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下广场舞发展机制探究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黄佳丽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4    
  【摘要】近年来,有关广场舞的标签化、符号化事件频发,并且在现实生活经验和媒体的形塑下,人们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甚至偏见有强化的趋势。本文从刻板印象形成机制出发,并以传播学理论当中的社会心理学为角度,探析广场舞经久不衰的发展机制,以及个体对于共同体需求愈发渴求和积极建立小型共同体的原因。
  【关键词】广场舞 社会认同 共同体需求 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绪论
  1.研究背景
  广场舞是社会转型时期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对于休闲娱乐以及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广场舞凭借设施要求低、活动地点灵活、参与度高以及扩散影响大等优势,成为人们在新时期文化发展中的常见娱乐形式。由于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这一群体对共同体的渴望。新媒体语境下,媒体的形象构建使得人们对广场舞产生了刻板印象,尽管存在这种标签化现象,但是这一群体中的个人依旧对归属于这样一个小型共同体抱有热忱。因而基于传播效果、社会结构心理变迁来解释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
  2.研究价值
  对于广场舞的研究实则是一种对社会亚文化的探究,由于吸引的主要是在社会变迁中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中老年人群体,尽管在社会上引发了广大的关注但是却并未成为主流,它受到时代变化发展的影响,但又有自身不变的特点。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在我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变迁中,社会个体在这种不可逆的变化中有着怎样的精神和心理特征。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一定的价值。
  广场舞的媒介印象
  社会媒体对于这种现象的报道,多以一种消极负面的方式呈现,如噪音扰民、乱占用场地、极端的冲突等。由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可知,在新闻的选择处理过程中,媒介通过信息的把关、素材的框限来展现的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是有偏差的。
  同时,多数新闻报道也暗示强化了这种偏见。在受众对文本信息进行解码时,由于不同的人对于语言的内涵意义的解读程度不同,因而对于语言背后的意义产生的联想也有所不同。内容生产者如果在新闻语言中使用了有感情色彩的词句,表达了个人观点或结论,就容易将边缘人群的形象符号化、脸谱化,加强了刻板印象。
  在后真相时代,媒体为了激发受众情绪热点和加强传播效果,就会去迎合受众的这种以感情情绪为主导的心理,制造热点、引发大众关注,从而不断强化广场舞在受众中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对于这一现象的成见。
  广场舞群体的自我价值选择
  1.群体中的自我认同
  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是一种生理性本能,这种归属感能够满足他们对于消除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需要。
  现今社会,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其独立性、独特性和主体性日益得到加强,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程度更高。但中老年人由于对新兴媒体的接触有限,使得他们与年轻一代之间的代沟加大。这种环境中,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速度,中老年人群体对于同他人交往、沟通的社交需求被放大。
  广场舞作为依托兴趣爱好而形成的群体,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一个群体,其内部有着群体共识和规范,个人为了更好地贴合与群体之间的契合度,会不断去接触与该群体相关的新闻和信息,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内部情况和社会对这个群体的看法,以便于对群体内外的沟通。新媒体语境中的网络言论呈现更为极端的特点,尽管社会对其给予了不少消极的并带有标签化的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寻求依附于某个群体的本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技术改变的只是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形式,无法磨灭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对于归属群体的渴望,人们依旧沉浸在其中的乐趣当中。广场舞群体只是改变了部分开展形式,使得其更小地影响公共秩序与空间,从而减少活动时的阻力与矛盾。
  2.差序格局中的熟人社交
  费孝通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发展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现一种“差序格局”,即圈层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个人为中心,依据血缘或地缘关系的原则而延伸出的同心圆体系。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推浪格局,形成了我国社会特有的以“人情”为基石的人际交往模式。
  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空间上的封闭与隔离,弱化了亲缘和邻里关系,人们对人情因素的依附降低,本能的需求转变为陌生人之间短暂的互依关系,这是现代社会带来的新的交往模式。
  当今社会环境中,尽管人们在各方面较之以往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但这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即人们也迷失在消失的意义之中,这是现代文化所面临的窘境。在这种语境下,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中个体压力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能看到个体迫切希望寻找到一个全新的归属群体,从而获取依附于共同体而带来的安全感。广场舞群体就是这样一种小规模的群体,每一个参与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渴求通过共同体来抱团取暖。
  3.情感需求下的价值重构
  人们通过制度、规范了解社会,相对来说只是一个凝固的社会形态,并不能把握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和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赖特·米尔斯认为,要把握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就必须了解社会的情感结构,要去深入关注社会中人的情感与思想精神。广场舞的盛行,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形式,这一群体通过这种身体实践活动,获得仪式感和强感染力的情绪,并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生活方式的变迁,让广场舞群体中的人倾向于展现自我的魅力与对选择健康生活的态度,这既是社会文化与氛围中,中老年人对情感外在表露的一种体现,也是对自我价值定位的新方式。
  结语
  大众媒介通过长时期的传播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使其符合社会的主流思想。广场舞群体通过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建构了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群体形象,试图以此获得他人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也是广场舞得以盛行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人们对广场舞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中老年人自我追求和社会期待的冲突,是广场舞被标签化的重要原因。这种偏见是长期累积产生的效应,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受众的认知结构之中。
  新媒体语境下,良莠不齐的信息流在一定程度给人们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带来消极影响,这种有时代特色的新思维与传统价值理念产生了分歧,使人们由于惧怕大群体的压制,更倾向于归属在一个基于兴趣或其他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小型共同体中。海德认为,人类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人们一旦在认知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的状态发展。广场舞中的个体,将自己当作群体中的一分子而非单独的个体,通过对比其他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追求与群体其他成员的一致性。广场舞群体拥有相同的认知与行为,加强了这一群体的关系紧密度,从而更能够抵御来自这个群体之外的社会压力和偏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代迅.广场舞:意识形态、审美文化与公共空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
  [2]杨潞然.广场舞的社会价值及存在的问题[J].长治学院学报,2014,31(05).
  [3]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沃纳.塞弗林,詹姆士·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杨瑞玲.随迁老人广场舞趣缘共同体建构与城市社区融入[J].人口与社会,2018.
  责编/孙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7月(下)P64-65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