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文化名城凉州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面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人民群众对地域文化、公共文化、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日俱增。据此契机如何发展凉州文化,进一步形成凉州文化品牌,更好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潜移默化地传递凉州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多元文明交流融合中不断焕发凉州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是新时期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凉州文化 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5;G122 【文献标识码】
“一带一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即得到很多国家的关注和深度参与,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的魅力和影响力。
1.“一带一路”的建设迫切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
“一带一路”承认文明多样性,包容文明异质性,推动异域文明互相欣赏、和谐共处,找到了各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兼容并包、携手同行。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带一路”内涵的外在体现。文化是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和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信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自我发展与他人发展是互立互达、共立共达的统一体。“协和万邦”的观念,与实施“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息息相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最大限度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一带一路”逐步向不同领域纵深发展。
(2)“一带一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支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促进国家崛起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地域生命力、活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拥有风格迥异的文化背景,“一带一路”倡议在今天的世界经济发展中为各民族提供价值指导、生活准则、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得到了沿线各国的认同,不同文化的交融在逐渐合作中成为国家话语权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仅将中国的丝绸和陶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欧亚各国,同时各国的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绘画等艺术也流传到了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保留了经济等领域的优势,还符合当代不同地域、种族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唤醒丝绸之路新的内涵,使得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带一路”倡议将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使不同文明紧紧相连,并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优质资源,这对调和各国不和谐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一带一路”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通过文化传承、挖掘等方式,发扬、保护好已有的文化遗产,还要给予古文化新的内涵、魅力。不仅仅发挥其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贸易作用,还要使之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促进中华文明与别样文明的有机交融,使之成为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同和共同的遵循。
深耕“一带一路”,特别要注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吸纳其他国家积极的文化追求,讲好中国梦、中国故事是,“一带一路”精神文化内涵建设不可缺少的方式,与此同时也要体现对各国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的强大包容性。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成果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逐渐形成了表达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除了要广泛开展与沿线各国音乐、舞蹈等各类文艺活动和文化的合作与互动外,还要结合“一带一路”的自身特点及优势,使自身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强烈的文化包容、延展的文化环境等优势得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沿途各个国家、地区在更多领域、更纵深的范围开展文化及资源的互助、互建、互享,让传统文化不仅体现时代价值,还能够更加生动鲜活,以体现其强劲的生命力,让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认可、相互交融,达到民心相通,彰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自信。
凉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凉州文化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历经两千多年的沉淀,深深地打上西域文化、游牧文化、青藏文化、宗教文化的烙印,既是对传统的中原文化的延续和坚守,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宗教特征,使其在各民族的融合当中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传统性与多元性并存
特殊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凉州文化不仅保持了中原传统文化优势,而且有最纵深的文化交融,比如与西域、中亚,乃至遥远的阿拉伯文明的渗入。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凉州文化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与生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凉州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对汉文化的认同较其他地区要多,以及成为西方文化渗入的最早地区。
2.开放性与兼容性并存
凉州地处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的土壤当中,同时又处于西域诸国的边缘。这一切都造成了凉州最早面向西域诸国进行贸易交流,进而成为独一无二的世界通道。悠久的历史原因也为各类文化的吸引、交融、渗透提供了时间的契合点,也使得各民族认可的、承受的文化呈现在当代文明面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存的局面。
3.淳朴性与传统性并存
自凉州地区纳入汉朝版图以来,儒家的传统思想及其价值体系就开始在凉州文化中生根发芽并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是,远离中原文明的凉州文化因多样民族的共同交融而产生的简单、质朴的特点,使凉州文化既坚守了传统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又吸收了西域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淳朴。
凉州文化融合(形成)的原因
1.中原传统文化是基础
凉州文化是多元性的复合文化,既有浓厚的民族性,也有丰富的交融性,具有西北特色的农耕文化、山林文化、河谷文化、草原文化、大漠文化的统一性,而以北方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凉州发展的历史上,虽然数次出现政权更替,但是却从未改变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这都为凉州文化的形成和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多种文化的交融
历史上的凉州因为地理原因,既有充满活力的游牧文化,又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大规模的文化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使得出现了自成一体、极具特色的凉州文化。如凉州地区极具特色的石窟文化(天梯山石窟)、喜闻乐道的凉州贤孝、流传至今的西凉乐舞、影响西北乃至世界的儒家文化代表(武威文庙),还有举世瞩目的藏传佛教场地(白塔寺)。
凉州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上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凝聚形成的反映地域文明的软实力。人类历史的痕迹以及自然环境发展的痕迹,都在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中找到印记。凉州文化作为丝绸之路地域文化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它独有的兼容并包,在传承和吸收中凉州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推进区域合作发展
凉州地处丝绸之路的西端,在助力“一带一路”时,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提升区域产业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依托现有“凉州论坛”等平台,形成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旗舰”,加强与周边丝路节点城市联系,开展特色文化展览,通过全方位、多渠道、互利合作活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地域文化形成命运共同体,让凉州文化通过“一带一路”再塑辉煌。
2.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精髓,培育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是凉州(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出具品牌效应的有在200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被誉为“石窟鼻祖”且在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白塔寺。
3.实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
以已有的凉州品牌文化为平台,借鉴周边地域文化成功案例,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重视文化渲染力和影响力,引导文化在地域经济中的发展优势,积极拓展文化市场,形成“点轴”发展趋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武威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凉州文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8A-293)。
参考文献
[1]季羡林.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J].文明,2009(8).
[2]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林琳,李诗元.传统文化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6(1).
[4]王其英.凉州历史文化散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
[5]伏俊琏.建设凉州文化的一点思考[J].敦煌学辑刊,2010(02).
责编/孙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6月(下)P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