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推荐阅读 • 正文

由《中国诗词大会》 看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张力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摘要]在当下多达百档的电视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一股清流。该档节目兼顾收视率与文化内涵,融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良好声誉,并成为主流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积极创新的样本。本文通过节目热播的现象分析,力求寻找“在传统文化推广传播的过程中电视如何寻找到创新表达”的答案。这不仅对电视从业者有启发作用,也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电视传播   创新   张力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 A

段时间,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文化竞技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节目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传播题材,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更跨时空地将古人的文化理想、审美情趣与当代的生活现状、传播评价进行了有机嫁接。该节目一经播出,除了收视率大获成功之外,也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与社交平台热议的文化话题。是节目创意主旨抓住了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还是电视传播手段给予了诗词精准的意境之美,抑或是基于我们民族文化的积淀,通过创新的内容和传播的张力,共同构筑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风景,总之,我们感受到了那久违的、发自内心愉悦的文化气息。

 

构思的新颖性和结构化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郎劲松认为,“中国的综艺节目大都停留于2.0时代,而3.0时代才应该是中国模式能够崛起和走出去的原创的时代。”2016年,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策划、共同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是真正具有“中国制造”标识的3.0原创作品,将宏大的文化主题聚焦到中国古典诗词这个微观点上进行表达,将抽象的诗词文化结合电视表现手段具象地呈现出来。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全方位的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又精心设计了嘉宾解读环节,通过专业人士的解读帮助观众对诗词本身有了更深的见解,构思可谓精巧。

形式的创新性与多样化

 

赛制创新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该节目赛制主要是击败体+百人团的形式,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成员,每位台上选手与百人团同时听题答题,最后以击败百人团的人数为选手分数,从而选出擂主,攻擂失败者则重新回到百人团。在这个赛制中,所有参赛者机会均等且富有弹性。这种多方比拼、多方参与的平等循环赛制最大限度地点燃了参赛者的热情,增加了节目在比赛中的竞技性和趣味性。

其次,节目不仅将经典美文的传承与竞技比赛合二为一,还在竞技中设置了很多留白的地方。因为中国文化诗词体现在节目中更多的是营造意境和催发情怀。

再次, 《诗词大会》的比赛题型丰富多样。识别题、对句题、填字题、看图抢答题等除了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诗词素养,更体现了选手之间“个人追逐赛”的乐趣。

最后,《诗词大会》不仅以选拔优胜者为目的,还完成了作为电视节目必要的叙事结构框架,形成了悬念设置和传播趣味点。在现场竞赛告一段落时,节目通过专家解读围绕古典诗词发生的历史故事、典故等,使得受众领悟不同朝代的诗词魅力。

 

内容的艺术性与多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诗词大会》与传统的文化类节目相比,既没有名人或明星参与的噱头,也没有夸张爆笑的表演,更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设计,它真正吸引观众的核心就是其所要传达的内涵,也就是传统诗词的精神魅力和艺术价值。这是在民生影像繁荣、审美浮躁的电视文化产品境况中所成就的一场文化盛宴。

分析以往的知识综艺类节目发现,这些节目多以灌输知识为主,在强调知识性、文化性时忽略了作为电视节目需引发受众共鸣的艺术性、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诗词大会》通过竞技的节目形式激活了文化基因,又在选择内容时,侧重于考虑在思想情感方面仍具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极大增强了节目时代感,很容易与受众达成互动和共鸣。

《诗词大会》创作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入选的题目涵盖了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题目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也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既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叹,亦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童趣,如此丰多富元化的主题,总有一款适合你。而这些应有尽有的主题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性,使受众在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中,潜移默化地传承发扬中华诗词之美。

 

受众的参与性与泛众化

 

《诗词大会》受众参与的泛众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源自大众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个高频词源自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中国与世界产生的巨大价值的崇敬和自豪。对于中国的受众来说,从小就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洗礼,读自己的诗词,在自己国度的传统文化中徜徉是极具文化自豪感的。而《诗词大会》的试题构成都是大家曾经学习过、背诵过、耳熟能详的诗词,这种“简单的考题”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强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二是参赛准入点的平民化。《诗词大会》的报名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只要喜爱中华诗词,就可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外在的条件限制。于是我们看到,参与《诗词大会》的选手下至几岁孩童,上到花甲老翁,有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也有警察、农民、艺术家。这种不论职业、年龄、身份,不论学历、外貌、特长,只纯粹地以诗词论英雄的平台,大大吸引了广泛受众。报名参与的选手想一展才情,而场外的观众则十分好奇,十几岁的孩子是否可以战胜语文老师?公安干警的诗词储备会超过大学教授吗?于是,这样一场形式上颇有创新意味又带着强烈对比的诗词“比赛”活动,掀起了一场难得的泛众参与热潮。

 

传播的张力感和多质化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传播价值与优势极为突出,作为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电视的直观性、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虽然当前传播的环境和生态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电视媒介仍然是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诗词大会》的研发和制作团队都源自中央电视台,首播也一直在电视媒介平台完成,通过电视介质传播,节目创新的优质内容和新颖的创新形式最大化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给受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真实体验。而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电视成为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有力“推手”。

《诗词大会》有效地利用多媒渠道,实现多屏传播。除了以电视媒体作为主流传播渠道,《诗词大会》还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在节目海选初期,通过微信、网络、专业协会、大专院校等五大海选渠道造势传播;在节目播出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扫描节目右下角的二维码与选手同步答题;在节目播出后,可以通过网络分享节目内容即时发表评论。从初期的海选到现场的竞技,再到播出后的互动,《诗词大会》经历了从电视到微信、微博、网络等各个介质的传播,形态更加饱满。

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不仅要在节目市场中另辟蹊径,抢占席位,更要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担当。《诗词大会》的播出,不仅显示了电视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还折射出增加传统文化传播广度和深度的有效路径就是借助新媒介的力量进行跨媒介的传播。

多媒生态环境中主流媒体,一方面要保持自身优势和特色,提高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要转变传播观念,拓宽传播渠道,达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荣,真正实现主流传播的核心价值。

(作者单位:甘肃 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吴重生.从《中国诗词大会》看媒体人文化情怀与担当[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3-27.

3】凌晟珩.从《中国诗词大会》看主流媒体的价值传播[J].电视研究,2016(6).

4】高贵武,胡蝶.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艺术)呈现——解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之道[J].新闻与写作,2017(3).

责编/李德金
 

来源:《中国报业》2018年1月(下)P10-11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