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云物大智”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姜青青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27    

偶尔会以这样的萌样跳出来的微软云


微软商场大屏上的“衣服”,顾客伸伸手就可选择想要的商品
 
  
  每个人都有一朵“云”如影相随,它涵盖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流,随时随地为您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未来三五年内,信息技术将如何助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流水平?业界的说法是,信息技术将在“云物大智”这一概念中施展实际应用。简单来说,就是要围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足文章。对此,微软“前瞻技术展示中心”给出了如下几个“前瞻”场景。
  咖啡馆场景
  未来,总有一朵“云”跟你如影相随,如图1,一颗小白球,偶尔会以这样的萌样跳出来的微软云。当你来到一家咖啡馆,“云”就展开了相关服务,根据你的地理位置和你的喜好,在手机或iPad等终端上推送这家咖啡馆的有关饮品;在你喝咖啡时,根据你和你家人的“日程计划”、你的财务授权范围以及你的喜好,推送明晚的某场演出或电影,并征询是否确认已预订的戏票或电影票;当你离开这家店时,根据“人脸识别”进行结算。
  随想:咖啡馆既是休闲场所,也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这里更是观点碰撞、思维创新、脑洞大开、灵感闪现的“思想平台”。所以,很多咖啡馆往往是一个“灵魂”所在,如杭州“第七空间”园区的咖啡馆。微软拉开的未来场景第一幕就在咖啡馆,可见他们对小小咖啡馆的倚重。但是微软仅仅展示了对个人的、有点流于表象需求的信息技术服务,而没有更多地涉及在此场景下有关人际交流的新技术服务,稍显不过瘾。
  工作场景
  未来你的办公桌可能就是一台电脑,是一个桌面大小的大屏,可以平放,也可以根据每人喜好调整高度和倾斜角度。
  这个电脑界面有数以百计的触点,无需借用其他工具就可投影在墙面上,伸出手指或手掌,就可对界面上的菜单完成浏览、选取或对内容的编辑,即使对图表这样的文件,挥手之间即可完成添加或删除,或对工作中的某个环节,选择与某人视音频对话,完成报告或文件的推送、调取、审批和交办等。
  “移动”的概念则不单指手机等终端,而是指这个包含数百个触点的电脑界面,可以将各种文件格式,甚至不同APP上的内容融合显示在一起,手指轻划之间,界面上的文字、表格、图像等内容,就可以随意移动、切换、增删或缩放,而无需频繁地开启或关闭各种不同格式的文件或APP程序。
  微软“前瞻技术演示中心”的开会场景:开会现场实景同步投影显示在一个大屏上。与会者无需记笔记,只需专注动脑讨论会议的相关主题。每个人的讲话随时通过音频识别,转换成文字即时显示、叠加在大屏上。每个人笔记本上的内容在大屏上是被虚化的,这是为了保护隐私,但是如果谁要把自己笔记本上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被授权的那部分内容即可被摄像捕捉后识别、上传、投影到大屏上。在大屏上,与会者可随时调用相关主题的背景材料或调研报告,云计算和大数据也会主动推送相关报告的文件,选定一篇即可现场打开文件,浏览摘要或全文。会议临结束时,云计算会核实发言中识别不太确切的内容,并经与会者许可进行修改。会议结束时,会议纪要也已整理完毕,并同步发送给与会者。你所看到的不但有会议的讨论过程、相关分享内容,还有对重点讨论内容的摘要和标识。
  随想:这样的开会很有趣,会议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但既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能够整理出有摘要的会议纪要,那么会议最后做出的决策,是否也有人工智能的介入?事实上,人工智能充分介入并给出决策意见是完全有可能的,尤其是已经进入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给出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恐怕在某种程度上还会超过人类。对于当下正在打造“中央厨房”的媒体来说,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为人工智能预留一定的空间?
  居家场景
  首先是通过人脸识别才能进入家门。由主人陪同或被许可进入的陌生人,进门之前也会被人脸识别。
  通过物联网,家中的电视屏、小黑板、镜框、橱门甚至墙壁,只要有一定大小,均可作为显示屏。主人面对哪个方向,该方向的“显示屏”就自动开启,你的“云”会与你如影相随,和你对话、交流……
  你的“云”知晓你家中是否有客人。在有客人的情况下,这些“显示屏”完全沉静无痕,主人不用担心在客人面前泄露隐私。
  客人告辞后,那些“显示屏”就活跃起来了,告诉你家里的哪盆植物生长得不太好,水肥和阳光中哪个方面可能有问题,建议你怎么处置,可能调整一下摆放位置就解决问题了。“云”对你和家人的知识结构有所了解,如果你对种植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它还会向你推送相关的种养基本常识。
  天色向晚,“云”会告诉你冰箱里还有哪些新鲜食材,然后根据你及家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推送晚饭菜谱。在得到确认后,“云”还会给出烹调菜肴的方法,细化到每份食材和调味品的用量,以及烹调中放锅的前后步骤。假如上一次家里人对某个调味品的口感有抱怨,“云”就会提醒你在用调味品时要注意了。
  晚上闲余时间,往沙发上一坐,面前的大墙瞬间成了大屏,可与正在国家公园考察的亲友远程视频聊天。此时此刻,亲友所见的一切会同步传播到你家里的大屏上,画面流畅,对话清晰,跟电视的现场直播无异。你还可以根据画面中的某个兴趣点,指点亲友为你摄录特写镜头,并做好地理定位,以便自己下次也能在实地找到这个兴趣点,一切都是举手之劳。如图2,就像走进微软访客中心的体验大厅,大屏上顾客感兴趣的“衣服”,伸伸手就可以了解和选购。
  随想:媒体人可能会对远程对话感兴趣,这不就是新闻的现场直播吗?但细想一下,却并非这么简单,一堵墙转眼间成了超级大宽屏,这一物联网技术在传媒业并未看到成熟的应用。而那个连影子都摸不着,但却跟你的贴身私人秘书一样的云计算,咱们似乎也没有见识过。至于与国家公园连线,可能起码的信号问题就能让你崩溃,更别提画质音质了。
  混合现实
  虚拟现实(VR)才刚火了一年,而微软已经在实验自己的混合现实(MR)了。
  虚拟现实技术即计算机模拟生成的环境仿真系统,增强现实技术(AR)是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叠加。而微软现在做的是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混合一体的混合现实(MR),通过HoloLens全息计算机设备,可以随意确定虚拟与现实的对象,让你同时保持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联系,并根据需要及所处情境调整操作;你也可以与HoloLens的数字信息相互交流,并与周围真实环境中的全息影像互动。
  微软“前瞻技术演示中心”的就医场景:医生既可以通过MR设备看到病人心脏的全息影像,完成对病人诊断;也可以通过MR设备,实现不同地点的医生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病人会诊。
  随想: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更有趣、更全面地感知和了解世界。对传媒集团来说,技术力量薄弱,利用技术驱动传媒发展相对来说并不充分,或者对于新技术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所以,传媒集团如何更务实地赶上技术驱动的轮子,是当务之急。
  (作者:姜青青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责编/魏艳华

《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月(上)P62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