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助力乡“春”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赴蟠龙金花坑春砂仁基地,走访春砂仁炮制非遗传承人梁方生,围绕“四大南药”之一的春砂仁开展实地调研工作。通过深入了解春砂仁传统炮制技艺,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以青年实践力量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山林问药:春砂仁的千年寻踪
实践队行至蟠龙金花坑春砂仁基地,沿途山间小径蜿蜒,基地内砂仁植株层层叠叠的沿着坡地延展,翡翠般的叶片在山风拂动下翻涌摇曳。在该基地,实践队与春砂仁炮制非遗传承人梁方生展开深度交流。交流期间,梁方生围绕春砂仁种植领域,系统阐述了春砂仁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关键生长要素等核心内容
据他介绍,春砂仁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荫蔽度高且土壤肥沃的山区环境,对温湿度、光照强度及土壤肥力等生长条件要求严苛。此外,梁厂长着重指出,人工授粉环节面临现实挑战,具体表现为劳动力供给不足、从业人员趋向老龄化且工序复杂。他期望更多年轻有为的新生力量投身到春砂仁产业,助力该产业焕发新活力,这也是实践队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炮制悟道:春砂仁的匠心蜕变之路
蟠龙金花坑春砂仁之所以品质上乘,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有其严格的古法炮制工艺,这在阳春市的春砂仁产业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春砂仁的炮制工艺蕴含深厚的传统智慧,是中医药文化与匠心技艺有机融合的典范。该炮制流程涵盖选果、清洗、烘干、去壳等十二道严谨工序,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历经十余日精细处理,最大程度提升其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效果,让每一颗春砂仁都成为凝聚传统智慧与匠心工艺的珍贵药材。
现代化炮制虽然能降低劳动成本与时间成本,但其在精准度和细节把控上,始终难以企及人工炮制所赋予的独特品质与温度。在工业文明与传统工艺的碰撞中,人工炮制以其无可替代的温度与灵性,持续守护着春砂仁的药用价值与文化底蕴,在春砂仁产业发展进程中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春接力:春砂仁产业振兴进行时
为了掌握春砂仁产业发展情况,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践队积极走访当地居民,加工从业者,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与集市摊位,开展面对面访谈与实地观察,了解市场供需的真实状况。
在实地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发现部分农户通过将春砂仁加工酿造为砂仁酒,或与蜂蜜等原料混合制成砂仁蜜进行销售。针对这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实践队伍充分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开展春砂仁副产品宣传推广工作,着力提升春砂仁产业社会认知度与市场影响力,以具体实践举措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在春砂仁传统炮制技艺与现代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进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躬身力行诠释了新时代担当。用青春力量为春砂仁产业注入新活力,在金花坑这片孕育优质春砂仁的沃土上,书写着传承与创新并重的乡村振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