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四十年的改革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唐绪军 崔保国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24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报业的发展改革始终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伴而行,报业发展也是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随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而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一直是国家舆论大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面对舆论格局的复杂多变、信息渠道的多元丰富、产业格局的重组提升,党的十九大对于新闻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报业在面临重重困境的基础上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个十年:解放思想,迎来春天(1978—198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新闻界重新认识到,新闻工作有其自身规律性,新闻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工作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重新成为新闻报道的准则。报业在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始改革。破冰之时往往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对于报业改革而言,197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彩色故事片——〈熊迹〉〈青春〉》的介绍,以及1月4日刊登中国话剧团演出话剧《转折》的演出信息,这应是报业“融冰”的第一滴小水珠。以往的《人民日报》上一般都不会刊登此类文艺信息,这也正是报纸逐渐恢复其本来信息功能的一个开端。
  (一)报业经济属性的重新确立
  1978年底,《人民日报》联合8家媒体给财政部打了一份报告,要求新闻单位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报告的节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落幕,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改革的呼声高涨,但会后具体举措如何,形势并不太明朗。当时财政部有点犹豫,但是,考虑到当时全国有186份报纸,财政收入难以养活这么多的报纸,如果能让这些报纸不需要财政补贴,那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一方面,报纸需要自主权;另一方面,财政想要“甩包袱”。两者的需求殊途同归,这份报告就这样被批准了。
  通过这份报告,报业有了自主经营,通过经营获得收入的空间。恢复广告经营也是必然迈出的一步。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则商业广告——“蓝天”牙膏广告,成为第一家恢复广告业务的报刊。1979年3月12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上海恢复商品广告业务》的新闻。1979年11月,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和《1979年中宣部21号文件》,报社从事广告经营获得了政策上的合法性。
  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高报纸送达效率,一些报社积极探索自办发行。1985年1月,《洛阳日报》正式告别邮局发行,采用自办发行。1988年,《天津日报》实施自办发行,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各地党报转向自办发行,或采用邮发与自办发行相结合的办法。自办发行对于报纸的意义在于,它使报纸掌控了自己的生命线——时效性,早报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包括后期的都市报都采用了自办发行的方式,迈开了变革创新的步伐,并改变了人们的读报习惯。
  为与报业经营现状相匹配,按照企业化管理要求,各级党报对原有的经营管理和人事制度进行重大改革。1983年初,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陕西日报》实行经济责任制,国家每年给报社纸张差价补贴80万元,超亏不补,减亏全留。①1984年,《人民日报》实行采编工作责任制,明确了从社长、总编辑到编辑、记者各自的岗位责任。
  (二)报纸信息功能的回归
  1979年3月,中宣部召开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对新闻学最基本的问题展开讨论,强调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次会议也被看作中国新闻内容改革的起点之一。在1978—1982年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信息”这一概念引入新闻界。《人民日报》1984年4月23日刊登的消息《我国城乡信息网络在形成》的导语中指出:“我国开始兴起信息热。” “信息热”的出现在学术界掀起了关于报纸“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最终学界和业界在讨论中取得共识: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这是新闻界真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新闻成为报纸版面上的主角,改变了过去报纸的主要内容都围绕宣传的模式。
  (三)报业大发展
  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是我国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自1980年1月1日到1985年3月1日,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份新的报纸问世;②报纸发行量也急剧增加,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报纸比比皆是;一大批报纸复刊,到1983年底,全国复刊或新创办的青年报共计12种;经济类报纸兴起,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一手创办经济类报纸《市场报》上市,到1986年初,全国经济类报纸已达112家,占全国报纸总数的6.3%;晚报开始发展,1991年,全国晚报达到51家;③党报纷纷创办“周末版”,以软化党报风格;文摘报也在这一阶段成形,到1988年全国已有22种文摘报。④
 
  第二个十年:报业市场的形成与繁荣(1988—1998)
  经过前十年的发展,中国报业有了继续前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1988年到1998年这十年间,中国报业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报纸变得越来越厚,在晚报蓬勃发展的同时,都市报被创办出来,晚报又陷入与都市报的苦斗,市场竞争与报业集团化发展成为这段时期最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一)党报的下滑与都市报的兴起
  《人民日报》从1981年到1996年这15年间的发行量下降幅度近60%,根据1996年1月的统计数字,各省份机关报与历史最高发行量相比普遍下滑40%左右,⑤发行量下跌幅度达30%以上的省级党报有23家,《安徽日报》比历史最高发行量下跌60%。⑥党报的广告收入也是如此,增幅远低于同期晚报。1988年,全国报纸广告“十强”中,有8家⑦党报上榜,而到了1993年,只有两家党报进入前十强。《广州日报》与《深圳特区报》的上榜则主要在于改革力度加大,“都市报化”明显。
  1993年,第一张被称为“都市报”的《贵州都市报》创刊。但即使到了1995年都市报已经如火如荼的时候,依然有很多都市报认为自己是晚报。都市报只是一个城市的“第二张晚报”这种情况,直到《华西都市报》的都市报模式确立才得以改变。《华西都市报》的迅速走红,催生了各家处于困境中的党报纷纷创办都市报,到1999年,全国已经有近30家有相当规模的都市报。⑧“都市报”很快就成为一种“现象”,从而成为党报的重要经济支柱,党报亏损,而子报都市报赚钱,子报养母报成为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都市报提供的经济支持,中国的报业集团才能够成型,中国报业才能够继续二十多年的繁荣。
  (二)扩版潮与厚报趋势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报纸,包括中央机关报和地方报纸,大部分都是薄报,版数都很少,一般都是8个版以内。从1987年开始,《广州日报》开始由对开4版扩到对开8版;1988年1月1日,继《天津日报》《广州日报》之后,《解放日报》也从4版扩为对开8版。⑨《广州日报》从1987年开始,几乎年年扩版,2000年达到对开48版。从1992年起,报纸开始了扩版大战,进入日趋变厚的趋势。⑩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报业市场的竞争者开始增多,晚报异军突起,一些党报,诸如《广州日报》等也加入对报业市场资源的争夺。报业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1995年,都市报作为一种新报种出现,一个城市往往同时诞生好几份都市报,更趋激烈的竞争,使读者与广告商的选择余地增大,买方市场促使报纸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够争取到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空间,厚报成为第一选择。
  (三)组建报业集团
  1993年5月,《济南日报》兼并了《市场导报》,这是我国首家进行报纸兼并的党报,预示着我国报业集团化发展启动。1994年6月10日至12日,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上形成了我国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组建报业集团的五个条件,同时明确,报业集团要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为目的,以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为经营主体,不能打着报业集团的旗号,却以主要精力去经营炼钢、制药、化肥等与报刊业无关的企业。111996年5月29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运行,成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此后,全国各地的省级党报陆续组建报业集团。1998年,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5家报业集团成立。到2001年报业集团总数增加至26家。我国报业从粗放经营向规模效益型转变。
  (四)报纸尝试上网
  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通过网站传输报纸内容,这被认为是中国报纸最早的数字化尝试。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也开始上网,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报纸进入电子化时代的标志。1996年1月2日,《广州日报》推出了网络版,新华社的《中国证券报》也在同一天上网,1月13日,《人民日报》上网。此外,还有《解放日报》《南方日报》等省级党报,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中央报纸,以《金融时报》为代表的行业报纸,以《新民晚报》等为代表的晚报、都市报等30多家报纸也在当年推出了网络版。但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报纸网络化还比较初级,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上网后的媒体总体制作水平不高,上网信息少而慢,有的长期没有 更新。
 
  第三个十年: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1998—2008)
  1998年至2008年是中国报业鼎盛的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和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外在积极基础因素,长期信息匮乏后的惯性需求反弹、与广电媒体的差异化竞争,以及网络媒体刚起步等有利的媒体行业格局,都给中国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区别于前一个十年,在过去十多年发展累积的基础上,中国报业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一)扩版增期成势
  到2005年,全国平均每份报纸的印张数达到3.98印张,折合对开报纸平均每份15.9版。换言之,我国报纸厚度的平均水平达到对开16版或四开32版。12报纸的版面和刊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以前,不少报纸是周一、周二和周三刊。这以后,大部分报纸已改为日报。各类报纸信息量增加,不断扩版。对开24版正逐步成为大多数大报的普遍形态,一些主要面向市场的日报版面普遍增加到数十版甚至上百版。除正刊外,许多报纸还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副刊、特刊、星期刊、周末刊、月末刊、画刊等,报纸从过去的内容单一重复,形式单调呆板,变为现在的内容丰富,版面活泼。13
  (二)发行持续飙升
  报纸的发行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邮发合一方式,以降低成本,扩大发行量。邮发、自办发行及两者并行的多渠道发行格局已初步形成。各报社纷纷增加分印点、零售点,以提高报纸的投递质量。14《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发行”,主动上门订报,推动了报业买方市场的到来,创新了中国报纸的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模式几乎是所有市民报发行的全新方式,很多报社不自觉间开始了发行的变革。订报送奶、赠券等促销活动,成为这一时期诸多报纸发行量持续飙升的动因。一批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报纸,如《扬子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大河报》《新民晚报》等不断涌现。
  (三)广告成主营收入
  在前十年期间,虽然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借助广告进行创收,但发行依然是大部分报纸的主营收入。进入1995年,报纸版面的日趋增多,厚度的日趋加大,发行收入已越来越不能支付它的成本,此消彼长,与此对比,广告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出现了一批广告收入在5亿元以上甚至高达10多亿元的报业巨人。15广告收益不仅能填补发行的亏空,而且逐渐取代销售收入成为报业主要经济来源。1983年,我国报纸广告经营额为7330134万元,1992年超过10亿元,1999年达到120亿元。2007年底,我国报纸广告经营额达到了32212亿元,比1983年增长了45312倍。16
  (四)集团化加速推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中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报业市场化大体完成,报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社开始探索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以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报纸自身扩张的内在需求以及这一时期中国加入WTO前后国家对报纸做大做强的急切期待,成为这一时期报纸集团化加速推进的主因17。自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十年期间陆续成立了40多家报业集团。集团化运作增强了我国报业的竞争力,也更好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报业集团的出现,表明我国报业发展的主流开始由数量规模发展向质量效益转变。
  (五)市场改革成主调
  20世纪90年代初,报业开始出现结构失衡、重复建设、质量不高的情况。为了治理报业的“散滥”无序现象,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确定了“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具体思路,抓报纸兼并,组建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20多个省份的内部报刊基本停办,一些公开发行的报刊被关停并转。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各大报社努力学习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过渡,使用市场导向的管理方式。参加试点的8家报业集团基本取得了效果,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人治理体系,完善了经营业务,开始尝试资本运作。2004年,北青传媒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主流传媒香港上市第一股。2005年,《中国保险报》整体转企改制。这一系列事件无不印证着中国报业的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深入推进。
  (六)普遍布局网络媒体
  这段时期我国报纸进入普遍布局网络媒体阶段。1998年1月1日,《光明日报》网站开通。1998年10月7日,《中国青年报》也创办了网络版。截至1998年,全国电子报刊总数是127家。到1999年底,全国上网报纸就达到1000多家。2000年底,有2000多家媒体上了网。到2001年,全国至少有1400家报纸上网。此后,许多报纸网站设立了BBS论坛、博客和播客等综合性、多媒体业务,受到受众欢迎。182004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到2005年为止,全国绝大部分报纸都已在网上安家落户,中央级、省级报纸上网已颇具影响力。
  (七)跨地区办报兴起
  2003年,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创办《新京报》。此时的媒体跨地域发展还被当作一个试点。2004年9月21日,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海经济报》更名为《第一财经日报》,其主办单位由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变更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3家合作。《北京青年报》称,这是“中国第一张集跨地区和跨媒体特色于一身的财经日报,完成了跨媒体财经资讯传播平台的初步搭建”。19与此同时,其他的报业也纷纷效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和法制日报社联合主办《世界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每日经济新闻》等都是跨地区办报的典型案例。
 
  第四个十年:中国报业的     转折期(2008—2018)
  正当报业沉醉于快速发展成果的时候,互联网冲击带来的变化悄然而至。2005年,在互联网冲击下,报业广告增幅下降,“报业寒冬”出现。互联网带来了报纸读者流失、广告增幅下降。但是,网络媒体何时能替代纸媒,传统报业是否就此衰败下去,对于这样的问题,业内人士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舆论仍旧认为中国报业是尚未发掘的金矿。那么,中国报业还有没有寒冬后的春天?中国报业会不会迎来再一个新的黄金十年?这类问题的讨论在学界和业界之间广泛展开。
  (一)报纸发行大幅萎缩
  根据中国报协对全国65家用纸量大的报社2011年、2012年用纸量的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比2011年用纸量下降了7%。报刊亭报纸销售量也呈下降趋势。据世纪华文对全国60个城市几千家报刊亭的持续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报刊亭报纸销售量同比下降11.51%,环比下降8.87%。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规模相对较大、读者数量众多的城市,报纸总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015年都市报零售发行下降幅度达50.8%,2015年的报纸订阅率下降幅度也达到50%,读者流失情况严重。
  从报纸种类来看,都市报虽然继续执行自办发行,市场相对稳定,但财经类报纸、都市类报纸、IT类报纸、时政类报纸同比均出现了明显下滑,而党政类报纸、城市生活服务类报纸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都市报的销量虽然仍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但零售市场的份额从2012年的62%下降到58%左右。20这一系列数据都说明着报纸的发行正在逐渐萎缩。
  (二)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
  我国报业受新千年和加入WTO等有利因素影响,报纸广告收入曾一度攀升。自2005年的“报业冬天”后,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不景气,中国报业又再次在2012年遭遇困境,表现为广告收入大幅下降。2012年中国传统媒体广告较上年增长4.5%,远低于2008—2011年13.5%的平均增长水平,创下近五年增幅最低。其中,报纸表现力不足,下降7.5%,成为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媒体。当年报纸广告刊例下降幅度创下我国广告恢复以来30多年最大降幅,表明我国报纸广告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2016年的中国报纸广告市场规模还不到2011年的三成。广告和发行量双双折戟,报业步入衰退期已难挽颓势,甚至有专家称报业广告正遭遇“断崖式”滑落。21
  (三)转企改制艰难推进
  2011年5月,中央出台《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在这一年,报业转企改制的近十年蓝图终于落地,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在全国大规模火热进行,掀起高潮。然而改革的艰难远不止如此。此时大部分需要改革的非时政类报刊,长期作为事业单位运行,形成了“事业惰性”。大环境下,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尚未实施,导致一些业界领导对报业改革的目标、步骤、范围等尚未形成共识。有些列入第二批转企改制名单的行业报还停留在制定改革方案的阶段。有些报刊出版单位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报刊业市场体系远远没有发展和健全起来,行业整体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大面积铺开和向深层次推进,在报刊业市场和报刊组织的不同层面,还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待解决。
  (四)媒体融合与转型的探索
  每一次基于新科技之上的新媒体的诞生,都对既有媒体构成巨大的挑战。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大抵呈现为四种,即报办网站、报网互动、全媒体战略和数字化平台。22传统报业纷纷探索自己的融媒转型之路,但众多因素依旧使得报业融媒转型动力不足,最后成效不高。这个阶段,我国很多报业媒体还没有意识到新信息技术带给传媒行业的变化。报人往往不具备运营新媒体的能力和思维,对新媒体的地位认识不够到位。很多报社实施的“报网互动”仍然把报纸居于核心地位,把新媒体居于服务和辅助地位;在报业内部层级上,新媒体部门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被赋予更多带有战略性的统筹整合的地位与功能。此阶段的报业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现有框架基础之上的简单添加或调整。
 
  结语:探索报业发展未来之路
  媒体融合与报业转型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与课题。中国报业四十年来的发展之路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走的道路是有着本质差别的发展道路,如何将这两种不同媒体发展路径整合在一起,这对于作为媒体融合执行主体的报人来说极具挑战。“报业+互联网”,这符合报人推动媒体融合这一全新业务的惯性思维,然而这又恰恰与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相悖。报业媒体融合的应然媒体形态是新兴媒体,如果以报业思维为主体思维,那最终融合的媒体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兴媒体。“新兴媒体+”或“互联网+”已被行业公认为媒体融合的应然思维,然而,如何让报业媒体融合执行主体报人具备这样的思维,这需要报社与报人自我革命的魄力。
  (一)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关键点
  与商业新媒体相比,报业涉足新兴媒体并不晚,但为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两者的差别如此之大?对此问题,学界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传媒体制是掣肘的关键,这也成为业界的一种共识。如何突破制度?学界也有不少探讨,如主张树立由“传统媒体+”到“互联网+”的治理理念,加快改革,继续全力加速传统媒体的市场化改造,从国家层面继续推动并深化传统媒体的转企改制工作,以特殊管理股为突破口,弥补单一国有产权不足的问题,以股权激励、公开选拔等方式留住和吸引高层次传媒人才,等等。23业界已有一批传统媒体开始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引入了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P序列岗位管理制,2016年9月19日东方明珠新媒体正式发布股权激励计划,2017年1月5日,深圳ZAKER宣布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深圳报业集团成为特殊管理股试点单位。
  (二)平台打造是核心
  与互联网媒体相比,报纸的落后关键体现在载体平台层面,而互联网媒体之间的竞争,平台同样是争夺的最主要领域。为此,如何打造在互联网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平台,成为广大报业媒体融合核心之所在。
  较长一段时期,自建平台和入驻平台成为报业打造平台的两条常见道路,前者如各报纸早期涉猎新媒体最常见的方式办纸媒网站,以及近几年各报社自办的APP,后者如已成为各大报业融媒产品标配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综合来看,前一条道路的不足在于投入高、风险大且盈利方式不明;后一条道路的缺陷在于平台主导权掌握在平台商手里,内容如何传播、技术如何优化、利益如何分成等皆受制于平台商,并且最大的潜在风险在于,设若技术迭代,旧平台被淘汰了,那报纸在旧平台苦心经营的新媒体产品就可能付诸东流。24
  近年来,以深圳ZAKER为代表的平台打造的“第三条道路”引起关注。该平台由《深圳晚报》和ZAKER公司合力打造。前者的优势在于具备新闻生产的资质、高品质内容生产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政府资源等,短板在于缺乏高新媒体技术、运营新兴媒体的理念和经验以及相当规模的新媒体用户,后者的优势恰恰能弥补前者的不足,局限性在于缺乏前者在内容方面的优势。实践表明,两者取长补短,深度合作的平台打造模式已显示出了较好的成效并开始在全国推广,目前从全国来看,广州、武汉、南京、南昌、南宁、合肥等省会城市的“城市+ZAKER”平台纷纷上线,完全复制深圳ZAKER模式进行落地的各地传统主流媒体,已近30家。25
  (三)内容融合是重中之重
  实践中,报业融媒体在内容融合环节发力最多的是,围绕内容的采、编、发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建立全媒体“中央厨房”,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26国内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技术含量最高、运营相对比较成熟的《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目前已成为国内报业同行参照借鉴的范本。截至2015年,在77家报社中,有11家建立了规模较大、整体运作良好的“中央厨房”,占比14.3%。27除此之外,借助新兴的媒体技术制作符合新兴媒体用户需求的内容产品,也成为报纸融合转型的重点,如“机器人新闻写作”;强调“以数据方式讲故事”的数据新闻作品的出现;利用VR、AR技术生产沉浸式新闻,等等。
  人类报业发展的历史已有几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瞬间;但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中却不算短暂。报纸不仅及时地传递了大量丰富的新闻和信息,还留下了生动丰富的人类历史记忆和文献;即使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报纸的使命也并没有完结的迹象,纸张也仍然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最方便的媒介形态。互联网崛起,报业衰落已成大势所趋。全世界的报纸都面临着发行广告加速下滑的困境,全世界的报人也都在探索报业转型创新的出路。报业的兴衰也是一个大时代转型期的组成部分,还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下结论为时尚早;而报业的转型则需要我们在更宏大的思维视野中,进行更多探索和尝试。
  (作者: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保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新闻年鉴1985》,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95页。
  2.《新中国建立40年来的新闻事业发展概况》,《中国新闻年鉴》(1990年卷)第3页。
  3.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第373页“文摘报”条目。
  5.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186页。
  6.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7.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天津日报》《经济日报》。
  8.农秋蓓、柳婷婷、沈毅兵:《都市报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年鉴:2000年卷》,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9.贾安坤:《第一张在全国发行的彩报——解放日报彩色周末版介绍》,《新闻记者》1992年第4期。
  10.赵金庆:《扩版:报业竞争中的“阵地战”》,《青年记者》2000年第2期。
  11.刘波:《关于报业集团》,《中国新闻年鉴》(1999年卷),第156页。
  12.林江主编,《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巢乃鹏:《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发展态势概述》,《中国出版》2000年第12期。
  14.梁衡:《中国报业五十年》,《报刊管理》1999年第4期。
  15.吕国荣:《中国报业:能否成就第三个黄金十年》,《新闻战线》2009年第6期。
  16.李云:《三十年报业发展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7.小玮:《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对中国报业发展的启示》,《新闻大学》1999年第1期。
  18.李云:《三十年报业发展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9.宋守山:《传媒三十年》,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20.张晋升、张维:《2013年报业发展盘点:寒冬中的突围》,《传媒》2014年第1期。
  21.崔保国:《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149页。
  22.唐绪军:《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新闻与传播研究网:http://www.mediaresearch.new129299.htm。
  23.朱鸿军:《媒体融合的关键:传媒制度的现代化》,《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24.朱鸿军:《平台打造的第三条道路:深圳ZAKER的融媒思维及实践》,《新闻记者》2017年第10期。
  25.朱鸿军:《平台打造的第三条道路:深圳ZAKER的融媒思维及实践》,《新闻记者》2017年第10期。
  26.梅宁华、宋建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27.张志安、陈席元、章震:《2015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传媒》2016年第5期。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7月(上)P50-55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