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公益"模式已逐渐成为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自这种模式兴起伊始,各种骗捐、诈捐事件也相伴而生。即使这样,互联网捐款总额以及个人捐款额依然在逐年上涨。这种现象的产生,实际上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这时就需要媒体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对互联网公益信息进行引导和监督。
[关键词] "互联网+公益" 骗捐诈捐事件 传播媒介 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及其各种各样的衍生品为这个世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传统的公益活动也在越来越热的互联网潮流下,衍生出了"互联网+公益"的模式,形式更加多样,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我国最早利用网络进行募捐的案例出现在2004年,到现在,"互联网+公益"已经发展了十余年,逐渐趋向成熟。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无论是在立法方面还是在监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互联网+公益"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骗捐、诈捐事件,屡禁不止。从郭美美事件到明星诈捐事件,再到罗一笑事件和最近发生的"同一天生日"事件……对于大众来说,公益活动本来就是道德层面的行为,这一次又一次伤害公信力的事件,无疑是对"互联网+公益"模式的巨大打击。但是,人们的"爱心"是否会在这样的事件中被击垮呢?
根据《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民政部指定的首批13家互联网募捐平台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平台3家平台的全年筹款额达12.89亿元,比2015年增加37.79%。移动端成为捐赠渠道的主流,手机捐赠占总额的七成以上。2016年,我国个人捐赠比上年猛增124.47亿元,同比增长73.52%,普通民众正成为个人捐赠的中坚力量。虽然互联网公益事业经过多次失信事件,但是从数据来看,互联网捐款总额和个人的捐赠额依然在不断上涨。这可以证明,人们对互联网公益活动的热情并没有消散。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中包含着公益活动中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大众传播心理机制。
实例调查
我们项目组针对我国的"互联网+公益"模式发展现状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参与此次调查的共有631人。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针对近年来网络上频繁出现的诈捐、骗捐事件,您的态度是",问题下设四个选项,分别是"是个别现象,我还是会继续献出爱心""来路不明的公益活动不会再考虑,只帮助周围认识的人""所有涉及到捐钱的活动都求证清楚,不会轻易给予帮助""再也不捐了"。选项的设置是按照程度顺序排列的,前两个选项代表参与者比较积极的心态,后两个选项则代表参与者较为消极的心态。汇总后数据显示,选择第一个选项的人数最多,共有190人,占有效问卷的44.71%;选择前两个选项的人数相加之后,总共有312人,占有效问卷的73.42%;选择最后一个选项的人数最少,其比例只占整个有效问卷的0.47%,而后两项的数据加起来的占比也只有26.59%。
问卷中还问到了人们对于罗一笑事件的看法,结果显示对此事件持保留态度的人数最多,有50.59%,选择保留意见的原因,综合大多数人的回答,基本上是"不了解事件真实情况,有可能是媒体在炒作。但是小女孩是真的生病了,她的父亲来寻求帮助也是情有可原,并且最后网友的捐款也都退回来了……"可以看到,即使媒体披露了罗尔事件中的虚假部分,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个事件的态度还是理性的、柔软的,怀着对一位父亲的理解。
虽然我们的问卷只覆盖了一小部分人群,有其不够全面、不够精准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数据至少能够代表和反映部分现实。从数据上我们能够看到,尽管人们经历了这么多次骗捐、诈捐事件,但是"行善""扶弱"的道德观念依然强韧地存在。我们国家"互联网+公益"模式虽然目前还很不成熟,没有正规的渠道让我们去辨别互联网公益活动的真实性,但是显而易见,在面对这些互联网公益活动时,大多数的人还是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
参与我们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大学生的数量和其他社会人士的数量基本持平,所以我们的问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互联网+公益"模式的认识。在我们的实例调研中,在对一名参与帮助流浪狗公益活动的同学进行采访时也问到了这样的问题。她表示,各种骗捐、诈捐事件对公益事业的打击确实非常大,人们的信任不断被消费,她自己也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但是如果再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她依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原因解析
事实上,我国的"互联网+公益"在面对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捐款额逐年增长的活力,这与我国传统慈善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影响有关,也与汶川地震后逐渐形成的捐款从众心理这样的社会心理机制有关。
1.传统文化对公益和民族性格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思想源远流长。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论著,到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等宗教典籍,都不乏关于慈善的论说,虽然各个流派在表述上不太相同,但是它们的内涵是相近的,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民众的慈善思想,以及人类所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
从我国的慈善历史来看,其实无论是从平民百姓的相互帮助到富贵人家的施舍救济, 从地方政府的赈灾到最高统治者的大赦天下 ,从名人大家的慈善宣传到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 从政府关心百姓疾苦到社会成员间的勤勉互助……各个历史时期的慈善活动,无不体现着以"仁"为核心的慈、爱、和、善等中国传统美德,传达着人们渴望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苦乐共享的社会的美好愿望。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经历数千年发展而不间断,孕育了鲜明而独特的民族特征,既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基础之中,又具有在发展中高度融合外来慈善文化的能力。几千年来,乐善好施的慈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所以,到如今,"互联网+公益"的模式尽管出现了很多负面问题,也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让社会公益的公信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在传统慈善文化的影响和传统道德的约束下,通常能够最终"痊愈",实际上并没有对国人存于内心的公益热情造成太大的影响。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以汶川地震为标志性事件,我国掀起了全民捐款的热潮。由于捐款活动本身是表现爱心和社会责任的活动,背后又常常裹挟着感人的故事,所以最容易激发人们内心的同情和柔软。而在社会生活中,这样的情感最容易传染和散发,再加上"互联网+公益"模式下大众媒体的渲染和暗示及网络平台的方便和快捷,最终使捐款行为传染、模仿、传播开来,许多个体不自觉加入其中。
但是,当各种各样的捐款充斥了我们生活,其本身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人类许多从众行为归因于模仿, 这时,我们的行为可能并不是遵循我们的意愿,而是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在公益活动中,从众心理有时候让我们在违背内心意愿的情况下做出捐款的决定。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为自己并不认识的陌生人捐款时是否有过犹豫甚至有抵触心理?"结果选择偶尔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0.53%;选择"否"的人数最少,占总人数的17.88%。这表明,大多数人在捐款的时候,是有犹豫的,但是因为从众心理,即使不认识、不了解,无从考证事件的真实性,在受到身边人或圈子的行为压力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时,最终还是捐款了。
大众传媒在"互联网+公益"模式中的角色
在我们国家,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特殊的角色和责任,那就是党和人民的"耳鼻喉舌":上传下达,沟通党和人民;引导社会舆论,匡正社会风气;做好舆论监督,加强媒体的公信力。
1.做好引导者,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理论表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于周围世界"大事"的判断。我们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互联网+公益"模式下,各类公益信息纷繁庞杂,传播媒介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罗一笑事件中上演的反转剧,我们的媒体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新媒体工作者需要打破思维中固有的刻板印象,追求事实和真相,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问题。
2.加强新媒体的公信力,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但是多数传播者发布的信息难以揭示事件全貌,无法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新媒体信息的公信力一直被大众质疑。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新媒体,尤其是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公信力。
"互联网+公益"模式本身带有其不成熟性,制度和监管措施都不完善,这时候就更需要大众媒介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体肩负着为公众和国家的权益发声,对党和政府进行监督,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全体公民的言行进行引导与监督的责任。尤其是党报、党刊等骨干主流媒体,在我们心中一直有着不可超越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在新媒体平台上,主流媒体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面对各色互联网公益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报道客观、真实的新闻,帮助公众了解事实,传播正能量,不惧权威,努力促进官方对各种问题的问责和整改,才能引导"互联网+公益"朝向更加完善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与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郭美美事件到罗一笑事件,"互联网+公益"中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编号:201710165000438。
参考文献
【1】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国慈善联合会.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R].北京:中国慈善联合会,2017.
【3】[法]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责编/刘之琪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5月(下)P22-23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