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十年庆典

“双碳”背景下我国石油供需形势与趋势

来源:中国报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1-11-08    
  “作为国内首个油气贸易国际性高峰会议,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为国内外能源贸易企业,提供了深化合作交流、谋求互利共赢的高端平台,我们见证了其辉煌的历程”,出席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代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说:“2021年,世界石油需求渐进复苏,且步伐快于供应恢复,全球石油供需偏紧,油价受到高位支撑。全球石油消费和炼化重心仍处在亚太区域,贸易格局随之进一步东移。中国石油市场受到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石油和成品油需求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姜学峰说,2020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石油需求随疫情改善而逐步复苏,供应侧受到有效管控,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明显改善,同时大规模的宽松刺激政策带来流动性支撑,国际油价震荡冲高。2021年前三季度,布伦特均价为67.9美元/桶,同比上涨25.4美元/桶(+60%);预计2021年全年布伦特均价约72美元/桶,同比上涨29美元/桶,比2019年均值上涨8美元/桶。9月下旬以来,全球天然气及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价格高企引发石油替代需求大增预期,推动国际油价站上新台阶。10月26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最高升至86.40美元/桶,为2014年10月30日以来最高。

  展望“十四五”,姜学峰认为,预期世界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后增速将逐渐放缓,而世界石油供应能力保持充足。预计2022年世界石油需求将恢复并逐步超过疫情前水平。此后,受“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加快、替代能源加速发展以及能源效率提高等因素影响,世界石油需求增速将逐渐放缓,预计2022年-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年增幅从330万桶/日回落至100万桶/日左右,明显低于疫情前五年的均值。其中,因能效提高、电动汽车发展以及居民出行习惯的改变,汽油需求较难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航煤需求将在2024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化工用油需求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仍保持微幅增长,2021年起保持稳定增长步伐,并将成为中长期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姜学峰说,“十四五”期间,世界石油基本面逐步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承受逐年走低压力。世界石油需求继续恢复性增长后增速将逐渐放缓,同时“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给石油需求增长带来的压力将不断加大;而随着OPEC+减产原油回归、以美国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增产提速,加之伊朗受制裁原油有望重返国际市场,世界石油供应充足。受市场流动性收紧和美元升值影响,2022年-2025年,国际油价下行压力加大。

  世界石油供需格局,仍呈不平衡、不匹配特点。全球石油资源供应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前苏联等地。世界石油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欧洲等地。全球炼油业格局的调整也促使原油贸易格局发生变化。2000年之前全球炼油中心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以后随着亚太地区的中国、印度、越南、印尼等大规模新建炼厂,亚太地区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炼油中心,吸引全球原油贸易流向由欧美转向亚太,原油贸易中心东移。2020年,亚太是全球石油需求最大的地区,为3099万桶/日,占全球需求总量的38.7%。预计全球原油贸易格局东移趋势进一步发展。

  姜学峰说,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上低基数效应,宏观参数全面反弹,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2.7%。1-8月,我国石油消费量达4.74亿吨,已高出疫情前水平,较2019年同期高4.9%。预计2021年全年石油消费约7.13亿吨,较2019年增长3.3%。不过,由于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商用车需求下滑、以及各种石油替代产品发展的影响,我国石油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已经由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时期。

  在“3060双碳”目标下,预计我国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达到7.8亿吨左右峰值,此后较快下降,2035年降至5.8亿吨,2050年降至3.0亿吨左右。未来我国原油产量可望维持在2亿吨左右,203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仍约65%。国内原油进口来源已呈多元化格局,2021年1-8月,我国从中东的原油进口量约1.7亿吨,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49%;其次为独联体国家和非洲地区,进口量分别为5604万吨和4051万吨,占比分别为16.2%和11.7%;再次为中南美洲地区,进口量为3006万吨,占比8.7%;此外,亚太、北美、欧洲地区进口占比分别为1.5%、1.2%和1.2%。前十大进口来源国进口总量达到2.79亿吨,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89.9%,其中包括6个中东国家,1个美洲国家、2个独联体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