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艺考目击:艺考不易追梦无悔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旭 魏梦佳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18    
  在中国传媒大学,来自广东的考生张可背着画板、抱着颜料,刚走出考场,便又迎着冷风去查看另一场复试的考场安排。今年她报考了该校的3个艺术类专业,均取得复试资格。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去,2019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已悄然拉开了帷幕。连日来,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各考点外,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追梦”的考生和家长。
  据悉,今年北京艺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竞争更加激烈。北影今年本科计划招生520名,但报考总人次达近6万,同比增长约31%;中戏共有6.7万多人次报考,比去年增长1.6万多,为历年报考人数之最;传媒大学今年也有近5万人次报名参加初试,人数再创新高,其中2.3万多名考生进入复试,角逐793个招生名额。
  面对汹涌的报考人潮,考生们在寒风中奔波各地,开启追梦之旅。
  独自一人来北京考试的张可心里装着一个“动画梦”。她从初中开始就对动画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时明确了艺考方向,希望能在动画专业学习,将来制作出经典的动画作品。“艺考虽然辛苦,但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我愿意。”她说。
  来自江西的考生张蔚楠刚走出考场,脸上挂着微笑。这个大男孩一直喜欢戏剧影视,但因为艺术道路艰辛,家人并不是很支持他艺考。“我知道从事艺术这一行不容易,但我认为艺术也是指引一个人成长的航标灯。”他说,“既然追梦,就无怨无悔。”
  每年的艺考都倾注着家长们的关爱和希冀。大年初六,48岁的韩高明就带着女儿从家乡山西忻州赶到北京,帮助孩子专心准备复试。在传媒大学的考场外,他笑着介绍,女儿对导演工作有很大热情,平时也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担任导演,希望她可以如愿攻读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近年来,北京各大院校在艺考中越来越重视考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能力。今年传媒大学还在原有语数英考试类别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史哲考试类别。韩高明认为,为了国家建设需要和个人成长需要,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都非常重要。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她可以健康快乐成长,不断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不仅抓艺术,也要抓文化。希望她这次考试顺利!”这位父亲说。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