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破局,深规院交流会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城市更新新路径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6    
  2025年9月26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深规院”)2024—2025年度项目交流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为主题,聚焦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深刻转型,围绕政策演进、规划编制、项目实施及制度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实践指引。
 
 
  三大专场深度解析实践路径
 
  如今,中国城镇化水平趋于饱和,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将城市更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城市角色正从空间载体转向产业转型和经济创新的功能平台。存量空间存在多元产权叠加、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规划工作需从蓝图绘制转向注重实施、保持灵活、凝聚共识的综合解决方案,行业需突破传统模式束缚,构建空间、产业与经济活动协同的新价值链条。对于存量发展时代的规划方向,会上诸多规划师从不同角度提出专场报告。
 
 
  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与实践协同深化。低效用地再开发专场系统梳理了政策演进脉络。自2013年试点启动以来,政策导向从盘活闲置土地转向完善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实施范围扩展至城乡建设用地及集体土地。会上重点分享了台州、金华等地的实践经验:台州建立“体检—更新—实施—评估”闭环管理体系,通过“肥瘦搭配”策略提升项目灵活性;金华形成了“土地—规划—政策”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探索多元改造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活力。针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盘活难题,专家提出需在制度创新、现实约束与市场机制间寻求平衡,通过多元路径实现资产增值。
 
  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迈向系统治理。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城市更新专场聚焦专项规划转型与实践创新。会议提出“无体检不更新”理念,强调城市体检与更新的一体化推进。大连、海口两地案例显示,更新专规正从空间文本转向综合治理方案,通过诊断研判、空间策划与运营机制创新,实现存量资源优化配置。针对苏州等地面临的资金单一、征拆困难、政策模糊等痛点,专家建议规划编制需跳出技术框架,回应政府治理核心诉求,以“务实+创新”破解发展瓶颈。
 
 
  深圳实践:探索市场化与规范化融合。深圳城市更新专场展现了先行城市的创新探索。深圳已形成市场化主导的更新模式,当前重点推进城中村、工业区、居住区及片区综合开发。在旧工业区改造中,形成“前端策划—中期改造—后端运营”的系统流程,产业策划与运营贡献约70%的成效价值。针对资金难题,龙岗、福田等地探索片区统筹开发模式,通过央企国企全周期参与实现资源整合。城中村提质增效方面,南山三个村落分别打造人才聚落、生态聚落和隐世聚落,为存量用地再开发提供多元样本。
 
 
  对话交流共话行业转型与能力建设
 
  圆桌对话环节,多位总规划师及业务负责人围绕行业发展展开深度探讨。深规院城市更新专家王嘉提出,城市更新项目需兼顾政府委托与主动培育,规划价值在于通过资源整合将高风险片区转化为高价值区域。针对行业困境,钟文辉指出,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需转向轻资产运营与精细化管理。李启军强调,深规院将以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构建“政策—规划—实施”贯通能力,建立产品化创新体系,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会议总结指出,本次交流会通过三地实践案例分享与多元观点碰撞,形成了城市更新的系统性思考。未来,深规院将持续深化政策研究与技术创新,聚焦项目落地与长期运营,强化多主体协同与产业链协作,以专业化能力破解存量治理难题。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深规院将不断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为城乡空间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广告)

责任编辑:陈钇彤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