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大湾区胶粘剂展5月广州启幕,新增实验室仪器和有机硅材料展区构建创新生态圈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16    
  在精密制造领域,高性能胶粘剂正突破传统边界:作为PCB电路的立体护甲,确保精密器件零瑕疵互联;化身汽车轻量化核心方案,实现强度与重量的完美平衡;更构建动力电池安全堡垒,抵御极端环境冲击。通过创新分子设计,它同步解决异质材料粘接、应力缓冲、热膨胀调控三大难题,在新能源汽车、5G基站、智能终端等场景中,兼具结构强化、导热管理、电磁屏蔽等多维功能。粘接新材料已从单纯的耗材产品,发展成以功能化、配套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手机、光电、通信、汽车、新能源、包装、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这种隐形科技正以微米级粘接智慧,重塑高端制造核心竞争力。

  由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大湾区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览会(简称ASE GBA 2025)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D区隆重举行。
 
  本届展会聚焦胶粘剂与密封剂领域前沿技术及全产业链发展,并首次增设实验室仪器及精密仪器展区与有机硅材料应用展区,吸引全球超300家企业参展,致力打造华南地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在展会现场,观众将有机会一睹胶粘剂、密封剂成品、胶粘剂生产设备、实验室仪器、精密仪器、胶粘剂包装设备和材料、点胶施胶设备、相关配套设备及配件等产品风采。

  资源整合 开拓新商机
 
  主办方累积28年观众数据,来自消费电子、显示触控、PCB电路板、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工业制造、家用电器、光电线缆、户外用品、预制食品包装、印刷标签、快递包装、家居建材、航空航天等行业,预计现场18000+人次专业买家到现场观展采购,助力展商对接华南及东南亚区域区域行业买家。

  新增两大展区 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1.实验室仪器与精密检测技术专区
 
  仪器是高性能胶粘剂生产、研发的“先行官”,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展会同期首次推出的实验室仪器及精密仪器展区,汇聚材料分析仪器、粘接性能测试设备及智能化检测系统、实验室装置等尖端设备,打造从分子结构解析到终端性能验证的技术闭环,为研发与品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标准化与高质量发展。
 
  2.有机硅材料应用生态展区
 
  瞄准新能源革命与智能制造双重机遇,构建有机硅原料-配方设计-场景应用全景展示平台。有机硅材料凭借其耐高低温、绝缘性优、环保无毒等特性,在新能源、电子封装、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本届展会特设有机硅材料展区,重点展示有机硅胶粘剂、密封胶及其改性技术,覆盖原料、配方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链条。展区将联动行业头部企业,推出针对光伏组件封装、动力电池粘接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攻克高温老化等行业痛点,推动胶粘剂产品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升级。
 
  四大亮点,打造2025展会新高度
 
  1.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落地”全景生态:面对2025年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与新兴市场波动性增长的双重挑战,展会希望帮助企业脱颖而出,开启新的增量之路。本届展会延续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实践展区,系统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景展示平台,开拓新兴市场增长极。

  2.高端论坛赋能产业升级:2025广州大湾区电子胶、热管理材料与新能源汽车用胶技术发展论坛将于展会同期举办,会议以“高端胶粘剂技术的融合与突破”为主题,聚焦三大核心领域:
 
  电子胶技术革新,围绕集成电路、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产业需求,深度解析光学透明胶(OCA)、柔性显示用胶等关键技术,破解小型化与高性能转型难题;
 
  热管理材料突破,针对5G通信与新能源领域爆发式增长需求,探讨散热材料创新设计与系统化解决方案,前瞻布局技术“短板”;
 
  新能源汽车用胶趋势,结合动力电池封装、轻量化粘接等场景,分享高端胶粘剂技术成果与产业化路径。会议旨在通过跨领域技术融合与产业链协同,助力企业抢占新兴市场制高点。

  3.全产业链深度覆盖:从上游树脂、助剂到终端应用解决方案,联动设备制造商、科研机构及终端用户,构建“一站式”产业生态圈。
 
  全球化参与度再创新高:随着签证政策的放宽,跨国商务洽谈将变得非常便捷,国际买家定向邀约同比增长40%。

  参展通道及观众预登记已全面启动,即刻访问官网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获取前沿行业新闻和对接资源。
 
  相约5月广州,共赴创新之约!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