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与新时代国资央企攻坚克难、勇当先锋的精神追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中铁资本汇达公司党委深刻把握这一精神纽带,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中铁资本“五心”党建部署有机融合,创造性提出并实践“五心铸五型”基层党建工作法,着力构建“精神引领、内心驱动、行为塑造、实践反馈”的价值转化闭环,推动伟大精神从思想认同转化为行为自觉,从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红心向党,铸忠诚之魂:在传承爱国情怀中锻造“忠诚担当型”队伍
	  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公司党委深刻把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传承与“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时代要求,将红色基因作为队伍建设的政治底色,着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堪当重任的“忠诚担当型”队伍。
	  强化思想铸魂,把稳“定盘星”。始终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党支部集中深入学、党员线上线下同步学为一体的“三维联动”学习机制。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主题联学等活动,推动理论学习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最终转化为“知行合一”的行动实效,确保公司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根和魂”。坚定不移地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强化“党委-党支部”一体化建设,从严从实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建强集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战斗堡垒,使党组织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强化红色赋能,激发“内驱力”。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机制,将党性修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塑造深度融合,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产融保障先锋”等宣传阵地,讲好汇达故事,传播正能量。组织前往抗战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沉浸式教学,在回顾光辉历程中砥砺初心使命,凝聚起全体职工爱党爱国爱企的强大共识。
	  二、匠心做事,固立业之本:在承接必胜信念中塑造“精业专注型”队伍
	  必胜信念是抗战精神的基石。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与风险防控新挑战,公司党委传承“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将匠心文化融入血脉,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专注极致的“精业专注型”队伍,以专业能力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战略聚焦,引领“专注”方向。作为中国中铁内部唯一的保险集中管理平台,公司始终坚守主责主业,以北京总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五大区域服务中心,持续优化“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战略布局。通过推进客户服务职能整合与流程再造,建立“需求-资源-服务”高效闭环响应机制,打破部门墙,实现中台对前台的精准赋能与对片区需求的敏捷响应,以卓越的组织执行力确保战略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景。
	  能力筑基,锤炼“精业”本领。秉持“业务延伸到哪里,能力建设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将专业化能力提升视为队伍的生命线。常态化开展业务技能竞赛、保险条款深度解读、典型案例复盘等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员工在真实业务场景中交流互鉴、教学相长,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加速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的迭代升级。
	  价值驱动,彰显“专业”成效。坚持“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深入剖析客户业务模式与风险敞口,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保险保障方案。变被动承保为主动管理,常态化开展专业风险减量服务,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助力客户提升风险韧性。针对重大疑难赔案,实施“一案一策”专项攻坚,显著提升理赔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同时,前瞻布局,成立“创新工作室”与新型业务部,围绕主业新兴领域加强产品研发与模式创新,推动保险服务向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三、诚心守信,立发展之基:在延续民族气节中巩固“厚德践诺型”队伍
	  民族气节是抗战精神的风骨。公司党委将“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转化为现代企业治理中“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崇高品格,全力培育一支以德立身、以信践诺的“厚德践诺型”队伍,为企业行稳致远夯实信任基石。
	  筑牢合规“防火墙”,守护诚信根基。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全风险领域的“大风控”体系,在财务、采购、业务审批等关键环节设置刚性约束与数字防线,实现全过程留痕、全链条可溯。通过配置部门合规官与合规员,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嵌入业务最前端,确保每一项经营活动都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公司持续保持“零重大合规风险”纪录,AAA级信用评级成为诚信经营的最硬核“名片”。
	  培育文化“营养土”,铸就诚信品格。将“诚信汇达”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标识,通过入职诚信宣誓、年度廉洁承诺等仪式化活动,强化员工的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定期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以案说法、以事育人,清晰划定行为“红线”与道德“底线”。倡导“对外重信守诺、对内修炼成长”的价值导向,将诚信表现与员工职业发展紧密挂钩,使诚信从外部要求内化为全员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自觉。
	  提升履约“硬实力”,兑现诚信承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大局,为一系列重大标志性工程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风险保障解决方案,以专业服务践行国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以精准高效的响应、专业可靠的支持和及时足额的理赔,捍卫公司信誉,赢得了客户“说到做到、做就做好”的广泛赞誉,使“汇达服务”成为业内值得信赖的品牌象征。
	  四、热心服务,行宗旨之实:在传递英雄气概中培育“炽热阳光型”队伍
	  英雄气概是抗战精神的特质。公司党委继承革命先辈“不畏艰险、血战到底”的斗争精神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建设一支服务热情、积极阳光的“炽热阳光型”队伍,当好主业的“风险守护者”与“专业顾问团”。
	  拓宽服务“朋友圈”,提升覆盖广度。秉持“服务无边界”理念,通过内引外联,不断拓展与优质保险、公估机构的战略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保险服务生态圈。对内,针对工程建设、资产运维、人员安全等多元场景,提供“标准化清单+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服务套餐;对外,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等高端平台,推动服务能力伴随国家战略扬帆出海,实现全球布局。
	  注入服务“人情味”,传递关怀温度。坚定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靠前”。常态化组织业务骨干下沉至项目一线,“零距离”了解客户需求,“面对面”提供全周期支持。年均超300场保险培训、40余次风险查勘,以及在汛期、极寒天气等关键节点的超前风险预警,无不体现着汇达服务的细致入微。累计收获的110余件感谢信与锦旗,是客户口碑最直接的体现,“有需求找汇达”已成为主业单位的普遍共识。
	  锻造服务“铁肩膀”,强化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执行力建设”为抓手,锤炼雷厉风行、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在重大风险处置与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一声令下,“党员突击队”火速集结,冲锋在前,确保“难题不过夜、服务不打烊”。在日常工作中,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将“产融保障先锋”的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硬核战斗力。
	  五、贤心选才,聚奋进之力:在赓续聚贤血脉中锻造“价值创造型”队伍
	  聚贤纳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公司党委传承这一智慧,秉持“贤心选才”理念,构建“选、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着力锻造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善于攻坚克难的“价值创造型”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精准“识贤”,立好价值标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战略发展需要,破除“四唯”倾向,确立“德能勤绩廉”与专业适配度并重的选拔标准。将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作为不可逾越的“硬杠杆”,重点引进和选拔既精通保险业务,又熟悉工程建设、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激发组织活力。
	  系统“育贤”,搭建成长阶梯。构建覆盖员工职业生涯全周期的培养体系。针对新员工,实施“启航计划”,帮助其快速融入、胜任岗位;针对成长期员工,推行“导师带徒”与跨部门轮岗,加速能力复合与经验积累;针对骨干人才,大胆“揭榜挂帅”,将其放到重要项目与关键岗位上历练,充分激发其创新创造潜能。打造“汇精英”内部讲堂,与知名高校开展定制化合作,系统提升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视野格局。
	  科学“用贤”,畅通发展通道。坚持“以实干论英雄,以业绩定升降”,建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推行岗位动态管理与轮岗机制,打破隐形壁垒,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与合理配置。设立管理与专业“双通道”晋升路径,让各类人才皆有奔头、皆可出彩。强化绩效导向,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分配机制,实现个人价值贡献与组织发展回报的精准匹配。
	  诚意“留贤”,优化发展生态。着力打造“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空间、情感有归属、生活有保障”的人才发展软环境。通过榜样宣传、荣誉表彰等方式,增强人才的成就感与归属感;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关怀帮扶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氛围;通过深化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发展的“主人翁”,凝聚起同心同德、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五心铸五型”党建工作法,是中铁资本汇达公司党委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企业肌理,实现精神赋能、价值创造的一次生动实践。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高擎精神旗帜,不断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主业发展、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汇达力量”!
      
     
     | 资讯频道
 | 资讯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