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新闻界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各家媒体机构和网站纷纷建立数据新闻团队。本文尝试对数据新闻报道的选题特点、操作手法、呈现方式等方面做出归纳总结,挖掘深度报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表达,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深度报道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数据新闻的概念与近年发展概述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它是指借助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对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对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挖掘,用数据说话。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晓科认为:“与传统新闻播报方式相比,数据新闻的播报内容更加精确,它不仅需要传统的文字写作、音频视频制作等新闻编辑方式,还包括对计算机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使新闻内容更加具象化,更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虽然数据新闻在资料的处理上显得更加复杂,但其制作周期与运作效率却普遍高于传统新闻,由此可见,数据新闻实现了对现代科技产物的灵活利用,并突破了传统新闻播报的局限,促进新闻事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时间短,2011年搜狐数据新闻栏目《数字之道》以数据新闻的方式呈现当年两会的报道,成为国内最早尝试以数据为核心的可视化新闻栏目。随后,网易、腾讯、财新网、澎湃新闻等网站或媒体机构纷纷组建专业的数据新闻团队。2016年,中国数据新闻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财新网入围2016全球数据新闻奖,获最佳数据新闻网站提名。尽管最终奖项花落美国FiveThirtyEight网站,但这是中国数据新闻首次冲击国际数据新闻业界的权威大奖——数据新闻奖。
近年来,以财新网为代表的媒体机构,为适应如今移动互联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将专业性高、报道篇幅长的深度报道,以可视化交互网页H5的形式呈现,内容涉及政治反腐、财经报道、突发新闻、社会调查等领域,这样的深度报道“新面貌”广受读者好评。
国内深度数据新闻创新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1.重视阅读体验,呈现形式多样
过去,受众通过阅读文字与收集纸质资料来获取信息,信息的呈现方式过于单一,受众也只能通过文字来解读信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传统的文字信息也转化成为视频、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满足了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
因此,呈现方式丰富是国内优秀数据新闻的普遍特点,不同于传统深度报道长篇幅的文字叙述,数据新闻以短篇幅、多图片、多色彩、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报道内容。例如澎湃新闻《三峡》系列报道,以水与路、城与乡、寺与塔等角度,用一张张高清的图片和配乐还原三峡工程的现貌,其中穿插数据分析和专家采访内容,多元素融合在一起,让作品读来有趣而不乏味。重要的是,内容体量如此浩大的作品,最终做成了手机页面H5的形式,既增加受众便携式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与推广。
2.实现新闻交互,产生阅读共鸣
一篇好的深度数据新闻,除了能让读者读到好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与读者实现互动,让读者真正感到自己身处“新闻现场”,最大程度还原新闻事实本身。财新网的新闻报道《山东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摆脱传统的向读者单一输送新闻内容的思路,将记者拍摄的图集制作到可交互的地图页面中,让读者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爆炸地点、街道和工厂位置了解现场,给读者一种找寻现场、挖掘新闻真相的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新闻交互,已经越来越被各式各样的数据新闻题材所认可,一方面,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和有限的阅读篇幅,让制作者们可以将更多的数据内容“藏”起来,让读者摆脱信息负担的第一眼的沉重;另一方面,得力于H5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新闻交互的实现让读者的角色定位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者,转向信息主动选择者的角色。
3.利用好旧数据,实现新闻再造
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往往看重事件的真实性与新颖程度。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挖掘新信息,这就使得传统新闻报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深入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不在数据本身,而在于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大数据的利用,人们可以对旧信息进行加工与再传播,不仅提升了新闻的使用效率,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实际需求。
用好数据的典型,就是对已有的数据资料深入挖掘和细心盘点,生产出好的数据新闻报道。财新网《周永康的人与财》这篇报道,基于原有6万多字的《周永康的红与黑》系列报道展开,原报道牵扯到30多人和90多家公司。在这已有的数据上,财新数据实验室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和再寻找,制作了这篇关于周永康的经济关系网的数据报道,将周永康的经济利益相关者一目了然地呈现到读者面前。
问题与反思
1.陷入数据怪圈
从数据新闻诞生开始,就不乏对新闻中过多采用数字技术手法的质疑声。刘建明在《“大数据”的迷思与新闻媒体的应对》一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这句话指出了人类思维上的局限性,受众常常将目光放在事物的表面,忽略了对事物本质的了解,这种行为对一项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十分不利。一旦这种肤浅的表象研究法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人类社会将会进入退步阶段,所有的研究工作也将失去实际意义。
细数近年国内的数据新闻报道,除了几篇较为突出的典范,大多数数据新闻作品都陷入了“大数据热”,对数据的过度使用和界面的过度设计使得数据新闻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背离了数据新闻的初衷。
2.人才创新突破乏力
目前来看,2014、2015两年是国内数据新闻的井喷期,不仅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而且呈现出选题涉足宽、内容立意深、操作呈现紧跟国外技术的趋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2016年,国内数据新闻仿佛触碰到了技术天花板,好的作品乏善可陈,大家步入相互抄袭、模仿的怪圈。一方面,2016年数据新闻的技术进入了发展的相对平缓期,主要还是基于H5,并无重大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媒体转型较为艰难,采编成本颇高的深度报道、可视化栏目因成本所限而受挤压,甚至有媒体出现原有的核心骨干出走现象,如2016年9月26日,原财新传媒首席技术官、被誉为“中国数据新闻第一人”的黄志敏在朋友圈公布了自己离职财新传媒的消息。
未来展望与启示
栾轶玫在《大数据重塑媒介生态》中指出,未来新闻生产模式将会发生变化:新闻传播的过程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由各方协作完成。数据化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将产生大的突破,记者、编辑人员、媒体运营人员合作形成新的新闻播报体系,实现对新闻报道的一体化管理,灵活运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编辑与反馈等,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更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求。
如今是媒介生态急剧变化的年代,数据新闻无疑走在了前列。在不少学者看来,数据新闻给具有悠久历史的新闻业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它带来一种新的技术,也带来新闻专业生产机制的变化。笔者认为,中国新闻业的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新闻工作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在新闻生产模式上,也将由现有的单一形态的媒体——读者的传输通道,向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在新闻生产上,记者也将从单一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变,这符合新闻生态在未来传播环境中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王国鹏.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刘建明.“大数据”的迷思与新闻媒体的应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7).
【4】栾轶玫.大数据重塑媒介生态[J].视听界,2013(4).
责编/刘之琪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8月(下)P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