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四景之太清观书(国画)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美术史上,与浩浩荡荡的男画家队伍相比,女画家显得太为稀少了,而能让女观众参观画展的例子就更为稀罕了。不过,在宋代,着实发生了一件这样的稀罕事,而且女同胞们看的还是外国元首的画展,这一高端的艺术策展事件与太清楼这座北宋皇家图书馆相关。
太清楼位于北宋皇宫崇政殿的西北,在迎阳门内的后苑中。此楼作为皇宫后苑主要的藏书楼,贮四库之书,包含经、史、子、集、天文、图画等,其形象见于《太清观书》,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北宋佚名《景德四景》中的第四段。画的是北宋景德四年三月,宋真宗召文臣观书于皇家图书馆——太清楼的事件。图中展现的是大臣们有些已进入殿内读书,有些则立于庭中。此段图描绘的重点是太清楼,这一建筑为七开间,屋脊的鸱尾尚存唐代遗风。斗拱的结构较为简朴,使建筑显得简练有力、大方疏朗。地上铺设散水砖,藏书楼入口由两组台阶而上,四周均设有栏杆。楼前有太湖石,楼的两侧均种植高大的柳树,环境雅致。在画法上,界画的线条劲道,用笔虽细致,但不刻板,设色沉稳。
太清楼作为专为皇帝设置的藏书、读书之所,自真宗时起,也是各帝与宗室、辅臣宴饮欢娱、观书以及阅览太宗御制墨迹之地,《玉海》对此多有记载。在“澶渊之盟”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名相寇准(961—1023)曾有幸登上太清楼观书,并作《应制太清楼观书》诗,曰:“仙禁开书府,神毫纪格言。简编包舜禹,围范总乾坤。稽古崇契教,斯文辟圣门。从游观奥秘,何以报宸恩。”北宋灭亡,随着东京陷落和皇宫被毁,就再也不见有关这座藏书楼的记载了。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重要艺术文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千角鹿图》条中对太清楼有一段记载:“皇朝与大辽国驰礼,于今仅七十载,继好息民之美,旷古未有。庆历中,其主(号兴宗)以五幅缣画《千角鹿图》为献,旁题‘年、月、日御画’。”上命张图于太清楼下,召近臣纵观,次日又敕中闱宣命妇观之,毕藏于天章阁。
说的是,辽宋修好70年,到了宋仁宗庆历(1141—1148)年间,辽兴宗亲自画了5幅缣画《千角鹿图》献给宋仁宗。由于画上有辽兴宗“年、月、日御画”的御题,因此还是可信的。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是辽国第七位皇帝,1031年至1055年在位。他的文化素养较高,工诗词,擅丹青,常与宋朝皇帝以书画相赠,俨然有中原帝王之风。曾以所画鹅、鹰、鹿送于宋朝,点缀精妙,宛乎逼真。然而,作为皇帝的辽兴宗是否真的有精力去创作《千角鹿图》这样的5幅工笔画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即使像宋徽宗这样的著名画家皇帝也有许多所谓的“御题画”并非自己所画。
得到辽兴宗的献画后,宋仁宗龙颜大悦,命令将它们展示于太清楼下,召来近臣参观,第二日又命令享有朝廷封号的妇女前来参观画展。这一号令大臣、命妇皆来接受审美教育的国家举措前所未有,使之成为中外美术展览史上的首创。当然,毋庸置疑,宋仁宗在其间进行炫耀的成分更大。因为辽兴宗不但主动接受中原大国的文化洗礼,而且将亲笔画献给宋仁宗,仁宗当然要好好展示并宣传一番。条目中提及的《千角鹿图》可能是异于汉人画风的《丹枫呦鹿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类的绢画。画展结束之后,宋仁宗将它们藏于天章阁,并作飞白书答谢辽兴宗。自此,辽兴宗、宋仁宗互赠书画并召集大臣、命妇参观的故事在画史上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