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如何转型建设新型智库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卢永春 张冬谨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25    
  [摘要]近年来,在媒体融合转型的大潮中,我国媒体积极推进智库建设,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智库品牌,在信息服务、咨政建言、公共治理、资源整合等方面成果丰硕。媒体智库作为融合发展试验田,既是媒体响应国家战略的有力举措,也是实施融合转型、发挥自身优势的内在需求。媒体智库的发展开拓了媒体融合形态和路径,提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竞争力。
  [关键词]媒体智库 发展现状 治理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支持包括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在内的一些单位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2015年以来,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包括媒体智库在内的各类智库极为活跃,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可以说,建设媒体智库,是媒体响应国家战略的有力举措。
  媒体智库的发展
  (一)智库及媒体智库的定义。智库(thinktank),通常也称“思想库”,一般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理论、策略和方法的公共研究机构,其产品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代社会,各国政府在国家治理中越发重视智库在决策咨询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当今活跃在美国政坛的智库数量是20世纪70年代的4倍多,在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致有关学者将智库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
  近年来,在内外环境变化的综合因素下,国内外不少媒体也在尝试建设新型智库,加入到专业领域研究阵营,致力于打造形态完备、产品多样的媒体智库,输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社会各界通常将以新闻媒体为主体创办的智库统称为媒体智库,包括传统媒体智库、新媒体智库等。在现代社会,媒体和媒体智库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智慧转型也丰富了媒体商业模式。
  (二)国内媒体智库发展现状。媒体智库是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鲜事物,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组成部分。根据研究统计,截至2016年5月,国内已宣布成立智库业务部门或整体向智库转型的媒体机构有15家,包括4家中央媒体、4家市场化媒体、5家门户网站、2家地方媒体。传统媒体智库中,新华社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新华社旗下的瞭望智库上榜《全球智库报告2017》亚洲大国智库90强榜单,光明日报旗下的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经济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等也有突出表现。
  人民日报社近年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人民日报社智库架构中下设智库工作委员会、智库学术委员会和秘书处,依托报社、子报子刊资源,旗下拥有国情社会研究中心、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六个研究机构。旗下子刊人民论坛也积极筹建智库,成为拥有三刊、三网、一调查公司、多个研究中心在内的多元化融合媒体。
  光明日报社的智库模式特色鲜明,很早就将智库建设列入报社战略布局,确立了“智库化办报、智库化办新媒体”的发展思路,在智库内参呈报、智库成果传播、智库索引等方面走在全国媒体智库的前列。成立了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重点研究报道中外智库建设情况,和南京大学联合研发了“中国智库索引”(CTTI),在业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地方报业媒体也在积极建设新型智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进以智库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转型,逐步打造了包括南方经济智库、南方城市智库、南方教育智库、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等在内的形态完备、产品多样的系列传媒智库。也有一些地方报业媒体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打造新型智库,如“长江智库”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经济学会、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牵头,依托南京大学、凤凰集团、广电总台、新华报业等创建而成。
  以互联网媒体为主体的新媒体智库近年来也发展较快。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凤凰国际智库、新浪财经智库、财新智库等相继成立,呈现百花齐放格局。整体来看,国内媒体在建设新型智库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政策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
  (三)国外媒体智库发展现状。许多国外媒体认为,媒体除了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外,自身也是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媒体在媒体智库建设方面比国内走得更早、更成熟,已经做出不少实践探索。目前,国外传统媒体智库主要有路透社新闻研究所(ReutersInstitutefortheStudyofJournalism)、美国《纽约时报》实验室(Nytlab)、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经济学人智库(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等。另外,一些西方媒体内部研发部门也具有智库的雏形,例如BBC研发部门的AR实验室(RealityLabs),致力于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中创造新内容;英国《卫报》2015年11月正式发布移动创新实验室(Guardianmobileinnovationlab),配备了不少高级人才,专注探索移动时代新闻报道方式的改变。这些研发机构为媒体自身发展服务,也兼具行业智库性质。此外,一些媒体还积极建设媒体数据库为各类研究提供支持。如商业新闻供应商道琼斯(DowJones)与路透(Reuters)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Factiva.com将DowJonesInteractive和ReutersBusinessBriefing两大资源库的9000多种出版物整合在一起,提供来自159个国家的、以23种语言出版的重要商业信息,收录内容来自2.8万多种信息来源,是世界一流的媒体信息数据库之一。
  我国媒体智库建设的主要优势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步伐,国内媒体不断加快探索数字化转型,在内容产品、传播机制、经营模式等多方面深化变革,并突破传统的新闻视野和行业范围,开始在媒介行业外探索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多元化融合趋势激活了媒体的“智库基因”。媒体天然的采编优势和传播力可以为媒体智库塑造影响力提供便捷渠道。
  (一)媒体天然具有智库研究的基因。媒体具有自己的媒体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同时,在国家治理与社会问题的深入调研方面颇有建树。特别是重大题材的深度策划,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或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能够积极深入一线挖掘到原生态内容且一手素材丰富,直接反映的问题或现象不容易走偏,新闻信息具有较高的政策价值。媒体针对某些现象开展针对性的专题研究报道,有时能够直接推动改革治理措施。各级党政干部经常在新闻报道版面或整理后的信息简报上批示。
  (二)媒体编辑记者的人才优势。尽管这些年受到新媒体冲击导致部分人才外流,但我国主流媒体依然保留着一批资深的编辑记者队伍。他们惯有的严谨思维、话语逻辑和对公共政策事务的诊断识别能力,并不亚于一些研究院所的学者。他们善于发现社会生活的问题苗头并及时掌握新闻线索,对公共事务具有较高的洞察能力。同时,他们熟悉政治语言生态和语言表达维度,能较为客观、规范地将有关咨政建言上报。另外,派驻地方的各级记者站也有搜集整理和向中央汇报地方社情民意的职责。
  (三)与决策部门有较为流畅的报送渠道。党的新闻机构在向公众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很多都承担着内参的写作任务,直接为决策部门服务。中央媒体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内部均设有专门的内参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编辑整理有价值的信息情况和上报研究成果。如人民日报的《情况汇编》及《情况汇编特刊》、新华社的《国内动态清样》、光明日报的《情况反映》、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来信摘编》等。
  (四)良好的研究资源体系。目前,各大主流媒体与学界、业界、政界的互动均较为密切,一些版面或频道都会建设专家资源库,领域内有一批重点联系的专家学者,定期与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广泛的社会研究资源也为媒体智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例如人民日报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依托人民日报以及所属的环球时报、人民网等各媒体的驻外记者网络,在长期的国际问题报道实践中,积累了庞大的外国智库专家资源,世界各国的政府高层、商界精英和智库院校的著名学者都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文章。
  我国媒体智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我国媒体智库建设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困难。
  (一)智库影响力有限,品牌可识别度较低。尽管我国媒体智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就目前而言,媒体智库仍然存在不少结构性问题,智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成果针对性不强,提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够多,综合影响力较为有限。另外,依附在媒体品牌之下的媒体智库,品牌识别度较低,内部智库和外部智库边界模糊,公众的认知程度较低。这类问题也是全球性的,国外媒体智库影响力也较弱,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6全球智库报告》,全世界顶尖的175家智库中,没有一家来自媒体智库。
  (二)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数据积累劣势。当前,新型的媒体智库比较重视数据的研发,诸多媒体智库正在搭建富有领域特色的数据库。在大数据定量分析较受重视的当代和未来,掌握多少数据资源某种意义上构成媒体智库竞争力的关键。如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主要依托人民舆情数据库,后者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研发和数据积累,已经形成较为可观的互联网舆情大数据。新技术条件下融合发展,扩充媒体数据源、建设行业数据库需要大量物力财力投入,也需要时间沉淀,这对一些媒体试图“小打小闹”“试水”搞智库而言,是必须迈过的门槛。
  (三)专业理论架构和研究范式的欠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不同,媒体智库的优势在于信息服务能力和应用研究,在研究理论创新和研究范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短板。此外,许多媒体智库定位服务于业务新产品或新应用研发,缺乏对行业深度研究的动力与绩效因素。
  (四)智库的国际视野较弱。从智库类型上看,国内绝大多数媒体智库业务研究范围局限在国内政策或区域问题,将目光投向海外,对国际事务的研究则较少。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不断传播和实践,迫切需要一批能够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新型媒体智库。
  加强媒体智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媒体智库的实体化建设,突出特色。当前,国内一些媒体智库主要依托原有的编辑记者队伍,在新闻采写报道的同时兼顾智库研究,身兼多项业务职责。对于成熟的媒体智库而言,充分发挥自身采编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专门的智库研究队伍,持续性开展课题研究。另外,目前各类媒体智库较多,需要更好地找到自身发展特色,打造有影响的重点产品,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和行业咨询。例如著名财经媒体彭博社(Bloomberg)、道琼斯等专注财经领域,提供业内行情、市场数据、交易信息等专业信息增值服务。
  (二)统筹好商业开发和政策咨询的两重价值。当前,我国媒体在向市场化转型中,对于商业利益的考量或多或少会影响智库的定位。在智库的发展中,尤其是孵化智库产品,需要兼顾好商业利益和社会公共效益。这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兼顾周全的评价激励机制。
  (三)紧跟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前沿。智库建设对媒体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媒体智库兼顾着前沿研发部门的角色,为媒体的未来发展服务。重点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新技术形态,短视频、VR人工智能媒体等前沿领域。另外,需要格外重视媒体智库数据平台建设,搭建特色数据库,其也具有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如《日本经济新闻》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庞大的信息资源,将报纸多年的报道内容建立成数据库,很受企业界欢迎,销售额每年大约有300亿日元。
  (四)加强对外合作,依托成熟的智库合作平台补足短板。加强各领域核心资源的跨界整合,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例如目前国内形成了许多智库研究协同平台,如“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由中联部牵头,囊括了国内对“一带一路”有权威研究的智库,为国内外涉及“一带一路”研究的机构搭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此外,为积极适应信息传播时代的全球传播新格局,必须大力加强中国媒体智库国际品牌建设,推动媒体智库的国际合作,强化中国媒体智库声音走出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作者:卢永春,人民日报海外网海外舆情中心总监、研究员;张冬瑾,环球智库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编号:17ZDA28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莉丽.中国媒体智库的定位与发展路径[J].新闻战线.2018(3)
  [2]耿磊.国外媒体智库现状[J].新闻战线.2018(3)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9月(上)P14-16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