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战“疫”:高德推进数字出行新基建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1    
  “每天早饭时,打开高德地图速览各地最新疫情;出门前,在地图上查询目的地人流热力图,通过公交地铁满载率查询的功能来决定出行方式,之后在高德打车选择测温消毒认证的安心车去上班。”——北京市民小范发现,疫情之下,地图在她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出行信息获取,到行前决策,再到出行服务,通过高德地图,这些需求已经在悄然间被一站式满足。
  像小范这样选择“数字化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疫情让很多用户把地图作为解决出行需求的重要入口,数字化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便捷,更在疫情中带来了安心。
  根据高德地图数据显示,2月10日陆续复工以来,在高德地图上搜索花店的数量位居第一,比此前增长了106%;人才市场搜索量居第二位,增长了42.3%;理发店的搜索量增长了37.9%;4S店的搜索量增长了35.4%,这些数据所展示的不仅是疫情之下人们的愿望清单,也印证了越来越多人的出行因数字化升级而变得不同。
  和时间赛跑
  春节期间新冠疫情肆虐,阿里巴巴高德的工程师们火速上线一系列硬核功能,用技术践行公益,助力战“疫”。
  1月24日,高德地图紧急上线发热门诊信息,批量覆盖全国103个城市的3364个发热门诊,后又更新至10145个。1月28日,高德地图上线“在外湖北游客酒店”查询入口,帮助滞留在外的湖北游客可以快速找到指定接待酒店。1月31日,针对武汉市民生鲜购买的刚需,高德联合饿了么上线“生鲜便利服务站查询”。2月1日,高德打车联合合作伙伴风韵出行在武汉紧急上线医护专车,大量志愿者加入其中,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2月8日起,高德地图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20多个城市的实时公交页面上线疫情防护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出行佩戴口罩。2月13日,高德地图与全国29个省市交警合作,覆盖了4000个防疫检查站,通过系统对沿路司机进行信息提示。2月14日,为保障救援物资快速到达疫区,高德上线救援物资货车绿色通道,让救援货车躲避绕行,直达目的地。2月19日,高德联合八大酒店推出安心住酒店,覆盖300多城市。
  在北京,2月中旬,高德地图上线了北京地铁和北京公交客流满载情况查询功能,北京市民可以实时了解地铁、公交客流是否密集、乘坐是否舒适,有效帮助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在上海,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监制下,高德地图与支付宝联合研发出租车乘客登记系统,实现司乘双方信息可追溯,这是用数字技术助力现代化治理的又一创新。针对全国范围内的返程复工潮,高德地图推出“返程直通车”一站式服务,通过疫情信息提醒、防疫检查站及高速收费站实时车流信息、返程人员信息在线登记等多项功能,帮助自驾返程用户更好规划行程,减少返程途中的停留和等待时间。
  为帮助市民避开人群安心出行,高德地图还上线了目的地人流热力查询服务。首批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包括近2万个与工作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热门地点。
  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从春节前开始,高德之所以能够以天为单位迅速上线一系列惠及民生的实用功能,除了高德程序员们的家国情怀,这也是高德业务不断进化的必然结果。疫情面前,我们希望用技术推进数字出行新基建,让数字出行为用户的安全保驾护航。”
  数字出行新基建
  在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成为中国抗“疫”经验里的一抹亮色,也是危机中孕育的新机会。作为首个日活过亿的国民出行平台,高德地图一直从地图导航工具向数字出行基础设施进化。高德是中国最大的人地关系大数据平台,在位置大数据领域的POI采集能力,覆盖超过300个城市,高德还开放数据能力给包括苹果地图在内的国内外众多公司。在交通大数据领域,高德覆盖除了南海上的三沙市、澳门、台湾之外中国所有地级城市的实时路况,实时路况的准确率超过90%。
  丰富的人地关系大数据生态让高德成为中国交通出行行业的五大标配:高德有超过4亿月活用户量成为用户标配;高德服务淘宝、微博、今日头条等超过30万的App成为应用标配;高德与中国市场所有主流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成为汽车标配;高德与近200个城市的交管部门深入合作成为交警标配;高德携手原国家旅游局,覆盖中国绝大多数5A、4A级景区成为景区标配。
  在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看来,数据是高德业务的根基,地图是高德能力的载体,面向未来,高德远远不只是一张地图。高德正围绕立体化信息服务和全域化出行服务,构建立体化的数据生态,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出行新基建,让技术普惠大众。
  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所说,“就像十七年前所经历的,SARS以后,电子商务获得巨大发展。每次重大灾难发生的同时,总孕育着新的历史机会。”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