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6-27    
  医药产业素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的显著特征,一项医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要经历研发、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众多环节,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主体的紧密协作。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助力创新成果跨越“死亡之谷”?2025年6月26日,“创投智库院所行”走进前沿医学中心暨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支持,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天使投资协会联合主办,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协办。来自怀格资本、华西医院、前沿医学中心、以邦医药、先进微球材料中试平台、摩熵数科、天河孵化园、高新区生物产业联合会等40余位代表参会,共话医疗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机遇。参会代表覆盖创投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行业协会、创新企业、科创服务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多个环节的相关方,本次活动搭建的沟通桥梁,为后续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主题分享·集思广益
 
  怀格资本投资总监张政为大家带来《投资赋能:医疗健康项目从启航到生金》主题分享。他表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型,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万亿。但早期项目面临资本向头部集中、监管趋严、技术转化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且存在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资金需求特点。投资机构可通过提供持续资金、对接产业链资源、战略指导及团队建设等赋能策略,助力项目跨越障碍。从AI辅助诊断到创新药企等实践案例表明,投资赋能能加速项目商业化,推动产业创新,最终实现“落地生金”。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赛恩吉诺副总经理黄奕潇为大家带来《中试助力科技成果实现从0到1》的主题分享。他表示,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是“岷山行动”计划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已孵化臻愈生物等多家科技企业,其中,臻愈生物已获得国内顶级机构投资,累计融资数千万元。结合其实践经验,分享了成果转化中需警惕的多重陷阱:产业化路径需在产品类型、市场布局等方向精准定位;科学家需完成从技术思维到商业运营的认知转变;需构建合理治理结构,平衡股东、员工、投资人等各方需求;更要破解产学研协同中的知识产权分配、人才团队共建等壁垒。这些实践思考为新型研发机构破解转化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成都天使投资协会执行秘书长胡胜全为大家带来《科创生态如何为成果转化保驾护航》的主题分享。他表示,协会长期深耕创新企业培育孵化,现已整合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的“概念验证、孵化培育、早期投资”三大关键环节的核心要素资源。近年来,协会聚焦成都具备产业基础和显著增长潜力的领域,着力联合产业专业伙伴,构建细分产业的科创服务生态体系。大健康产业是协会的重点布局方向。围绕该领域,协会开展了多项工作:大健康领域科创要素资源的梳理,聚焦产业细分领域科创服务资源汇聚,组织创投智库走进产业阵地和科研院所、精准路演等多种形式交流对接。多年来,协会已深度服务千余家硬科技企业,助力60余家企业获得超10亿元融资。也期待能携手更多专业伙伴,共同深入创新端,发挥协同机制,助力大健康领域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沙龙研讨·凝聚协同
 
  主题沙龙以“协同创新,打通成果转化的关键链条”为题,聚焦医疗健康产业成果转化痛点与突破路径。在参会代表自我介绍之后,来自华西医院的一位科研者,提出在成果转化中遇到的两大显著挑战,一是,产业方向的选择,一般PI都拥有多个研发方向和成果,产业化如何选择方向?二是,产业化中核心一环是市场营销推广,科研出身创业者如何做市场呢?来自摩熵数科、先进微球中试平台、怀格资本、高新区生物产业联合会、前沿医学中心、天河孵化园等领域代表分别从不同视角分享自己的经验或建议。现场讨论热烈,碰撞出诸多真知灼见。大家一致认为,成果转化需要政策、资本、中试、产业等全链条要素协同发力,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协作机制,才能让实验室里的“创新种子”,真正成长为产业发展的“参天大树”,驱动医疗健康产业向更高质量进阶。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实地探营·创新引擎
 
  活动开场前,大家参观了前沿医学中心。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目前由一期、二期两个园区组成,三期正在建设中。其中,一期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定位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新极核和策源地,聚焦前沿医学、精准医疗、智慧健康和医疗美容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重在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相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二期于2023年11月投运,定位打造“BT+IT”融合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精准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药器械销售流通四大方向,完善建设集创新研发、产业聚集、场景展示、科创服务为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和生态体系。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走进前沿医学中心,共话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新图景

  活动结束后,大家参观了新型研发机构“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研究院设立于2021年9月,是成都高新区“岷山行动”计划(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的首批支持项目。研究院依托自身研发平台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细胞治疗、创新药械等前沿技术和创新治疗,致力于颠覆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转化。研究院目前已搭建分子与细胞学研究、细胞基因修饰和编辑、细胞电转、免疫细胞规模培养等技术平台,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创新药研发的全流程技术能力。同时,研究院建立了“股权分享+全链条支持”的共享创新体系,从技术研发、人才培育、资金对接、中试平台共享及后勤保障五大维度,为科学家成果转化提供深度的“培育式”服务。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