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频呈现的六个新趋势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张力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0    
  网络音频,主要包括数字音乐与网络广播——二者相关的互联网产品、业态在不断融合与发展,为此也带来了独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量成本的下降、无线与智能音频设备的升级与推广,近年来网络音频逐步成为网民碎片化时间的重要陪伴媒介。而版权合作的达成、版权意识的加强以及知识付费经济的走热,为网络音频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据观察,当前互联网音频的发展呈现出六个新的趋势。
  听书填充碎片化时间  有声读物正在崛起
  2018年以来,无论脱口秀、有声书还是各档音频内容节目,声音产业瞬间涌现出太多内容,用耳朵“阅读”成为一种趋势。音频类产品相较于表现形式更丰富的视频类产品来说,对流量的要求较低,与用户的流量需求相匹配;同时音频类产品不需要用户实时注视着屏幕参与互动,用户可以在上下班通勤路上、甚至是睡前闭眼就可以收听,也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2018喜马拉雅有声书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平均每位用户收听18本有声书,累计收听的总时长超过30.8亿小时。报告分析,在音频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刺激下,中国有声书市场表现惊人,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3.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5.4亿元。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会超过78亿元。此外,报告对用户的行为分析,也印证了音频成为大众碎片化时间利用的重要媒介:“听书”的高峰时段聚焦在9时、13时、20时和21时,刚好填补了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
  面对有声书市场的吸引力,传统出版集团也积极参与正面竞争。例如,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新作《今日简史》在国内开售之际,中信出版集团针对首批读者推出限时特价活动——读者不仅能购得纸质书、100分钟专家音频导读和有声书,还能获得尤瓦尔的前两部畅销作品《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有声书。听书正在给内容生产带来微妙的变化,甚至有声音用“决战千亿音频市场”来形容正在发生的一切。
  知识付费经济走热  网络音频天花板被破
  2016年被称为互联网内容生态的“知识付费元年”。2018年9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中国知识付费经济向上态势明显(专家解读)》引述美国“市场”网相关内容称,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经济的规模已经高达73亿美元。知识付费经济大热背后,离不开音频付费的发展。近年来,蜻蜓FM、知乎、豆瓣、分答等平台均已推出付费音频项目。2016年6月,付费音频节目《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线,10天内订阅收入超过千万元。2016年底,喜马拉雅FM推出的第一届“123知识狂欢节”,当天成交额达5088万元,2017年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内容销售额达1.96亿元。蜻蜓FM在2017年也宣布进军知识付费领域,并在当年6月上线与高晓松合作的《矮大紧指北》,一个月内的付费用户超过10万,总收入达2000余万元。
  2016年,国内网络广播市场已经形成了喜马拉雅、蜻蜓和荔枝三大FM割据的局面。但如何基于用户变现,依旧被投资界与市场所质疑——网络电台也被认为“在夹缝中生存”。然而,2018年互联网上却已纷纷传言,蜻蜓FM与喜马拉雅FM竞相筹备上市,逐鹿移动音频第一股。其中缘由,2017年在蜻蜓FM完成10亿元融资后,其总裁曾表示是因为知识付费打开了移动音频行业的天花板。同年,喜马拉雅FM也表示,平台内容付费收入超过流量广告、社群、硬件三部分总和。
  版权之争暂缓  内容创作竞赛升级
  数字音乐的版权问题,一直都是网络音频行业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但这个问题在2018年取得了标志性的解决成果。3月,阿里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共同宣布达成音乐版权互相转授权的合作。这是继2017年9月12日腾讯音乐与阿里音乐宣布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之后,在线音乐巨头再次携手。2018年2月9日,国家版权局推动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合作,截至目前,腾讯、阿里与网易旗下在线音乐平台之间已经相互达成版权合作。这意味着腾讯、阿里、网易三大在线音乐巨头之间的版权之争告一段落,接下来将进入用户体验、原创音乐资源的竞争,以及平台社交化建设的比拼阶段。
  原创内容的争夺,在网络广播平台之间同样激烈。2018年初,喜马拉雅FM一次性释放了近20个超级IP,包含郭德纲、王耀庆、杨澜、姚明、郝景芳、梁冬、蒙曼等众多名人。同时,喜马拉雅FM还发布了“万人十亿新声计划”,预计在未来一年内,投入十亿基金全面扶植音频内容创业者。无独有偶,蜻蜓FM也于2018年8月与纵横文学达成文字及音频版权互授、联合打造文学IP等合作计划,帮助有声精品内容的创作、传播和变现。
  物联网时代  智能音箱承载交互需求
  网络音频内容乃至相关行业的稳步走强,离不开相关技术升级与发展的支持。2017年是智能音箱发展极快的一年。一方面,海外智能音箱经历了大规模推广后,已经进入普及阶段。以美国市场为例,目前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均有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其中亚马逊由于先发优势,占据领导地位。海外市场的逐步成熟,为国内市场展示了较为光明的前景,也为国内消费者证明了该设备的实用价值所在。另一方面,2017年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新品,如京东的“叮咚Top”、阿里智能音箱产品“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及百度的“ravenH”,智能音箱市场竞争空前壮观。
  2018年8月,美国高通公司在其物联网行业分析师沟通会上发布《2018使用现状调研报告》指出,智能音箱是最受欢迎的音频消费终端——32%受访者表示,如果在未来12个月内只能购买一款终端,他们会选择购买集成云端语音助理的智能音箱。78%受访者表示,利用语音或自然语言来与智能音箱、家居控制中心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互,会让生活更便捷。2017年初,苹果新产品智能音箱HomePod的广告MV走红网络。其中故事描述的便是一位都市上班族在下班回家后,HomePod为其自动挑选与播放了合适的歌曲,促使其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开展扫黄打非  网络音频内容监管引关注
  2018年6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约谈网易云音乐、百度网盘、B站、猫耳FM、蜻蜓FM等多家网站负责人,要求各平台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问题的ASMR内容,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监管和审核。所谓ASMR,本意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又称“颅内高潮”,主要产品为声音内容,用于放松、助眠,目前引入国内还不足5年。然而,在引入过程中,由于利益驱使,ASMR的本意被极端曲解,成了一种打着直播的擦边球、利用各种性暗示的行为吸引观众、跟金主交换礼物(变现)并引导观众听众购买产品的情色视频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网站、短视频、公众账号是国家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对象。但ASMR涉黄事件,意味着伴随音频内容多样化、形式复杂化,以及整体受众规模的扩大,网络音频内容的合规与质量监管,将成为国家互联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介融合新方向  政务新媒体迎来音频化趋势
  网络音频的崛起,为广大媒体的媒体融合探索提供了新思路。2014年,钱江晚报进驻蜻蜓FM,创建了包括新闻、故事、理财、医疗、教育、民生、地产、美食等9个板块,用语音播报的形式每日更新。上线至今,平均每天有超过20万人通过蜻蜓FM收听钱江晚报资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早班车”“夜读”栏目也配有语音版,深受网民喜爱。2018年,一档由人民网联合上海相关单位,从中共一大会址发出的音频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成为网红音频,总收听量累计逾3亿人次。
  网络音频同样为政务新媒体发展带来创新灵感。2018年7月底,国家卫健委在喜马拉雅FM正式开通“健康中国”音频账号,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个入驻音频平台的官方机构。一个月内,“健康中国”发布了两张专辑,其中《趣味健康百科》13条音频累计收听量达180多万。尽管“媒介融合与政务新媒体进入音频化时代”的说法,似乎言之略早,但网络音频的崛起,必然会在不久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格局、舆论生态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
  责编/魏艳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2月(上)P56-57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