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联动 共融共享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福州探索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曾 艳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5    
  【摘要】自2018年下半年起,全国掀起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热潮。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福州日报社不断思考市级媒体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开创出一个市级主导、市县共建、共通共融共享的“福州模式”,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路径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   市县共建    共融共享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指明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局性战略意义,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县级媒体的转型升级。全国各地积极行动,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有效路径。
  县级融媒体中心到底如何建设?面对福州各区县普遍存在的疑惑,福州日报社按照福州市委宣传部关于打造“联动宣传大格局”的目标,提出了市级主导、县市共建的思路,在福建省统一建设县级融媒体省级平台的大背景下,开创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福州模式”。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
  县级媒体作为基层媒体机构,分布面广、数量多、自身力量弱,受体制、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县级媒体融合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
  就福州市而言,全市12个县(市)区中,只有4个区县拥有报纸、电视台、新闻网和新媒体等比较完善的传播平台,区县媒体发展不平衡。至2018年底,12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均已挂牌,大部分实现合署办公,但机构改革尚未正式启动,受人员老化、队伍结构单一、编制不足等问题困扰,挂牌后各媒体只是沿用原有的采编生产流程,报道力量分散,不同媒体之间并未实现融合,新闻线索、新闻产品无法共享,产品生产力、影响力有限。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通病,福州日报社深入区县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区县媒体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实现深度融合,急需通过借力发展、抱团共建,实现弯道超车,完成转型升级。
  县级融媒体中心目前有三种模式:与央媒省媒共建、与市级媒体共建、与商业公司共建。与央媒省媒共建,虽然县级媒体可以直接接入省级、中央级平台,节约初期投入,减少财政负担,降低运营成本,但容易出现各区县分散发声、市县两级脱节的现象,不利于提高整体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
  与商业公司共建,企业虽然拥有技术、资金优势,可以帮助县级媒体快速搭建技术平台,但是企业不了解媒体在融合中的真实痛点,容易在技术平台建成后,出现多个媒体“形”融而“神”不融的问题,无法指导媒体矩阵整合、采编流程再造,不利于提高媒体自身生产能力。
  相比之下,因为地缘优势,无论是在新闻宣传,还是在技术体系、人才队伍、多种经营方面,市级媒体和县级媒体的模式都一脉相承,市县共建更易相融相生、合力推动。
  1.有利于落实工作责任制
  宣传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在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县市共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更有利于坚持市委、市政府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统一领导,防止区县阵地剥离。
  2.有利于整合区域宣传力量
  市级媒体与区县媒体常年合作,已形成了默契的协作关系,市县共同发力,可以巩固和扩大全市主流媒体影响力,有效防止各地分散发声。
  3.有利于打造一体化技术平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不足,难以组建庞大的技术团队从事平台开发,县市共建,可有效利用市级媒体的成熟技术和融合平台,为后期维护、迭代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4.有利于缓解县级财政资金压力
  建设融媒体中心需要在场地、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各区县分散建设,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增加政府负担。县市共建可以借力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县市共建融媒体中心的实践探索
  2019年7月16日,福州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会在福州日报社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由福州日报社主导,县市共建融媒体中心。根据区县不同发展现状,福州日报社量身定制“五个一”的解决方案:整合一个机构、建设一个空间、打造一个平台、培养一支队伍、完善一套机制,以推动各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尽快破局。
  作为区县共建的“中枢”,福州日报社在运维并联动全市200余个微信公众号、11个区县新闻网站,初步搭建起互动宣传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共通、共融、共享,在平台开发、内容渠道、人才培训等方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共通:标准化建设,打造一体化技术平台
  依据中央出台的建设规范,报社明确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整体架构,推进技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全面重组报社、电视、网站、新媒体的原有业务单元,提供新闻发现、指挥策划、融合采编、融合分发、舆情研判等多个功能,使记者编辑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编辑审核。同时搭建“福州新闻云平台”,免费接入各区县融媒体中心。借助中央数据中心、云部署等手段,在市县两级打造统一的宣传指挥调度和集中分发平台。两级媒体审核发布的稿件第一时间入库,各媒体根据需求自主选用,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常态化、内容输出最优化、传播效果最大化。 县市共建的模式,推动福州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速。2019年年底前,12个区县将完成接口接入工作,并通过“福州新闻云平台”统一接入省级平台。
  2.共融:发挥枢纽作用,打造三级融合体系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仅有技术平台共通是不够的,还需要实现内容兼容、宣传互通。市级媒体承担着桥梁纽带作用,要不断整合导入资源,打通三级融合,提高内容生产能力。
  内部融合:打造完善媒体矩阵,推动新老媒体一体化发展,整合优化采集力量,完善统一策划、统一指挥、差异表达、多元发布的流程机制。
  县市两级融合:统分结合,技术平台、信息资源、大数据分析、采编力量、技术应用等要素,该融的一融到底;各终端产品制作、栏目设置、新闻发布等,该分的各司其职。
  中央、市级融合:放大传播效应,由市级媒体作为中枢,打通与省级、中央、头部平台的合作联动,让区县新闻走出去。在福州市委宣传部的推动下,三级融合有效壮大了福州市主流舆论。在多次重大主题报道中,福州日报社作为策划源头,为区县提供编辑思路,市县媒体分别推出同题报道,引导市民关注热点,共同打造爆款,实现一体发声、同频共振的传播效果。
  3.共享:人才激活,打造媒体共生生态系统
  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媒体要不断激活人才资源,提升造血功能,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媒体共生生态系统。区县融媒体中心派驻记者编辑到福州日报跟班学习,共同参与采编策划,开展联合培训,加强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激励、转型、提升力度。探索上下挂职机制,福州日报社人员到区县融媒体中心挂职,共同参与指挥策划。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中,首次尝试两级媒体内容生产联动,12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打造大型网络直播,实现市县两级无缝互动。
  融媒体中心建设如何深化
  根据中宣部的要求,2020年底要在全国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在物理空间、技术平台基本建成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做深做实,共建如何继续深化?笔者认为,在县域用户成为移动应用最大增量群体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围绕其核心定位——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聚焦本土用户,通过“内容+”“服务+”“活动+”“产业+”拓展传播价值,从单一的新闻信息生产者向综合性区域特色产品提供者转型。
  1.权威发声,打造县域政务发布第一平台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分散在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信息资源,借助APP、微信、微博等平台,打造区域政务发布第一出口,提高县级媒体政务发布的即时性、影响力。
  2.跨界整合,强化县域本土化综合服务
  建设自有政务APP,加强本土化服务。与智慧政务资源、社会企业有机打通,提供违章查询、社保查询、生活缴费、扫码乘车、预约挂号等生活服务,精耕教育、体育、饮食等垂直领域,构建本土生活的服务闭环。
  3.文化引领,培育地方特色品牌活动
  创新“内容+服务”,做好“策划+活动”。梳理分析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禀赋,打造地标性品牌活动,并借助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县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开放共享,拓展产业运营新模式
  从本地资源入手,打破地域局限,激活外部市场。借助市级媒体产业化运营经验,从文化创意、节庆活动、大型策展等方面整合营销,探索股份制公司共同运营的新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
  (作者单位:福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史小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市县共建模式[J]. 西部广播电视,2019(6).
  [2]张志平,商建辉.战略联盟:县级融媒体共生机制的构建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9(6).
  责编/邓应华
《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12月(上)P36 -38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