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未知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
细究起来,这档古色古香的诗词节目竟然是由一名学习英美文学出身的年轻女导演带领着一支“80后”“90后”的团队打造而成。古老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种种看似矛盾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这其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何等模样,又有怎样的历练?带着这些好奇,我有幸走近了该节目三季的总导演颜芳,听她讲述她与“诗词大会”的奇妙缘分。
我与《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被遇见”
记者:作为一名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之前一直在做《希望英语杂志》这样的英文节目,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你遇见了《中国诗词大会》?
颜芳:与《中国诗词大会》的接触其实是“被遇见”。因为当时台里已经有了《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反响良好、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化益智类节目,台里仍然觉得还应该有一档关于诗词的。因为这类节目一直都是科教频道在创作,所以这个任务还是落在科教频道,科教频道又将这个任务交到了《希望英语杂志》团队,因而对我们来说这首先是个光荣的任务。于我和我们团队而言,因为专业不同,又是跨界,所以起步之时很是艰难。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年轻,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接下了这个任务,非常兴奋,有种迎接挑战的跃跃欲试感,所以很感恩能与《中国诗词大会》的美丽“遇见”。
记者:英美文学的学科背景对你读诗词、做与中国古诗词有关的节目有何借鉴?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吗?
颜芳:英美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两者虽然相差甚远,但有两个地方是相通的。一是都要耐得住寂寞,都是以内容文本为核心去思考;二是两门学科都与生活紧密相连,“真正了解诗词的人,不断在感悟生活”,无论是英美文学里的锦言佳句,还是中国古诗词里的不朽诗篇,都与大自然、与生活息息相关,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英美文学的学习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和语境,我能借用西方人的思维品读中国的古诗,这些都给了我不一样的心灵感受和领悟,让我能以独特的视角进一步理解中国古诗,我很感谢英美文学的这段学习经历。
记者:之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都是大量地引用外围团队,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纯原创,这个原创的过程有多艰难?对你的历练和成长在哪里?
颜芳:《中国诗词大会》的创意和研发阶段最艰难。因为当时台领导提出了四个字要求:文化、原创。原创是对电视人最大的挑战。台里招标的时候有30多个方案参与竞争,其中有很多模式被提到,比如达人秀模式、选秀模式。而我们当时内心的目标设定是要做一档有中国原创色彩的《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前后做了十五六个节目方案,历经了600多天的摸索、20多个舞美方案,在不断磨合过程中,更加清晰了原创意义何在。我们明白不能往艰涩、难题的方向去发展,在不断实践和反复推演的过程中,逐渐发掘了“熟悉的陌生题”,而这些功课也让我们摸清楚了原创节目的底线。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推出,就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视,而且一季比一季火,甚至带动了一批类似的“文化清流”节目。对于这样的成绩,你如何评价?有过一点小傲娇或自满吗?
颜芳:呵呵,说实话,会有。我们团队跟着诗词大会共同成长,就好像一个妈妈孕育孩子一样。当别人夸你的孩子很优秀的时候,作为妈妈肯定会很傲娇。毕竟节目需要得到认可,而不是自娱自乐。但这个傲娇很快就过去了,对于主创者而言,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后面该如何更好更快地成长,如何让它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节目的火爆于我们而言并不是天降大奖,在我们录制完第一季节目后就有预判,我们相信大家会喜欢它。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场录制的时候,从舞美、灯光到切换的导播老师,各个工种,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他们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会跟着笑,跟着听,跟着享受节目过程。我们自己在录像的时候就发现,原来诗词节目只要切入点找对了,是能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只要播出平台和推广方式得力,火是必然的。第二季的成功虽然是情理之中,但还是出乎意料。第一季是从大年初五开始,每周五晚上在CCTV-1周播。第二季从大年初二到初十一,连续在CCTV-1黄金时间播出。现在回想起来,全台给了节目很多政策上的倾斜。第二季的火爆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播出平台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一档节目有它生长发展成熟的规律,你认为第四季、第五季甚至后面的诗词大会会不会进入“青春期”“中年期”和“老人”阶段?
颜芳:任何一档节目都不可能永远存在,它一定会有个生发、成长以及成熟的过程。“诗词大会”品牌尚处于成长期,还远远没到完全铺开、完全成熟的阶段,它还需要更多营养和空间来长大。对于它今后的成长,作为主创,一方面我们会自我诊断,修枝剪叶,加入新鲜养料,看它在模式、节目推广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还有哪些角度可以深挖;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它能绿树成荫,成为一个生态,围绕诗词这一品牌,能有更多衍生品或子品牌。因为现在的时代环境太好了,大环境永远是好节目存在的空气,老百姓从内心深处呼唤能有一批滋养心灵、有营养、对人生观有指引的好节目。
只有心之所向,才能走得更长远
记者:第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一个完全不出名的“外卖小哥”意外走红,之前节目也陆续出现过一战成名的诗词达人,你觉得这些“素人”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成长经历对于喜欢中国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有何启示?
颜芳:其实我不太认同“外卖小哥”是意外走红,我觉得这是意料之中,是从少年时期至今17年的不懈积累。他能在高考失意后仍坚持以各种方式学习古诗词,哪怕是在送餐的路上也会怀揣一本诗词书籍。他能赢,并不是他手快或心态稳,而是赢在一份没有功利心的热爱上。包括亚军彭敏,也是如此,对于诗词非常执着。彭敏能坚持连续两年参加“诗词大会”,第二季过后,他已经很火了,完全不用再参加后面的节目,但他仍然坚持挑战自己,希望达到人生的另外一个高度。一个是热爱、坚持、不功利,将“外卖小哥”雷海为托到了冠军;一个是在已有的高度上坚持自我挑战,彭敏的这份勇气难能可贵,所以在诗词的这条道路上,他们都是赢家。
这些“素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比赛的原动力在于对诗词无所求的、纯粹的热爱。很多人喜欢诗词,但发现诗词并不能带来名利上的收获时会转向其他能“立竿见影”的事。很多人从热爱出发,但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忘掉初心。而只有这些从始至终都在坚持并且无所求的人,才能走得更长远。
记者:所以对于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小朋友们而言,学好诗词无它,就是喜欢?
颜芳:对,一定是这样。只有心之所向,才能走得更长远。在我看来,我想怎么做的力量远远大于我应该怎么做。
记者: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涌现出许多选手,你觉得这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
颜芳:从导演的角度来看,第一季的陈更是我最喜欢的。她是机器人专业的理工科博士,但骨子里浸润了诗词的营养,就连笔记本电脑上的文件夹都以诗词和词牌命名。她的理性和感性结合得很完美,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既有干练、理性和专业的一面,又是一个热爱古诗词并充满活力的小姑娘,是跨界的典型。她没有被生活和学业所累,一路前行,把所学东西都当成前进动力。我很赞赏她的生活态度,当时觉得她离我心目中的冠军相差不远。
记者:录了这么多期节目,学了这么多优美的古典诗词,你最喜欢哪句古诗、词和哪位诗人(词人)?
颜芳:我喜欢苏轼,苏轼会告诉你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如何让自己过得安心、安宁、安稳。即使经历过人生的几次大起大落,数次被贬,他都能让自己活得好。我觉得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和大本事。我很喜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康震老师点评这首词:“人生有时就是需要苏轼的这股劲,当所有人都给你打零分的时候,你依然可以给自己打满分。”其实“诗词大会”就是通过嘉宾之口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理念传递给观众,这些诗词大众都熟悉,但经过专家的点评和剖析,观众能更敞亮地理解它们,心中豁然开朗。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适合全家观看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你认为当下中国学古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好吗?
颜芳:好啊,当然好啦。我一直强调应运而生很重要。节目内容的好、团队的努力其实只占节目成功因素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大环境使然、氛围使然。因为当老百姓的生活很安稳时,自然会产生精神上的需求。一方面,国人骨子里对古诗词的热爱一直有传承和基础,一旦唤醒会激发出巨大活力。另一方面,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和重视。举例来说,在第二季时,中央电视台拿出最好的时段播放《中国诗词大会》,如果没有那么好的时段和平台,播出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对手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同行的人多了,奔跑起来才不会孤单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创新的原则有哪些?作为节目的总导演,你对它有怎样的期许和目标?
颜芳:所有的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是“守正而出新”,是在保留精华上的创新。《中国诗词大会》的精华是人、诗词本体以及人与诗词的关系,这也是我们要守住的根本。我们要刷新自己,但并非推翻自己。所有的创新应该都是有道理的,依存于理性的判断、感性的分析以及创意创新的过程,有实践的依托。创新不应该是盲目的,通过看收视曲线、收集各方信息、自己复盘、自己当观众等查找出问题,否则是自残性的创新。
于我个人而言,《中国诗词大会》已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种节目的生态,有生长力和生命力,围绕“诗词”这个品牌,可能会影响一代人。我们能产生很多支撑类的节目、衍生品,它们是盘根错节生长在一起的成长共同体,一个生态圈,而非孤零零的品牌个体。唯有如此,它的前途才能更宽广。
记者:节目也是应该讲格局的。很多节目为了出彩要把对手灭掉,而你们不是。
颜芳:首先我们对自己很有信心。我们的对手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我认为路上有对手也好,有同路人也罢,是件好事,这样至少不孤单。节目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气候,气候又分为大气候和小气候。小气候是节目品牌的生长力,而大气候是全国各大卫视都在做文化节目,是对整个中国电视媒体文化圈的提升,是大家都朝这个方向在奔跑。至于谁领先谁落后就是各自的本事了。但我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与别人的对比上,因为我相信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办了三季,一季比一季难,第四季将会有哪些创新点,能事先透露一下吗?
颜芳:第四季相比前三季来说,会有惊喜。第一季的关键词是“重温”,第二季的关键词是“唤醒”,第三季的关键词是“深挖”,那么第四季的关键词就是“惊喜”。目前这个“惊喜”还比较柔软,因为我们害怕效果出来会“有惊无喜”,还在不断地跟专家、团队进行“头脑风暴”。通过前三季的积累,我们发现除了之前的“致敬经典”之外,我们更多的还应该“指向当下”。将古诗词与现代人当下的生活发生关联,在恰当的时候准确自如地运用古诗词,将诗词灵动地带进我们的生活,让现代人产生共鸣,是我们第四季的努力方向。
记者:除了《中国诗词大会》,你对未来的工作有何期待和规划?
颜芳:我会一直做导演,这个职业让我痛并快乐着。于我而言,一线的工作吸引力最大,我更倾向于做文化综艺这一块内容,也许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给予我的信心。而且通过做这个节目,我发现中国古诗词的资源太丰富,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远未被开发,相信未来大有可为,我愿意顺势而为。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1月(上)P26-28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