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家风”文化的根,是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记忆;小时候,父母怀抱着年幼的孩童轻轻哄睡,这是“孝”之因;长大后,孩子搀扶着老去的父母慢慢行走,这是“孝”之果;家风润泽,承袭千年,人世间处处都有“孝”的体现,生活里常常都可看到“孝”字当先。
去年3月,一则“百岁老人喊女儿‘妈妈’”的视频感动全网,视频主人公、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安居柔刚街道办琼江社区居民李永纯以“善良”为底色,把“孝心”揉进细碎的日子里,数十年来悉心照顾家人的事迹让无数人泪目与钦佩。
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有时候,岁月流逝冰冷,得以留存的一些微光,便是那些长情的温暖与陪伴。面对生活的一次次磨难,李永纯选择坦然以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的性格变得坚强,眼神依然坚定有光。
2002年,李永纯相濡以沫的丈夫被查出已是肝硬化晚期,虽经治疗仍于2005年去世,紧接着丈夫的妹妹也因车祸去世,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天生聋哑的弟弟。面对公婆让她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的劝告,承受丧夫之痛的李永纯拒绝了,她调整好状态,毅然撑起了整个家。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永纯不仅悉心照顾年迈的公婆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保障他们的饮食起居,也照顾聋哑弟弟的生活,哪怕他因为天生聋哑、脾气古怪,难以沟通。但李永纯并不介意,只是默默地尽心为他打理生活的不便之处,并支付水电费用等日常开销。
尽管年迈的公婆先后去世,生活依然艰苦非常,但李永纯始终以自己的行动为家人带来一缕缕柔暖的阳光,她觉得,“这是我的责任,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自己多付出一点,家人就少累一点。生活是自己慢慢活出来的,只要心中有希望,坚持就是胜利。”
融在血液里的孝心
“来,老妈我们来耍这个”“你看这个像个啥子?”“像啥子,像耗子!”
这般充满童趣的日常对话,正是出自李永纯和她的百岁母亲杨玉林。1920年出生的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导致记忆力衰退,智商也因此大为下降,不仅记不得家人,连刚刚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也很快忘记,须臾间都离不得人照料。最难熬的是老人的作息,病症中的老人总是吵夜,常常凌晨3点还在吵闹,有时甚至影响到了邻居,让李永纯满是歉意。她想方设法让老人的白天更充实,陪老人做游戏、逛公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消除白天的困意,尽量让作息趋于正常。在她的努力下,老人在晚间可以香甜地多睡一会了,可李永纯自己却长时间每晚只能睡不到4个小时,日渐消瘦,1米65的身高只有44公斤的体重。
当父母和子女的身份互换,会有怎样的感受?李永纯的回答质朴非常,“小时候母亲细心照顾我们,现在她老了,正该我们尽到做子女的责任,让她有一个好的晚年生活,让她开心。”为病症困扰的老人心智“凝固”宛若孩童,常常把女儿当成了姐姐或妈妈,依赖非常,视频里那句“妈!妈你去哪?你一定要和我一路哈!”正是老人带着惊惶的呼唤,李永纯柔声答应着,变着法子哄老人开心,她找来黄豆、绿豆让老人挑选,挑好了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小小的游戏让老人笑逐颜开。
天气晴好的时候,李永纯会带着母亲到公园休憩,气色良好、衣着整洁的百岁老人总能引来世人的艳羡,这是一家人的幸福时光。“用爱守护家庭”、“父母养我小,我陪您到老”,这便是中华孝道与家风的完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