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学生的体育课就要这么上!

来源:包河教育微信公众号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2-21    
  不知不觉中,咱们又迎来了新的开学季。孩子们回到了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双减”落地后,活力体育回归校园,受到广大师生们的喜爱。如今校园体测更是用上了高科技,无论是坐位体前屈、抑或一分钟跳绳,通过智能采集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一键式”录入技能轻松检测结果,再也不用人工计时、计数啦!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名单,由区教体局牵头、科大讯飞研发的“合肥市智慧体育的研究与应用共同体项目”入选。去年3月起,该项目在全市合肥四中、合肥七中、合肥师范附小、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等九所学校试运用,目前各学校基本进入到常态化应用阶段。

  智慧赋能教育,让体育教学更精准

  在合肥师范附小的智慧体育课上,学生们每人佩戴着一款运动心率臂带,可以记录运动时的心率。

  与此同时,体育老师的平板电脑上,屏幕被分成几十个小格子,实时显示着每个学生的心率情况,当心率达到预警值时,代表该学生的格子颜色会变红,同时会发出声音预警,提醒老师及时调整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课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班级数据报告和个人课堂数据报告,好让我实时了解班级整体、学生个人的实时心率变化情况、课堂阶段平均心率情况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评估课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优化教学计划。”正在上课的陈姓体育老师表示,他将根据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指导,实现精准化教学。

  据介绍,该项目借助智能穿戴技术、AI运动视觉分析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采集分析学生运动数据,自动计算各项运动成绩,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运动档案和成绩报告,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难量化、难记录、难监督、难分析”的问题,让体育课堂变得更“智慧”。

  智慧体育系统,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智能化管理

  就在去年9月,合肥七中、合肥四中、创新实验小学、师范附小二小、阳光小学等九所学校利用AI智能体育系统进行了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包括跳远、50米、引体向上等项目。

  “此次国测,老师只需要简单维护现场的秩序,成绩测试和成绩上传完全交给了系统,降低了体育老师的教学负荷,其中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6个体育老师用了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校几千名学生的体育测试,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该共同体的项目负责人、区教育体育局电教与装备中心主任蔡茜介绍说,这套系统会根据学生以往的运动数据,精准推荐专业的锻炼视频到学生客户端,使学生有针对性学习,使体质健康测试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数据采集,真正实现以测促练,以测促提升。

  “传统体测需要依赖纸、笔、皮尺记录成绩,有时候是体育老师测一节课,用电脑登成绩花一节课,效率非常低。”蔡茜说,现在通过智慧体育系统,自动计算体测分数和等级,图形化、可视化分析优秀率、良好率、不及格率等,提高了体测效率,减轻了体育老师的负担,也实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智能化管理。

  AI智慧操场,体育课程可以更精彩

  “同学们请不要压线”“1号跑道7。9秒,2号跑道8。1秒……”1月6日上午,小包在阳光小学看到了一块可以智能测量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等成绩的“智慧操场”。同学们无需穿戴任何设备,系统通过AI摄像头,自动测量和播报运动成绩,还能监测抢跑、压线等违规“小动作”。

  在以往的体育课程中,面对冰冷、单一的器械,班级中总有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积极性。据介绍,通过这样的AI智慧操场,可以成功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通过人机交互,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按照指令完成各项动作,在规范的指引下完成体育测试。

  在实际使用中,学生对整个项目充满了好奇心,自发的去参加体育锻炼,极大的促进了孩子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与兴趣。以合肥四中为例,单一项目的日均训练人次超过400次,真正让孩子们爱上体育课。

  “目前合肥体育中考有9个选考项目,考生须任选其中2项。”蔡茜告诉小包,“学生课后可以通过AI智慧操场进行自主锻炼,了解自己的优势项目,提升选考科目科学性,也可以提前让学生模拟适应考场环境,修正不规范的动作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据了解,该项目从去年3月开始在合肥四中、合肥七中、合肥师范附小、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等九所学校试运用,目前各学校基本进入到常态化应用阶段。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金春妮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