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频现,瞬息之间就可能成为舆论旋风。这对主流媒体如何担起舆论引导社会职责、如何发挥舆论引导“定海神针”功能,提出了新的课题。福建日报社近年来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顺势而为,从制度保障、正向引导、作业流程等方面不断实践创新,积累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融媒体 突发事件 热点问题 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舆论引导是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急处置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社会转型期和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是否正确、及时、有力,是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处置能否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社会转型期,作用于利益格局深度调整、观念多元化、公民主体意识强化等因素,突发事件、热点问题频现,应急处置工作繁重,对舆情应对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蓬勃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使舆论场众声喧哗,持续出现的噪音可能发酵次生舆情,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急处置构成新的威胁。这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一,媒体舆论引导职责更加重大,更应及时、主动发声,发挥“定海神针”功能,为政府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媒体应创新表达方式,科学发声,在融媒体背景下转变报道策略,使舆论引导更加有效。
福建日报社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媒体融合中顺势而为、创新理念,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工作机制和作业流程,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本文以此为例,阐述融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的报道策略。
刚性制度保障
凡事预则立。应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更是如此。
以“灾害报道要快、事故报道要准、群体事件要稳”为原则,报社制定了《福建日报社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试行)》,区分轻重缓急、区分区域领域、区分集团各媒体进行把握。同时,针对福建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进一步提升台风暴雨天气新闻宣传报道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了《福建日报社防汛防台风新闻报道应急预案(试行)》,针对不同灾害等级,详细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办法。
除两个预案之外,报社还强化纪律,制定并严格执行《福建日报社新闻工作值班制度》,确保预案能够严格执行。在日常工作中,福建日报及下属十多家子报、刊、网、端、微每天24小时安排值班人员,所有单位负责人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接收和传达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和报社宣传报道口径指令,及时报告、处理各地紧急舆情信息。
实践证明,在管理层面,把舆论引导工作作为导向把关、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建立严格的工作规范,提供刚性制度保障,是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的基础。在决策层面,科学预判、严格管控、分类处置、把握好报道的方式和节奏,是舆论引导赢得成功的关键。
正向引导的艺术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多发,且呈现出多元多变态势,必须根据事件性质进行分类处置,预先研判舆情,分类管控报道范围和报道方式,才能确保产生正向引导效应,有效杜绝因报道不当对事件处置形成干扰。
对容易引起炒作和负面社会情绪的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选择不报、少报,或限定范围报道。如恶性案件,在重要时间节点(如党代会、全国两会、省两会、重大活动等)不报,其他时期一般在地区性和都市类报网进行控制性报道。对舆情可控、有全局影响的热点问题,则要主动作为、勇于发声,有效引导舆情。
福建日报对魏则西事件的舆论引导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016年5月,以魏则西事件为导火索,众多无辜对象被裹挟进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漩涡,从涉事医院,到莆田系医院,再到整个民营医院产业,矛头甚至指向莆田人、福建人,乃至整个民营经济……在此种“奋臂一呼人尽墨”的非理性舆论漩涡之下,福建日报在重要位置刊发评论《魏则西事件下的污名化狂欢要不得》,呼吁“我们这个社会,经不起撕裂,经不起折腾,污名下的狂欢和舆论暴力,摧毁的正是你我不可忽缺的爱的阳光与空气,是和谐与梦想”。
这篇评论经福建日报及旗下新媒体刊载后,电视台、网站以及省内外众多新媒体平台纷纷转发。后来的事态进展表明,这一评论为平息舆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评论是对魏则西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污名化“莆田系民营医院”的有力回击,在众声喧哗中表明了理性观点,成为引领正确导向的“压舱石”。
再看另一个案例,即对2017年上半年十大网络谣言之一的“塑料紫菜”的舆论引导。
2017年2月18日,一段关于“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社会民众反应强烈,若不及时击破谣言,将影响到晋江市乃至福建省紫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福建日报社旗下的晋江经济报迅速反应,派出记者第一时间向企业和专家求证,采写稿件《晋江阿一波就“塑料紫菜”风波发声》,在报纸刊发的同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也一并推送,主动回击网络谣言。此后一周,福建日报及旗下其他报纸、网站、新媒体纷纷跟进,引起各级主流媒体的关注,众多媒体共同发声,形成强大舆论磁场,击退了“5000万+”的谣言攻击。可以说,这次反击谣言的舆论战,保住了一个产业,维护了一方社会稳定。
在自媒体“野蛮生长”的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谣言显现出越来越大的破坏力,应对和反击网络谣言是主流媒体不可回避的责任。反击网络谣言,主流媒体必须主动、及时、准确设置议题,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报、网、端、微协同作战,才能打赢舆论“反击战”。
“四个一”提升“四个力”
在操作层面,规范作业流程、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用融媒体手段强化舆论引导、确保报道安全,是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的有力抓手。
以自然灾害报道为例。福建是台风及次生灾害频发地区,做好防抗台风报道是媒体的必修课。福建日报自2015年起尝试报、网、端、微一体化融合报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主动练兵,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报道机制和作业流程。在防抗台风和灾后重建的报道中,展现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扩大了传播效应,发挥了“定海神针”的功能。具体经验可以用“四个一”提升“四个力”概括。
培植一个闻风而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意识,及早部署、实时跟进,保障报道的影响力。台风到来,所有采编人员均进入应急状态,一个包括采编、设计、技术、后勤人员在内的“融媒体报道微信群”随之建立启用,报社领导坐镇中央厨房实时在线指挥。信息发布24小时实时更新,报、网、端、微等多平台同时发力,滚动播报、现场直播、全景拍摄等多手段应用。
建立一套运作有效的防抗台风报道应急机制,明晰责任、协同作业,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福建日报在2016年建立了一套运作有效的防抗台风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启动,融媒体指挥中心随即启用,总编辑、值班编委和各部门负责人坐镇指挥协调部署调配各部门人员。各部门同步协作,各类信息汇集进入融媒体稿库,报纸、手机、PC各取所需,同时发挥不同平台的传播功能。
拥有一批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防抗台风报道阵地,以迅速、权威的信息,提高舆论引导力。全媒体运作、多平台发布,是近年来福建日报防抗台风报道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历次防抗台风报道中,已形成以福建日报为主导的报道基调,以新福建客户端为主的移动媒体直播,以东南网为主的网群覆盖和以福建日报微信微博领头的微传播矩阵,报道涵盖防抗台风的各个方面。
打造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采编队伍,提升报道战斗力。对采编人员而言,台风预警就是战斗指令,灾区就是战场,抗灾救灾中每个人都在向风而行。防抗台风报道就是打仗,每一仗大家都在拼作风、拼业务、拼创意、拼技术、拼体力,把防灾、抗灾、救灾的报道做足、做透、做亮。
最近几年,福建日报在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充分体现“四个一”“四个力”,取得了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
参考文献
[1]方炜杭,赵鹏.媒体融合发展中的舆论引导能力——从“晋江塑料紫菜”舆情谈起[J].新闻战线,2017(7).
[2]王峰琳.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经验与思考[J].记者摇篮,2018(1).
责编/金春妮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10月(上)P53-54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