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东:要求把书法学独立为一级学科,不切合实际?

来源:《书法报》    作者:张波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2-10    
书法报:倪教授您好!近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下简称《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将“美术与书法”并列为一级学科,您认为这样分类合理么?
倪文东:这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是在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基础上,经过10年的实施实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深入调查研究后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在这之前,全国政协、中国书协等多方面的专家都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和积极推进工作,我曾参加过由中国书协、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联合召开的“书法学科升级专家座谈会”。可以说各方面都在积极努力,为书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推动工作,可以说书法的学科升级是人心所向,人心所盼。
这次《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把“美术与书法”并列为一级学科,我认为比较合理,也符合艺术类专业和美术、书法学科本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果将书法单独列为一级学科,学科支撑和学科认同会比较困难,而且与音乐、舞蹈、影视、戏曲、设计,包括与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专业也存在一些差异。这次把美术与书法并列为一级学科,就像把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并列为一级学科一样,契合性强,而且有了学科融合发展的基础,学术界也比较容易接受,也有利于我国艺术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书法学科独立发展,要求把书法学独立为一级学科,这样做一方面不切合实际,另一方面也缺乏学科发展的基础。如果单独把书法列为一级学科,那么书法的二级学科有哪些,是否具备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处理书法与美术的学科关系等,这些都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和弄清楚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把美术与书法并列为一级学科,非常合适,也同时兼顾了学科发展的关系,具有整体艺术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和深远意义。

倪文东书作

书法报:在中国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书法一直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早已形成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学科内涵与其他一级学科有比较清晰的界限。这次《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将书法与美术并列升级为一级学科,专业设置是否会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已开展书法教学的高校将如何解决?
倪文东:中国书法的传统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风格多元,影响深远。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不断出台文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学校美育工作,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书法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书法的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时代毕竟不同了,人类已进入21世纪互联网融媒体时代,传统的书法观念受到一部分年轻人的质疑和挑战,书写工具多次转换,书法的实用性已大大减弱。而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书法艺术的审美教育、书法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等,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去落实,要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去做。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书法学科的调整无疑会对书法学科和书法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我认为这次《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中的调整没有问题,而且非常及时、非常有利。书法界领军人物和全国各高校书法专业院系的相关负责人,要以这次学科目录调整、书法学科升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美术专业的沟通联络,进一步重视书法专业学科建设、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联合进行书法研究项目攻关、认真调查落实书法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强书法专业教材建设等,从各个方面使我们自身逐渐强大起来。
新时期书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定要符合国家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要培养具有深厚综合文化基础知识和艺术创新能力的新型书法专业工作者。书法专业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具有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能力。比如书法与艺术学结合,书法与美术学结合,书法与哲学、美学结合,书法与设计学结合,书法与文字学、文学结合等等(其实我国高校书法专业的博士生培养,近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特别在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一定要扩宽学生的学术研究思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本专业之内,只会读书、只会写字,而不会做研究、不会做项目,专业面就显得狭窄了,这样的毕业生将很难适应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图片

倪文东书作

书法报:《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中,对于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要求“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主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对这一要求,您如何理解?
倪文东:过去优秀的硕士生毕业后就可以进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因为那时候国家培养的高端研究人才比较少。而现在完全不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培养的博士、博士后等研究型人才越来越多,加上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博士后等海归人才等,已经存在过剩现象。现在不要说硕士生,就是博士生能否进大学和研究所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还要看你是否有国外学习或研究的经历、是否有突出的研究项目和成果、是否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等。所以,近年来,国家开始设立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方案,为的是实事求是,适应国家发展和建设需要。书法学科也有了专业硕士,近几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都是专业硕士授权点。
这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中,要求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主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对于书法学科来说,这些问题更突出、更有必要。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国有90多所大学有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培养点,每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有500人左右,与别的专业相比,人数好像不算多,但书法专业就业面比较窄,适应性还不够强。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书法专业职业指向。
这次学科目录调整,书法与美术成为并列的一级学科,对书法专业学生的就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多年来,中小学书法教师没有编制,多数靠美术、语文教师兼职教书法课,不具备专业要求。书法专业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很难进入中小学教书法,因为没有编制。如果学科目录调整,书法成为一级学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书法教师的编制问题,书法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将得到拓展,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书法进课堂就会进一步落到实处。

图片

倪文东书作

书法报:在《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中,对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要求“主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对此您如何看待?
倪文东:过去艺术类专业只有专业硕士学位,而没有专业博士学位。而这次专业目录调整,增加了艺术类博士专业学位,这是国家高端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是非常切合实际、有利于艺术学科发展的思路调整。众所周知,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美术、音乐、设计、舞蹈、戏曲、曲艺、书法、电影、电视等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更偏重于艺术实践、艺术创作、艺术创新,做深入的艺术理论研究的高端人才究竟是少数。所以艺术学科领域就需要培养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某一领域领军的高端型应用型未来人才,让他们领军挂帅,在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电影、电视、戏曲、曲艺、舞蹈等众多艺术实践领域,实践探索,发挥特长,大刀阔斧地工作、创作、创造,为国家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倪文东书作

书法报:在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我国学科中的第13个学科门类。在本次《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稿》中,代号为“1301”的“艺术学”(含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历史、理论研究),与代号为“1403”的设计学(可授予工学、艺术学位),是否相矛盾?
倪文东: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使“艺术学”从“文学”中剥离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艺术学专业的专家教授,等这一天已等了许多年,因为他们为此作了多年努力。在2011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学科下的一级学科有五个: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电影电视戏剧学、设计学、美术学,涵盖了所有的艺术学科门类,这样的调整、分类兼顾了各个方面,是一个稳妥的、温和的、和谐的调整、分类结果。2011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经过10年的应用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欠合理的地方。比如,只有戏剧,而没有包含曲艺;书法、摄影等学科被列为二级学科,不利于学科的发展;艺术学理论过于空泛,下面的二级学科过于狭窄和孤立等。
在此次《学科专业设置征求意见函》中,设计学一级学科,可以授予艺术学学位,也可以授予工学学位,这兼顾了设计学科的特殊性。因为设计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有装帧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装修设计、园林设计,有一些二级学科与工业甚至农业、建筑业等都有密切联系。所以,偏于艺术类的,如平面设计、装帧设计、广告设计等,可以授予艺术学学位;而工业设计、园林设计、环艺设计、装修设计等,则可以授予工科学位,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记者 张波)

责任编辑:周益威 审核:金春妮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