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代卖新链路 装库·焕新家助力中介公司重塑二手房增值力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13    
  2025年8月8日,由装库科技·焕新家主办的“共建代卖新链路 重塑中介增值力”主题会议在北京·装库科技大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地的中介公司决策层齐聚一堂,围绕二手房市场趋势、售前美化模式、设计赋能、供应链与金融协同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如何在存量房时代,通过创新服务和能力升级,推动中介业务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在当前存量房交易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中介行业正面临获客成本高、转化效率低、业务延伸难等结构性挑战。如何依托既有流量基础,拓展衍生业务、提升客户体验、构建可复制的盈利模式,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王敬:成为中介业务跨界升级的能力底座
 
  会议伊始,装库科技董事长王敬发表了题为《中介行业跨界成长战略》的主题演讲。

装库科技董事长 王敬
 
  王敬指出,二手房市场已经从“流量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中介公司要想在新周期中保持增长,必须完成能力结构的跨界升级。他从行业趋势、能力模型、合作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系统阐述了装库科技如何为中介公司提供“四大核心能力”:
 
  设计能力——依托30年空间设计基因与10年AI研发成果,将售前美化从创意提升到可标准化复制的高转化方案,让房源自带溢价力。
 
  科技能力——通过小程序、后台数据系统、客户行为追踪等工具,帮助经纪人更精准地理解客户需求、提升成交效率,实现人效与转化双提升。
 
  供应链能力——直连1000+品牌工厂,搭建标准化SKU体系与全国配送交付网络,确保房源改造与拎包入住的速度与品质。
 
  金融能力——从B端供应链金融到C端消费分期,打通房产交易与家装服务的资金闭环,降低合作风险、提升客户决策速度。
 
  王敬表示,装库科技的目标不是替代中介,而是成为中介业务升级的能力底座,帮助行业从“带客户”转向“带服务”,从一次性交易转向长期价值经营。
 
  售前美化是一套从改造到成交的运营体系
 
  装修改造与售前美化领域资深实战讲师周光胜带来了《中介公司装修代卖业务的成功案例分享与剖析》。

售前美化领域的资深实战讲师
 
装库焕新家售前事业部负责人 周光胜
 
  他以多个落地项目为例,从业务切入点、客户沟通策略、改造执行流程、售后服务保障等环节,详细拆解了中介公司如何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房源展示力与成交率的双提升。他特别指出,售前美化不仅是视觉上的提升,更是为买方提供“看到即是未来生活”的沉浸感,为卖方创造更高的溢价空间。
 
  地方中介的成功,不在规模,
 
  而在找到适合本地的标准化路径。
 
  紧接着,邢台成城爱家总经理武文硕从地方市场的实践出发,分享了中介公司在推动装修代卖业务过程中的落地路径。

邢台成城爱家总经理 武文硕
 
  她结合邢台市场的特点,介绍了如何通过精准筛选房源、组建跨部门协作团队、整合本地供应链资源,以及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改造效率和客户转化率。她指出,地方中介公司要想跑通这条新业务线,需要结合区域客户审美偏好和价格敏感度,形成适配本地的标准化改造方案。
 
  设计的终点不是好看,
 
  而是让房子更快被喜欢、更快被买下。
 
  在《设计的战略杠杆:撬动溢价空间,驱动市场增长,以功能与审美定义品牌护城河》主题演讲中,装库科技美房易售设计总监唐晓徽指出,售前美化的核心价值不只是“房子更好看”,而是通过设计赋予空间情绪价值和生活场景化表达,让购房者从理性比较转向情感共鸣,从而加快决策节奏。

装库科技美房易售设计总监 唐晓徽
 
  她展示了多组售前美化的实际案例,包括户型优化、软装搭配、功能区调整等,证明通过有限预算的精准改造,也能显著提升房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会议进入沙龙交流环节时,与会嘉宾围绕装修代卖模式的适配性、经纪人团队的运营策略、系统化工具的建设路径,以及装库·焕新家与中介公司在业务中的深度合作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积极务实,观点碰撞频出。

  8月9日,与会嘉宾将前往装库·焕新家北京装修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考察,零距离体验售前美化在二手房交易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深入了解从方案生成到交付落地的全流程运作模式。

  本次会议不仅为中介公司提供了二手房增值服务的可行路径与落地方案,更为行业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协作平台,推动二手房市场在存量时代实现更高效、更高价值的交易与交付。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