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layer 携手Palo Alto Networks 重塑 AI时代安全访问解决方案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7    
  11 月 21 日,Palo Alto Networks  Ignite  on Tour 2025 上海年度安全峰会圆满落幕。作为聚焦网络安全前沿的行业盛会,本次活动以 “安全释放 AI 时代无限潜能” 为主题,聚焦在 AI 时代,如何将网络安全从传统的防御手段转变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引擎。作为 Palo Alto Networks 核心技术合作伙伴,Zenlayer 受邀参与了此次活动,不仅在现场展示最新 AI 基础设施进展,更通过主题演讲解锁了 AI 时代企业安全组网的全新解决方案。
 
  其中,Zenlayer 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陆栋渊带来演讲《从骨干到边缘,打造下一代安全访问服务》,围绕企业面对网络环境分散化、AI 应用数据安全的痛点,深入解读双方联合打造两大核心解决方案——优化企业组网的 Prisma Access 方案和面向 AI 应用的 AIRS 安全接入方案。

 
 
  企业组网:告别分散之困,实现安全策略统一
 
  如今,数字化已从可选项变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业务线上化、团队全球协作办公、全球资源协同成为常态——而这一过程中,网络连接分散化是首要痛点,集中表现为网络接入多样、连接路径复杂与安全策略协同难:
 
  网络入口分散:企业的网络入口处在分散、无序的状态,接入环境复杂,不同地区网络好坏不一,跨国访问时快时慢; 
 
  连接复杂度高:多云、私有云、基础设施层的异构环境,让连接路径从入口到业务端变得复杂; 
 
  安全策略难统一:接入的“杂”与连接的“碎”,直接导致安全策略失去统一生效的载体——跨云及跨国的安全规则无法实时同步,多厂商安全产品互不联动,不仅管理成本激增,更难以全方位抵御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
 
  针对上述痛点,Zenlayer 与 Palo Alto Networks 明确了从底层入手的解决思路:先通过统一接入方式整合分散入口,再梳理优化连接架构,最终实现安全策略的全局落地。基于这一逻辑,双方联合推出 Prisma 组网方案,打造“全球接入-安全控制-智能运维”三层架构:
 
  全球接入层:客户 CPE 通过 Zenlayer POP 接入骨干网
 
  安全控制层:Zenlayer 骨干网与 Prisma Access 云节点双向互通,实现全球一致的安全策略
 
  智能运维层:Zenlayer AI 运维平台(集成 AIBot 智能助手与 MCP 管理组件)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安全策略执行及日志数据,并与 Palo Alto Networks 的 AIOps 系统联动,实现故障自动预警与策略动态优化。
 
  该架构不仅结束了网络碎片化的局面,更以统一的安全策略和智能运维能力,为业务高效运转筑牢了坚实的网络底座。
 
  AI 应用安全:筑牢数据防线,护航大模型合规使用
 
  随着多模态 AI 应用的普及,企业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安全挑战:终端用户在使用 LLM 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企业、个人核心数据泄露,或遭遇 Prompt Injection(提示词注入)攻击,引发模型输出错误信息、泄露敏感信息等风险。
 
  为破解这一安全难题,依托 Zenlayer 全新推出的 AI Gateway 及 Palo Alto Networks 成熟的安全策略体系,联合打造了 AIRS 安全接入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数据中心、云端及办公场景下 AI 模型与工作负载的高效连接,更构建了覆盖云端、终端的全链路安全防护,让企业无忧专注创新。
 
  该架构的核心优势如下:
 
  高质量连接保障:Zenlayer AI 网关基于全球网络资源,为 AI 模型调用与云业务交互提供低时延、高稳定的传输通道,解决 AI 应用对网络性能的高要求;
 
  智能风险防控:Prisma AIRS 系统可精准识别 AI 调用行为及 LLM 交互过程,针对 Prompt Injection 攻击、数据泄露、模型滥用等风险进行实时拦截与防护;
 
  安全高效协同:通过全球网络与安全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打造“快速调用+安全防护”的一体化环境,既满足员工高效使用 AI 工具的需求,又守住数据安全与合规底线。
 
  面向未来,AI 的普及带来网络安全的边界的持续拓展,Zenlayer 与 Palo Alto Networks 将继续深入合作,聚焦网络安全、AI 风险防控等前沿领域迭代解决方案,不仅为企业筑牢安全屏障,让 AI 创新在更可靠的环境中持续迸发活力。
 
(广告)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