“所以,媒介变革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传播形态创造或重塑”。[4]传播形态是传播在一定技术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具象化,可以从媒介系统、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环境等要素来考察。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催生了新传播形态的出现,即以传播关系平等化、传播形式交互化、传播时空流动化为基本特征的新传播形态,代替了以信息流动直线式、传播内容无差别、传受双方区隔无互动等为标志的大众传播形态。如果说,4G技术使得新传播形态开始显现,那么,5G则让这种传播形态的特征更为明显并有了新变化。
  第一,媒介系统从媒介融合走向万物皆媒。4G时代,传统媒体借由新传播技术实现了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被纳入到一个全媒体平台上。媒介融合也就意味着传播介质的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构、人员、资本等多方面的融合与重组。5G时代,物联网的逐渐商用化和普及化意味着专事信息传播的媒介被万物皆媒所代替,例如各种智能家居设施成为信息媒介,而智能汽车更表现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等等。这样,人们不仅生活在一个众媒系统中,而且人本身也成为媒介终端。
  第二,传播主体多元化,被连入物联网的各种智能设备和人一起成为传播主体。在大众传播形态和移动互联催生的新传播形态中,人始终是信息的掌控者,是传播的唯一主体。而在5G技术和物联网应用下,传播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往关系搭建,而是人与智能设备所“代表”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人在传播中唯一主体的地位被打破。
  第三,信息生产方式由以人为主导的专业生产和用户参与生产相结合,转变为以机器生产、传感器感知为主。“在未来的新闻生产生态下,从信息的采集到加工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不仅是人,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而机器也可以完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5]这样,信息的存储、分析等原本属于媒体内部系统的生产流程,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向外部转移。
  第四,移动互联时代实现了场景的重组,5G技术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将使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不断叠加。两种环境之间以及不同虚拟环境之间关系的再造,拓展了信息传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维度。同时,服务的精确度、全新的用户体验也因对环境的准确把握而得到全面提升。再者,由于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与实践、信息价值与意义的变化,传播制度等广义传播环境的组成要素也将面临新的调整。
  5G技术下中国传媒业新生态的基本表现
  5G技术的应用重塑了传播形态,就中国传媒业来说,在宏观传播环境如媒介系统构成和传播体制,中观层面的新闻生产与分发系统,以及微观层面的用户等三个层面,表现出新的生态特征。
  第一,媒介系统内部形态的多元共生。就信息生产主体的维度来讲,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时代的专业媒体分化或演进为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这三种作为生产信息主体的媒体类型,以及为这三种类型媒体提供信息聚合、分发之技术与渠道支撑的平台媒体”。[6]5G技术和物联网普及,媒介的定义发生变化,媒介系统构成也随之变化,“掌握着智能机器和传感器数据的IT企业、物联网企业,也将成为新闻生产系统中的成员”。[7]
  第二,多元化媒体的存在意味着传媒新体制将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从资本构成来说,媒体系统由“作为国有媒体的专业媒体与机构媒体,作为民营媒体的自媒体与平台媒体”组成。在混合所有制的传媒新生态下,传统媒体的整体布局、内容生产、转型发展都将成为新的课题。
  第三,新闻生产与分发系统重构并形成新格局。4G时代,社交媒体的参与性特质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唯一模式,专业生产内容(PGC)和用户生产内容(UGC)、算法生成内容(AGC)等方式,促使大众媒体、机构媒体乃至公众新媒体一起成为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5G时代,利用传感器进行信息收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机器人写作和报道将成为常态,并更加精确、迅速。而且,基于新传播机制的分发平台的出现,各种智能设备将成为信息接收的终端,并为人们“分发”各类信息,新闻分发平台将进一步重构。
  第四,用户的重新定义。用户即人。5G时代,媒介与人的连接方式、人的生活场景以及人与物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传媒新生态中的用户需要重新定义。人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中穿梭,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场景,产生了不同的关于人的信息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媒体需要为不同场景中的人推送适配的信息,提供相应的服务。总之,环境、智能设施、场景都成为描述用户、理解人的要素和维度。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是2018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YB003)、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LZUJBWZY096)的成果之一。
  注释
  [1]IMT-2020(5G)推进组:《5G概念白皮书》,2015年2月。
  [2]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2期。
  [3]孙玮:《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新闻记者》,2018年第6期。
  [4]黄旦:《试说“融媒体”:历史的视角》,《新闻记者》,2019年第3期。
  [5]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新闻记者》,2016年第1期。
  [6]张志安,汤敏:《新新闻生态系统:中国新闻业的新行动者与结构重塑》,《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3期。
  [7]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新闻记者》,2016年第1期。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4月(上)P25-26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