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匠精神 出版行业 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3月,在第二届中国质量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弘扬“工匠精神”对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当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首次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报告。在当前“工匠精神”被不断强调的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在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深入研究“工匠精神”在出版行业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个颇具传统色彩的词汇,是工匠工作时对产品品质的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是对产品质量追求的永无止境。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工匠精神从未中断,其生机与活力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工匠精神”内涵包含以下三点。
一是严谨专注。这里是指在工作时一丝不苟,对产品质量和品质追求完美,避免急功近利、疏忽大意和敷衍塞责,力求使工作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理想状态。
二是注重细节。“工匠精神”一直秉承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认真打磨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之处,力求实现产品质量的最优化,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三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对事物和工作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对工作技能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技艺与工艺,不断追求卓越。
在21世纪的今天,“工匠精神”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了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风尚,也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工匠精神”所带来的巨大进步和卓越成就。
出版行业传承“工匠精神”的原因及传承措施
1.出版行业传承“工匠精神”的原因
(1)弥补网络调研的表面化倾向。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信息的收集和数据的调研都可以依托互联网快速实现,但不容否认的一个问题是,互联网调研的深度和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读者的真实需求和对图书出版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技术调研而得到的海量数据也参差不齐、虚实难辨,难以根据这些数据准确地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就急需“工匠精神”来对调研结果和读者反馈进行严谨细致的处理,做到认真处理、精准客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提高图书出版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
(2)追求图书内容的卓越品质。读者对图书认可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图书内容的影响,因此,图书出版工作者必须明确意识到图书内容质量对本企业乃至本行业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贯彻到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从选题策划到市场调研,到内容编撰,再到市场推广都需要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图书具有高品质,符合读者需求和市场需要。对图书的质量也应做到严格把关、认真要求,编辑工作者必须以专业化的编辑策略确保在作者高品质内容的基础上为读者呈现出品质卓越的书籍。
(3)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渐推进,出版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图书出版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图书琳琅满目的今天,如何最大程度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读者翻阅图书内容,已成为一本书能否成功销售的重要因素。要想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注意力,图书的封面装帧必须能够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这就要求图书出版工作者无论是对书面装帧,还是对腰封都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落实“工匠精神”,实现书面装帧等环节质量的卓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图书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2.在出版行业传承和创新“工匠精神”的措施
(1)鼓励编辑深耕细作。每一家出版社都有自己图书出版的专业领域和重点方向,不能够贪图全面,出版本社不擅长的书籍。这就要求出版企业对自己的图书出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确定本社图书出版的方向、规划本社图书出版的领域,鼓励编辑深耕细作,专注于一个固定的出版领域深入探究,做到图书出版内容的深度化和专业化。但不容否认的是,随着出版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社难以遵循图书出版规律,无法做到依据市场变化和读者需求来调整出版方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图书出版领域的混乱与无序,导致图书出版的急功近利,出版社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认真打磨一本质量上乘的图书,编辑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很难做到对图书内容的深度探究和对图书质量的严格要求。此外,出版社频繁更换出版方向,但市场销售往往不理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当前必须鼓励编辑深耕细作,在做好市场调研和听取消费者反馈的基础上,立足于本社实际,出版品牌图书,打造图书品牌,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消费者与市场的认可。
(2)制定严格的编辑工作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了严格的编辑工作标准,才能够确保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编辑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千头万绪,从选题策划到市场调研,到装帧设计,再到市场推广,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处理,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编辑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必须制定严格、统一的工作标准,避免因编辑工作的繁杂而造成工作混乱。编辑工作标准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到编辑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立足本出版社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工作标准。要以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为目的,完善编辑工作细节,理清编辑工作流程,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使编辑工作有序开展,顺利进行。
(3)强调图书出版的质量。图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图书产品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图书质量不仅仅是指图书内容的质量,还包括图书的编校质量、设计质量以及印刷质量等多个方面。一本图书的整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书“工匠精神”的强弱,从书的内容,到书的编辑,再到书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折射出“工匠精神”。因此,强调图书出版的质量是确保出版行业传承“工匠精神”的客观要求,出版社应将质量意识落实到出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除严格要求出版业务能力外,还要对图书出版的整体流程做出严谨、细致的要求。例如,对写作经验尚不丰富的作者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做到经常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除此之外,对出版编辑工作人员也要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进而提高其对图书质量的把握能力和鉴定能力。
结语
本文以“工匠精神”在出版行业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从严谨专注、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深入分析出版行业传承“工匠精神”的原因,例如,弥补网络调研的表面化、追求图书内容的卓越品质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鼓励编辑深耕细作、制定严格的编辑工作标准以及强调图书出版的质量等在出版行业传承和创新“工匠精神”的措施,希望对促进我国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宋嘉庚,刘大年.数字出版背景下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J].出版广角,2017(01).
【2】马晓燕.细微之处见精神——谈“工匠精神”在图书出版中的倡导与践行[J].新闻传播,2018(03).
【3】坚喜斌,申永刚.“工匠精神”在出版行业的传承与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6(06).
责编/刘之琪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0月(下)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