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家:科技创新驱动 打造智慧家庭体验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15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创新在不确定性时代构建确定性增长的机会和动力。
 
  近日,海尔智家在专利成果与市场表现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1月7日,IPRdaily中文网发布了《2024年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TOP100》排行榜,海尔智家以5582件公开的专利申请排名第一。在1月8日,调研机构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这也是海尔第16次蝉联全球第一。

  从专利到市场,海尔智家接连收获认可,但究竟是以什么撑起了两个第一呢?答案无疑是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耕细作与持续突破,更离不开其一切科技创新都围绕“满足用户需求”的宗旨。这使得海尔智家不仅在技术前沿站稳脚跟,更在用户心间扎下深根,向着未来阔步前行。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科技创新是优化要素结构、转换生产方式、催化新产业新生态的内生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海尔智家深知,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突破技术难关。
 
  海尔集团在2022年初成立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投入600亿元研发费用和400亿元专项产业基金,总投入高达1000亿。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海尔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为其在全球智慧家庭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巨大的研发投入如同“甘霖”,不仅滋养了海尔智家的研发体系,也催生了更多的研发成果。
 
  面对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海尔智家构建了全球开放式创新体系,通过“10+N”全球开放式创新体系,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如今,海尔智家在全球建立了10个代表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形成了行业内布局较为领先、完整的创新网络,实现全球研发协同、数字化研发升级,能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科技创新、产品迭代、场景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在全球,为全球”。
 
  此外,海尔智家还牵头打造了20多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如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这些平台充分发挥生态聚合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也为海尔智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连续12次的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冠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正是因为有超强的科技实力,海尔智家也才能在欧睿国际的数据中获得16连冠。从专利领先到销量领先,这接连的成就,不仅是海尔智家科技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其持续引领全球智慧家庭领域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做用户满意的产品,用实力满足用户需求
 
  战略眼光决定发展道路。强大的科技投入布局带来了满满的科技硕果,而这些科技成果的研发也正源于用户的生活需求。
 
  正是凭借这一点,海尔智家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迭代,在产品、场景以及服务等方面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而这也是海尔智家从专利榜到市场榜领先的关键。
 
  具体来看,在产品端,为了解决洗完衣服常忘记及时取出导致衣物有异味的问题,海尔洗衣机创新研发“风巡航”科技,每2分钟置换一次筒内空气,有效排出湿气,防止细菌滋生。不仅提升了洗衣机的健康洁净性能,还实现了衣物在洗涤后的快速干燥和防霉效果;海尔空调则创新了可变流路集成模组化高效换热技术,不仅提高了温控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增强了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在服务端,面对智慧家庭操控复杂、体验碎片化等问题,海尔智家发布了行业首个“领跑者”标准,为用户带来规范化、标准化的智慧家庭体验。
 
  此外,在家居家装一体化方面,海尔智家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它创新性地推出了冰箱平嵌、油烟机平嵌、灶具自由嵌等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家电与家居的结合,还实现了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满足了用户对家居环境整洁、美观的需求。
 
  一切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海尔智家的市场成绩正是源于其从用户出发的创新理念。而正是凭借着这些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成果,海尔智家得以夯实在全球智慧家庭领域的地位,并在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市场上持续领跑。
 
  展望未来,海尔智家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凭借“科技创新”的力量,深度融入并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与用户需求。通过精心打造全球化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为全球用户奉献更加智能化、便捷化、舒适化的生活体验。
 
(广告)

责任编辑:夏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